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焦化生成弹丸焦的原因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5
/ 2

延迟焦化生成弹丸焦的原因及对策

杨培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  广东茂名  525000

摘要:随着国内焦化原料油劣质化,对渣油吃干炸尽的要求不断提高,为提升经济效益,延迟焦化装置卡边操作高苛刻度运行,装置产出弹丸焦的几率越来越,如何预防产生弹丸焦已成为炼油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一项技术难题,本文结合中石化炼化企业焦化装置运行情况和笔者自身工作经历,对弹丸焦生成的现象、机理与危害影响进行总结综合分析研究产生弹丸焦的原料性质、操作条件,并提出防弹丸焦发生的有效措施,为炼油企业加工劣质原油少产弹丸焦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 延迟焦化   弹丸焦   对策

由于加工原油性质的逐步变差,延迟焦化的原料也日益劣质化。主要体现在原料密度大,粘度大,残炭值高,酸值高,胶质、沥青质含量高,硫含量高,重金属含量高等劣质原料在实际生产中时不时产生弹丸焦,严重影响装置的正常运行,还给焦炭用户带来危害,因此有必要对弹丸焦生成的原因、现象,以及预防措施进行探讨分析,从理论研究到生产实践找出切实可行的方法来预防弹丸焦的生成。

一、弹丸焦的影响与危害

1.弹丸焦形成的机理

在日常生产中,延迟焦化装置主要是加工减压渣油时生成的焦炭,是一种弹丸焦与海绵焦的混合固体。生成海绵焦的原因是原料油中沥青质与杂原子的含量相对较低,当含量较高的时候相应的质量越来越差,产生弹丸焦的几率也就相应增大。一般情况下,弹丸焦都是一些2~5mm的小球,有时也会达到排球大小,都是致密的低孔隙小球的聚集体。如表1中的焦炭均选取自同一延迟焦化装置的焦堆,数据表明两者在孔隙度和硬度上有显著差别。

表1 海绵焦与弹丸焦的物理性质

项目

海绵焦

弹丸焦

备注

焦炭的挥发分/%

10.2

9.6

表现密度/(g/cm3)

1.79

1.83

100~15um

19

7

15~0.1um

48

26

0.1~0.014um

16

10

100~0.014um

83

43

硬度(HGI)

70

27

在焦化的反应过程中,焦炭的形成途径是在减压渣油热转化过程中,例如图1所示,渣油四组分中的芳烃在高温下经过芳烃——胶质——沥青质——炭质沥青质过程后形成炭质沥青质。一旦渣油沥青质含量过高就会导致过早的形成炭质沥青质,这些炭质沥青质会早于原料进入焦炭塔形成弹丸焦的前期颗粒,经过一系列的工艺后就形成了弹丸焦【1】

图1 渣油生成焦炭的反应途径

2.弹丸焦生成时的现象

在焦炭塔生焦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异常情况变化可以判断是否有弹丸焦产生,其表现有:在生焦的过程中,处理量不变的情况下,加热炉的进料出口压力有明显上升,如,茂名分公司焦化装置在处理量38t/h的情况下的压力是0.121MPa,出弹丸焦的压力升高至0.126MPa;出现弹丸焦,焦炭塔平台晃动较大,特别是电梯上至塔顶,晃动激烈;焦炭塔的挥发线明显的振动,伴随着有阵阵气流声;冷焦操作的过程中,出现焦炭温度下降偏慢,正常的冷焦到改溢流的时间在3.5小时左右,当出现弹丸焦,4小时均很难冷下来;在放水操作时,会出现放水管线有大量碎焦炭流过的声音,常出现放水不畅通的现象;除焦时,发现有2~5mm的球状的焦炭,如图2所示:

图2  弹丸焦与非弹丸焦的情况

3.弹丸焦生成的危害

弹丸焦的出现往往会给生产过程工艺、设备运行以及安全生产等方面带来较大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焦炭塔、挥发线以及电梯等主要设备晃动,造成损坏和安全事故。曾有炼油厂因为连续多次出现弹丸焦,导致焦炭塔底裙座保温脱落情况;

给大吹汽和冷焦等操作过程中,生焦通道易堵塞,导致装置停工。特别是一炉两塔的工艺曾有炼油厂出现放水的过程中生焦通道严重堵塞,导致装置被迫非计划停工事件;

在给水冷焦阶段,由于冷焦不均,容易在焦炭塔内形成热斑,造成开顶盖时压力超高或除焦时过热蒸汽喷出伤人;

放水不畅通,无法打开底盖,造成非计划停工。曾有炼油厂出现弹丸焦,放水不畅通,打开底盖机时,发生塌方,热水和焦炭喷出等情况,造成装置紧急降量;

除焦时焦炭塌方卡钻,造成非计划停工。由于弹丸焦结构比较松散,除焦时容易发生焦层塌方而砸坏钻头及钻杆,严重时可能砸掉钻头或造成埋钻,进而导致装置生产波动或非计划停工;

生焦过程中,焦粉携带严重,导致分馏塔底过滤器和重蜡油线塔盘堵塞;

产出的弹丸焦无法进行外卖,储存销售困难,难于分堆,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同时在皮带输送至CFB的过程中,下料口难于控制问题,导致堵塞管线。

二、弹丸焦的原因分析

1.原料性质

原料性质是弹丸焦生成的内在因素。美国Foster  Wheeler(FW)公司研究人员认为,弹丸焦的形成是沥青质沉淀的物理过程,当原料加热后,发生气化并开始裂化,在液相中的裂化反应导致沥青质组分沉淀,沥青质会继续反应生成母焦,最终生成焦炭,当焦化原料中的沥青质含量越高,就越容易生成弹丸焦【2】。由于焦化原料中的四组分分析难以做到及时快捷,因此很难进行指导操作,但可以通过大量收集常出现弹丸焦的原料进行预防性判断,如表3所示。

表3  二焦化产出弹丸焦的四组分分析情况

从表3可以看出,渣油的沥青质含量很高,正常只有8~10%,表3的渣油沥青质高达12~15%,除了原料中的沥青质有关系外,还与原料的残炭、金属含量有关,当原料中的残炭较高、金属含量高,也容易形成弹丸焦,如冷湖、巴查克罗、梅瑞等,也是容易产出弹丸焦的原料。

2.工艺操作

焦化生产出弹丸焦,除了原料的性质有关系,在生产上可以通过温度、压力以及循环比进行调整。

反应温度过高容易形成弹丸焦。这是因为高的反应温度一方面加快了石油焦的生成速度,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裂解的反应深度,产生了更多的轻组分,这样就加大了焦炭塔内气速。生焦速度加快及塔内气速的加速,会加剧气相中携带的焦粒浓度,这就加快了焦核在气相的结合速度,为形成弹丸焦提供了有利条件。

焦炭塔压力低容易形成弹丸焦。主要当焦炭塔的反应压力降低后,焦炭塔内的气速加大,一方面会增大轻组分的挥发速度,另一方面,也会使裂化反应正反应深度增大,这样就增大了焦炭塔气相携带的焦粒浓度,最后容易生成弹丸焦。

三、弹丸焦的应对措施

1.原料的管控

结合中石化炼油企业延迟焦化生产情况来看,减压渣油原料性质较差,为了降低弹丸焦出现几率,在掺炼油种选择过程中,要对油种进行优化处理,如配炼低沥青质原料、低残炭原料、催化油浆等,保证焦化原料的改善【3】。这样一来,通过掺炼油种的有效选择,能够保证减压渣油胶体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避免弹丸焦的生成。同时掺炼油种选择过程中,要对比例进行有效控制,能够对沥青质、残炭、金属含量进行稀释,从而对延迟焦化原料性质进行较好改善,以降低弹丸焦生成几率。

2.操作的调整

在进行焦化生产过程中,生产工艺手段会对弹丸焦产生几率有着较大的影响。对焦化工艺手段的优化,首先要优先降低炉出口温度,减缓弹丸焦产生的几率。在这一过程中,要保证炉出口温度的有效控制,避免因为温度过低,导致出现软焦的情况。同时,还可以提升循环比和焦炭塔压力,避免入炉的原料快速气化,从而降低弹丸焦的浓度和反应速度。但循环比调整过程中,要注重对加工量考虑,保证设备生产效率能够符合实际需要。如表4,在原料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温度、循环比以及压力的调整后,避免了弹丸焦的生成。

表4茂名分公司二焦化在原料不变的调整情况

四、结语

延迟焦化弹丸焦的生成对化工企业正常生产过程中带来较大的影响,究其原因来看,由于原料性质、焦化操作工艺影响,导致了弹丸焦的大量生成。在容易出现弹丸焦的原料,要提前做好预防和跟踪,同时可以通过原料的配比和工艺控制参数的调整,进一步降低弹丸焦生成几率保证焦化生产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梁朝林,吴世逵,周国平,等关于预防弹丸焦产生的研究进展[J].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1,21(1):1-6.

[2] 杨长文,辽河超稠油延迟焦化不产生弹丸焦工艺条件探索[J].炼油技术与工程2009,39(3):28-32.

[3] 侯继承,翟志清. 延迟焦化装置生成弹丸焦的原因分析及预防[J]. 河南化工,2010,27(3):54-56.

作者简介:杨培雄 1986.08.26 男 福建晋江 汉 大学本科 工程师 茂名石化公司党委党校(培训中心) 研究方向:石油化工生产、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