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规范农村土地流转路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5
/ 2

关于规范农村土地流转路径分析

严发琴

新疆昌吉州昌吉市二六工镇人民政府 新疆昌吉 831100

摘要:农村土地流转是推动农村现代化、加快农业产业化的有效途径。然而,土地流转在实践中面临着种种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阻碍了土地流转的进程,也使得农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了损害。因此,加强土地流转的规范化和风险管理,提高农民的流转意识和能力,是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传;路径与方式

一、新疆昌吉州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概述

根据昌吉州的官方统计数据,昌吉州农村土地流转规模逐年扩大,流转土地面积从2015年的18000多亩增加到2020年的超过80万亩,增长了近50倍。其中,大规模经营户流转面积占比较大。此外,昌吉州在推进现代农业的过程中,采取一系列鼓励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措施,例如对农村土地流转和承包的政策支持和金融扶持等,加速了农村土地流转的速度。然而,昌吉州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会给当地农民的收益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昌吉州政府应不断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的制度安排,加强对土地流转的监管,保障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尽量减少因土地流转问题给予当地农民的不良影响。

二、昌吉州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一)流转土地质量不一

昌吉州地处新疆北部,属于典型的干旱草原气候区,该地区的土地资源相对匮乏,农田的肥力和水源等条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昌吉州农村土地流转中,流转土地的质量也存在着差异。流转土地面积较大的企业中往往会通过收购或流转一些土地,以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由于这些企业拥有更加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同时有更加充足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投入,在流转土地后,往往能够实现高效率的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但小农户流转土地的质量可能相对较差,土地肥力不足或水源不充足等问题会限制农业生产的发展。且昌吉州部分农村家庭依赖自家土地生产,即便能够流转土地,但规模小,收益相对较低,难以得到足够的经济支持,也可能会影响农村土地流转的进一步发展。

(二)流转合同不规范

昌吉州流转合同的问题主要包括:合同缺乏细节和规范,土地流转合同条款简单,没有明确规定流转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无法保证流转过程中的顺利进行;合同内容不全面,流转合同中没有涉及到相关的细节问题,例如土地的使用期限、承包农户在流转土地上的管理和维护等,容易导致后期争议;流转合同表述含糊,不够明确,容易产生多种解释,从而使得合同双方在后期的经营过程中出现分歧和争议。随着政府加强对流转市场的监管和规范管理,流转合同的签订数量逐年增多,规范化程度也在逐步提高。据昌吉州政府官方数据显示,2018年,昌吉州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上共签订土地流转合同3.8万份,其中规范化程度较高的合同占比逐渐提高。随着政府加强对土地流转市场的规范管理和监管,到2020年,昌吉州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上签订的合同数量已达到23.5万份,其中规范化程度较高的合同占比逐渐提高,合同质量逐年提升。同时,昌吉州政府也在推进数字化流转合同的应用,通过建立统一的数字化平台,实现流转合同的规范化管理和监督,提高合同签订的效率和安全性。

(三)土地使用权不明确

在昌吉州农村土地流转中,土地使用权不明确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中,一些农村家庭在土地承包改革时期,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及时办理土地承包合同,导致其土地使用权无法得到明确保障,从而影响其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例如昌吉州部分农村家庭在土地承包改革前就开始种植和经营农田,但由于种植和经营的土地在土地承包改革时期并未及时办理土地承包合同,未及时进行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导致其土地使用权无法得到明确保障,后续无法正常参与到土地流转市场中。

(四)土地流入方资金和技术支持不到位

在昌吉州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部分土地流入方缺乏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影响了土地流转的效益。根据昌吉州政府官方数据可知,昌吉州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较快,土地流转的面积逐年增加。但部分土地流入方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难以充分利用流转的土地,使得土地的产出效益不尽如人意。例如小规模的农村家庭流转往往缺乏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同时也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导致流转后的土地使用效益不如预期。此外,企业流转土地后由于缺乏地方的了解和调查,或因其他原因而缺乏足够的市场信息和经验,难以有效地开发利用流转的土地,从而使得土地的效益降低。

三、对完善农村土地流转路径的思考

(一)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的制度

政府应该建立统一的流转市场管理机构,加强对土地流转市场的监管和规范管理,推动流转市场的规范化和透明化发展。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大对违规流转和强制流转等问题的查处力度,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此外,政府应该建立土地流转的登记管理制度,对流转的土地进行登记管理,记录流转信息和合同内容,保障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同时,建立流转市场信用体系,加强对违约行为的惩戒力度,提高合同的履约率和合同质量。

(二)健全土地流转市场体系

需要对土地流转市场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流转市场的市场机制,采用市场化的手段,提高土地流转的效率和市场化程度。例如,可以通过流转市场中介机构的设立,建立土地流转信息平台,促进信息公开和交流,提高流转市场的透明度和竞争性。此外,健全土地流转市场体系还可以从建立土地流转市场的信用评价体系实现,重视流转市场的信用评价,对于信誉良好的流转双方,给予适当的扶持和优惠政策,提高双方参与流转市场的积极性。同时,加强对违规流转和违约行为的惩罚力度,提高市场的风险意识。

(三)做好土地流转的风险管理

应建立土地流转风险评估制度,对土地流转的风险进行评估和预警。评估过程中,应该考虑到自然、经济、政策等方面的风险,以及流转双方的信誉、经验、管理等方面的风险因素。预警信息应及时发布,提醒流转双方注意风险,采取相应措施,避免风险的发生。对于昌吉州部分农户的流转合同流失现象,应建立流转合同风险管理制度,规范合同签订程序,加强对流转合同内容的审核和管理,保障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

(四)加强农民的土地流转技能培训

对于缺乏土地流转相关知识的农民,需要对其进行基础知识培训,包括土地流转政策法规、流转合同的签订程序和内容、土地流转市场的运作机制等。通过基础知识培训,帮助农民掌握土地流转的相关知识,提高其参与土地流转的能力和信心;针对具有一定土地流转经验的农民,可以进行技能培训,包括流转合同的谈判和签订技巧、土地流转风险管理技能、土地使用规划和管理技能等。通过技能培训,可以提高农民参与土地流转的能力和水平,降低流转风险;针对没有过流转经验的农民,可以通过实践培训的方式进行。例如,可以邀请流转成功的农民或者农业企业家,与农民共同开展土地流转实践活动,让农民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流转技能,提高其参与土地流转的能力。

结语:

农村土地流转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加强土地流转的规范化、健全土地流转市场体系、做好土地流转的风险管理、提高农民的土地流转技能培训,是保障农村土地流转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和经济支持力度,推动土地流转的健康有序发展,助力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参考文献:

[1]张钰娟.规范农村土地流转路径分析[J].农村经营管理,2022(09):26-27.

[2]王卫雯. 乡村人居环境与农户生计资本视角下土地流转行为及区域差异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22.DOI:10.27492/d.cnki.gzdzu.2022.000120.

[3]万洋.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变迁的制度逻辑[D].南昌大学,2019.DOI:10.27232/d.cnki.gnchu.2019.000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