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康复疗法对颈椎损伤并截瘫患者术后生活能力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7
/ 2

综合康复疗法对颈椎损伤并截瘫患者术后生活能力的影响

杨洋

黑龙江省尚志市人民医院  150060

【摘要】 目的 分析综合康复疗法对颈椎损伤并截瘫患者术后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于2020年11月-2022年10月开展研究,将本院收治的70例颈椎损伤并截瘫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联合综合康复疗法干预。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康复疗法可提升颈椎损伤并截瘫患者术后生活能力。

【关键词】 颈椎损伤;截瘫;生活能力;综合康复疗法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on postoperative living ability of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ine injury and paraplegia. Methods From November 2020 to October 2022, 70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ine injury and paraplegia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35 patients each.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bservation group combined with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intervention. The effect of intervention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ADL scor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after intervention (P<0.05).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can improve the postoperative living ability of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ine injury and paraplegia.

【 Key words 】 cervical spine injury; Paraplegia; Ability to live;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颈椎损伤导致的截瘫是指在损伤平面以下,导致部分或所有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系统的康复训练能够帮助患者恢复残存的功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从而实现不同程度的自我照顾,并使其重返家庭和社会【1】。本次研究对颈椎损伤致截瘫患者采取综合康复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观察对其生活能力及并发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20年11月-2022年10月开展研究,将本院收治的70例颈椎损伤并截瘫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5例。观察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18-76岁,平均(36.5±3.3)岁。对照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20-74岁,平均(37.2±3.7)岁。分组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康复治疗方法,引导患者进行手术锻炼、合理膳食、保持良好的心情、乐观的心态。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采用综合康复治疗,以对照组为基础进行干预。(1)关节运动锻炼:每天两次,30分钟,对患者瘫痪的四肢进行关节运动锻炼。在做被动运动的时候,每一条腿都是由近侧向远侧的顺序进行的,以温和、缓慢、稳定的、有节奏的动作。运动的最大限度是生理上的极限。(2)加强肌肉力量训练:对未完全麻痹的四肢进行徒手阻力训练,以提高残余肌力。为了增强上肢的肌肉力量,我们使用了哑铃和牵引装置。在俯卧时进行上肢支撑和握持练习。(3)动作练习:在单干或协助下进行姿势转换。包括从卧式到坐式的转换,从床上或垫子的横向和纵向移动,从病床到轮椅,从轮椅到床,再到轮椅,再到厕所。通过器材,支架,进行站立和步行的练习。通过使用助行器和平行杠,拐杖进行康复锻炼。(4)轮椅训练:对患者进行轮椅操作的训练,其中包括:前、后、左、右、进、坐轮椅时的安全摔倒。根据患者的生活状况和房屋改建,对乘坐轮椅的人进行了训练,并在狭窄的走廊上使用厕所【2】。(5)自我照顾能力和膀胱排尿训练:根据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进行有针对性的锻炼,以增强其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如吃饭、穿衣、上厕所、个人卫生等。对膀胱排尿功能不全的患者进行了膀胱锻炼.如用手指敲打耻骨上区、摩擦大腿内侧引起排尿,对残尿量较多的患者采用间断导尿。(6)物理因素疗法:应用中频电疗,使患者四肢肌肉痉挛,预防肌肉萎缩。(7)药物治疗:对肌肉痉挛患者服用巴氯芬,通过口服或静脉滴注来提高神经营养;

1.3 观察指标

评估生活自理能力,以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评估,评分与指标成正比。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2.0软件对比数据。(±s)为计量方式,检验值为t;n(%)为计数方式,以X2检验。P<0.05,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干预前ADL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干预后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 1 生活自理能力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ADL评分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35

29.3±2.6

56.8±4.8

对照组

35

30.4±3.0

40.1±4.0

t

1.639

15.812

P

0.106

0.000

3 讨论

 颈椎骨折是一种比较罕见的骨折,当颈椎骨折时,脊髓神经会受到压迫,从而导致截瘫,颈椎骨折合并截瘫患者的生活能力也会有所下降。所以,为了提高患者的生存能力,需要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护理。

在颈椎受伤和截瘫后,早期进行推拿、关节的被动运动和康复训练,可以起到舒筋和放松关节、防止肌萎缩、足下垂、加强肌力和刺激神经后支来刺激受损的脊髓,从而有效地防止神经、肌肉、关节功能的丧失,防止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的并发症【3】。在康复治疗中,主要是通过强化残余肌肉的功能、促进关节的可伸性、熟练使用轮椅和支撑工具、增强其生活自理能力、重返家庭、回归社会。不完全性损害的目的在于增强瘫痪肌的机能、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四肢功能、增强自立能力、回归家庭、融入社会等方面【4】。通过对残缺性创伤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使其四肢功能得到改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增强。完全损伤的患者,虽然很难恢复脊柱的功能,但可以通过锻炼残余的功能,锻炼轮椅和支架,来改善自己的生活。不论受伤的位置和性质是否一致,对脊髓损伤和截瘫患者的康复目的都是一-致的。都是通过多种康复手段来达到最大程度的恢复功能和能力【5】。早期的恢复期主要有卧床期和轮椅活动期。术后中后期的康复主要是对患者进行站立和行走的锻炼。对于无法行走的患者,则进行残余肌力及全身性的锻炼,并进行耐力训练。

总之,采用综合康复方法对脊髓损伤和截瘫患者进行术后的康复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

参考文献

[1]颜峰,喻灿明,丁志清,刘利,徐荣敏,陈国军.骨伤中药方配合正骨理筋疗法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22,25(02):239-242.

[2]武将.中医正骨手法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临床效果评价[J].甘肃科技,2021,37(24):137-139.

[3]吴宜钱.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与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06):44-45.

[4]邵继胜,牛崇信.中药熏洗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复杂区域性疼痛综合征35例[J].西部中医药,2021,34(04):126-130.

[5]刘洪波,解雷.中医综合康复对桡骨远端骨折治疗后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0,3(23):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