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5
/ 2

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分析

王英,范大友

淮河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徐州221000

摘要: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施工过程中涉及的影响因素较多,如施工选择土料、堤基填筑防渗施工等,这些因素都会对堤防防渗施工质量造成影响。基于此,本文就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

1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的重要性

由于前期施工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堤防存在渗流安全隐患。对某实际堤防工程进行了渗流计算,评价了堤防的渗透稳定性,并为该堤防选取了适合的防渗措施。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无防渗措施时,堤防工程坡面土体在渗透压力作用下是不稳定的,必须采取防渗措施。在施工阶段加强堤防防渗施工技术的科学应用,有较高的必要性,不但能够提升堤防工程自身的防渗透能力,而且能够对农田灌溉用水、区域发电用水提供更多的支持,使水利工程整体发挥出更为积极的作用。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堤防工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水利工程堤防具有拦水、截水的作用,本身对防渗性能有着较高的要求,一旦结构出现渗漏,且未能得到及时的养护处理,可能造成内部结构受到损害,结构裂缝逐渐扩大,进而对堤防工程的整体可靠性造成影响,增大堤防工程的拦水、截水安全风险。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水利工程的价值和作用。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于高效开发和应用水资源,主要包括防洪、灌溉、供水、发电等作用,而堤防属于水利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且防渗漏属于堤防应具备的基础功能,以此才能对水资源进行有效分流,使水利工程的价值和作用得到实现。

2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技术运用过于单一

现如今,有很大一部分的施工单位并没有深入了解防渗漏技术的类型,只知道其中一种或两种,所以基层员工也无法真正掌握防渗漏技术的技巧和方法。在堤防防渗施工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员工只能够凭借自己的主观经验进行判断,缺少对水利工程实际施工工现场的勘查和结合,甚至采用错误的防渗技术,导致地基的防渗性与客观要求相差甚远,堤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难以保障。另外,部分施工人员完全遵循施工方案的各项步骤,难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方案作出灵活调整,这也使得防渗施工的质量直线下降,防渗性能无法达标。防渗墙和水网加固是水利工程的堤防防渗施工的两种主要形式,但这两种方式都不具备灵活性,一旦出现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出调整。

2.2管理体系欠缺

所有工程都需要依靠工程管理引导各项工作有序进行,每一施工步骤都应获得宏观上的管理和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施工过程的条理性,保证工程质量。施工管理不仅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还能够降低投资成本和各项投入,让各个环节都在计划范围内施行,杜绝各种风险和隐患,保证施工质量能够达到理想标准。目前,我国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受重视程度并不高,缺乏施工管理体系和机制,大部分管理人在其位,却无法谋其职,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工作意义是什么,对堤防防渗施工的重要性一知半解,在监督施工的过程中保持松散随意的态度,根据自己的主观经验判断现场工作的合理性,具有强烈的主观臆断性和盲目性,管理工作的指导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部分堤防防渗单位为了提升施工速度,通常会将现有的防渗项目以外包的形式分发出去,对具体的过程性管理知之甚少。分包单位质量和发展能力不尽相同,如果施工单位在外包前忽略了对外包商能力的考察,也会给防渗施工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现场的管理和监督松散也会直接影响施工人员的态度,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无法被激发,行为与工作也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导致各项任务的实际操作结果与宏观标准仍有一定差距。堤坝防渗施工所涉及的地下工程项目众多,其操作具有一定的困难性和隐蔽性,为质量的检察和管理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如果不能及时发现潜在的隐患,后期补救将会损耗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

3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

3.1高压喷射防渗墙施工技术

高压喷射防渗墙施工技术的工作内容是运用高压压浆的巨大冲击力来破坏原有土层结构,使浆体与土壤充分混合在一起,形成泥浆整体,待土壤和浆体完全混合凝固以后便形成了很好的天然的防渗透屏障,从而进一步提高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在实际进行该项操作时,施工人员应当先利用钻孔机对地面进行打孔操作,接着在需要进行灌浆的堤防安置灌浆管以及喷头,进行关键性的高压喷射工作,对土层进行充分的切割混合,改变土壤结构,提高其强度和硬度。正是因为该技术的操作较为简单,并且所需要的设备都较为基础,并且有良好的实用性和灵活性,因此得到了极好的推广普及。在运用高压喷射防渗墙施工技术时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包含定向喷射、摆动喷射以及旋转喷射三种类型。摆动喷射和定向喷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防渗效果,使得边坡结构更加牢固。而旋转喷射多是为了弥补软土地基硬度不足而使用的,减少地基变形发生的概率。

3.2劈裂灌浆防水施工技术

劈裂灌浆防水施工技术的主要原理是以灌浆压力对水利工程的坝体进行开缝,接着往缝隙注入防渗浆液,最后形成纵向垂直的防渗帷幕,大大提升了坝体的防渗能力。在运用该技术时,工作人员必须先找到堤坝轴线所在,接着进行一系统钻孔操作,待准备工作完成以后,再劈裂坝体进行高压灌浆工作,直至浆体完全凝固后,整体工作才最终完成。劈裂灌浆防水施工技术的运用不但能够提高不提的防渗水功能,还可以填补坝体的内部空洞缺陷,有效提升堤坝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该技术同样技术要求较低,操作难度小,可以节省很多非必要的工程步骤。并且灌浆材料也较为便宜,甚至可以就地取材,制成灌浆材料,可以很好的节省材料成本。

3.3垂直铺塑防渗施工技术

垂直铺塑防渗施工技术的操作过程则较为复杂,再运用该项技术的时候,工作人员需要借助链条式挖槽机对坝基或者坝体进行开槽工作,接着要在开槽部分铺设防渗塑膜,以及回填工作。通常情况下,用于回填的材料在后期会析水从而形成复合型防渗帷幕,能够更进一步的提高堤坝的防渗能力,相较于另外几种防渗技术,垂直铺塑防渗施工技术有着更强的防渗效果,并且接缝更为隐蔽,能够使得坝体更加美观。运用这项技术时,工程的施工人员必须要严格把控挖槽的深度和宽度。而且该技术通常在平原地区使用,例如水库、河流堤坝等等。

3.4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

首先在地面上进行连续性打孔,然后向孔内灌注进入混凝土浆液,使混凝土浆液深入基岩中,使得堤坝工程的堤基和堤坝都具有更高的稳固性,且在防渗漏性能方面表现得更加突出。

3.5帷幕灌浆防渗施工技术

该技术主要先采用钻机对地层做钻孔处理,然后将配制好的混凝土浆液灌入钻孔之中,混凝土浆液会顺着土层中的缝隙渗入其中,当混凝土浆液凝固之后,混凝土将与土体结构共同构筑成一道防水帷幕,从而达到较为良好的防渗效果。在该技术应用过程中,对配制的混凝土浆液质量有着较高的要求,需保证浆液拥有较高的流动性,能够渗透进入土层之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工程项目中堤防属于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防渗施工质量对水利工程整体的使用性能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应高度重视堤防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结合水利堤防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应用合适的施工技术,并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管控,从设计、用材、现场施工操作等方面进行规范,从而全面提升堤防防渗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徐丽娟.水利工程中堤防防渗施工技术分析与应用研究[J].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2022,5(10):124-126.

[2]曹德君,朱春光,吴鑫.扰动段长江堤防防渗处置效果分析[J].水利建设与管理,2022,42(01):112-115.

[3]杜晓磊.常熟市铁黄沙工程内部河道堤防防渗加固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21,6(17):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