大学体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5
/ 2

大学体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路径研究

于壮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摘要:目前,我国的教育在不断改革完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召开使得课程思政成为热点话题,课程思政要求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体育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上具有独特的优势,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内容进行梳理。研究结果:依据FT课程建设模式,确立体育课程思政目标导向,挖掘体育中的思政元素,设计体育课程思政方式,有助于大学体育与思政教育形成协同效应。

关键词:大学体育;思政教育;协同育人

引言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体育课程思政是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以体育价值为引领,传授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挖掘体育课程中蕴藏的思政元素和德育价值,彰显以体育人的功能。在教学实践中,准确阐释体育课程思政的育人价值,系统建构体育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向,是实现体育课程思政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1思政教育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复杂化和多元化的特征,相应的对人才的标准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人才的标准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文化成绩中,实践技能、思想道德观念、学习能力等相关的素质逐渐受到重视,并且逐渐成为教育教学中重点关注的内容。基于这一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实际的教育需要,因此,教学革新势在必行。在此教学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也不再局限于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而是将教学的重心逐渐转移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中,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显著。结合实际的教学发现,体育教育中渗透思政教育能够发挥思政教育最大化的应用价值,不但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进步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具体来说,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条件相较于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很多学生从小就没有接触过较多、较大的困难,这就会导致学生在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中出现消极心理,对学生的发展进步产生不利的影响,若是不加以注重思政教育的渗透,这些思维以及意识产生的负面影响危害重大,对学生的发展会产生不利的影响。针对这一现象,借助体育教育不但能够通过具有合作性和竞争性的活动强化学生的思维建设实效,还能够在此过程中深化学生思想道德和品质的培养实效,对学生在生活中存在的负面思想意识的纠正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当立足现阶段学生的发展特征进行教学革新,结合学生的发展需要进行教育引导,发挥思政教育的具体价值,由此促进高校学生发展进步。

2大学体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路径研究

2.1在大学体育课外活动中有效融入思政育人内容

大学体育课外活动包括课外健身锻炼、课外运动训练以及体育竞赛等活动。第一,高校组织大学生进行课外锻炼活动是实现大学体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组织过程中,渗透思政育人内容,让大学生认识到拥有健康的体魄是人生发展和前进的基础,也是为实现健康中国伟大目标应尽的义务,每个大学生都应该为之而努力;在锻炼过程中,让大学生体验克服身体疲劳、与同伴共同完成目标的成就感和喜悦感,提升意志品质,增强集体荣誉感,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潜移默化地熏陶中形成正确的行为准则。第二,课外运动训练是大学体育思政育人效果最好的媒介形式之一。课外运动训练参与者比例不高,但是参与者积极性高,接受教育主动性强,他们对于体育精神本身就有强烈的认同感,对身边的同伴具有积极的影响力,因此,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充分发挥思政育人功能,育人效果会更加深刻而意义深远。第三,大学体育竞赛是大学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竞赛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无论是运动员还是观众,都能在竞赛过程中被激发出热烈的情感,强烈的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荣誉感,还能有效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充分发挥体育竞赛的思想政治育人功能,使之成为最具有活力和影响力的育人载体,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2.2明确课程特征,挖掘体育课程的思政元素

课程思政以知识点和技能点为载体,挖掘其背后的人文精神,并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全过程,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体育课程具有实践性、具象化、具身性的特征,挖掘不同类型体育课程的思政元素,是实施体育课程思政的前提条件。体育是形塑学生强健体魄和锤炼意志品质的实践性课程。在教学中,把奋勇拼搏、团队合作、规则意识和意志品质贯穿于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中,培育学生的体育道德品格和体育行为规范,实现知行合一。体育是生命品质和文明素养的具象化表征。严明课堂纪律,能够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在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中形成团队合作意识,在技能强化训练中磨炼学生生命的韧性和耐力。同时,体育使人在“具身认知”中体悟身体与心智的关系。体育课程思政的优势是将思想道德与身体技能融合,将习得的道德知识内化为学生的道德修养,最终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人格情操。

2.3加强体育教师思政能力建设

教书育人作为教师的根本任务既体现在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方面,也体现在对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方面。课程思政能力建设是新时代体育教师必备的专业核心素养,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就是要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实现“育人”与“育德”的双提升。新时代对体育教师的要求也决定了课程思政建设能力的内涵,要求体育教师能够多途径发掘体育中的思政元素,并能将其巧妙的运用到体育教学中,提高体育教学育人育德的质量,发挥体育课程“健体育魂”的功能。加强体育教师思政能力建设最紧迫的是思想政治认知的转化、构建、开展和创新推动等方面着手培育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能力。

2.4结合专业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巩固思政教育质量

除却上述环节的优化外,为保障渗透实效,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根据FT课程建设模式中对体育课程的定位以及教学目标的分析,综合体育教学的整体进行渗透,既要保障体育教学不受影响,还要发挥思政教育的最大化价值。鉴于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专业和职业发展需要进行教育内容优化,实现体育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合理分配,保障二者的融合交叉,达到双赢、高效的教育目标。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个性化特征以及体育教育目标进行思政教育的渗透,满足实际的教育需要,实现思政教育的具体教育目标。如,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教育内容的分析,结合学生的发展需要进行思政教育的合理规划,以足球教学为例,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足球运动中的常见问题作为突破口,如,借助小腿骨折、脚踝扭伤等案例引导学生认识运动技巧的重要性,并且在此过程中融入不怕困难、坚持就是胜利等思想,保障学生能够在其中获得更多不一样的学习体验。

结语

大学体育是中国大学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肩负着提高学生体质,守护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使命;同时大学体育也有着其特有的教育属性,在“立德树人”的思想政治育人方面将发挥着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基金项目:2023年度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编号GJB1423329)

参考文献

[1]梁凤波,刘颖琦.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与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22(05):37-38+53.

[2]马妍.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模式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3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