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分析技术在火灾事故调查中的运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9
/ 2

热分析技术在火灾事故调查中的运用研究

姜平

(大连市消防救援支队,辽宁大连 116000)

摘要:在社会经济稳步发展中,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流动人口越来越多,建筑施工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如何解决潜藏的安全隐患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话题。尤其是在近几年火灾事故发生概率逐渐上升后,为了控制火灾事故造成的安全损失,各领域学者开始重点调查火灾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将热分析技术作为基础支持,这样不仅能掌握火灾现场的事故特征,还可以尽快了解事故发生的影响因素。因此,本文在了解火灾事故调查现场的基本特征后,根据热分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原理,主要研究如何在火灾事故调查中运用热分析技术理论,以此为新时代城市建设管理提供有效依据。

关键词:火灾事故;现场调查;热分析技术;混凝土温度;残留物

0引言:在现代社会发展中,面对城市建筑越发严峻的安全问题,科学有效的火灾调查不仅是控制事故发生概率的有效措施,也是减少伤亡的关键环节。通过提高火灾事故调查研究力度,有序开展后续管理工作,能避免火灾事故对城市居民造成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因此有学者在研究中提出利用热分析技术调查取证,这样不仅能保障获取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和完善性,还可以为城市建筑火灾预防管理工作提供有效依据。现如今,我国掌握的热分析技术手段已经越发完善,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但从整体应用角度来看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本文主要研究热分析技术在火灾事故调查中的应用方向和主要内容。

一、火灾事故调查现场的特征分析

根据近年来城市发生火灾事故的调查研究结果来看,现场调查主要具有以下特征:一方面,火灾燃烧范围较大,产生危害时间较长。在出现火灾事故时,如果无法快速开展消防救援工作,区域内部存在过多的易燃物和易爆物,那么火灾事故波及的范围会越来越大,造成的安全损失会越来越多[1]。以城市商贸大楼为例,因为建筑内部空间较大,人口流动密集度较高,应用电气设备比较复杂,所以在出现火灾安全事故后,必然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影响,因此火灾现场的调查难度会增加,直接影响消防救援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燃烧强度过高,整体破坏性较大。因为火灾事故存在蔓延性,所以火灾发生区域的负荷较大,严重的还会出现超过本能承受的范围,如果此时因为外界因素或人为因素等影响导致报警速度延迟,那么火势蔓延的范围会越来越大。与此同时,随着火灾现场温度不断升高,内部金属零件会出现融化、变形等问题,这就导致建筑内部结构受力不均衡,最终很容易出现无法承重而倒塌的现象。

二、热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

(一)基本原理

从本质上讲,热分析技术就是在温度程序控制下研究材料的转化反应,比如说相变、蒸发、脱水等,通常会利用TG/DTA7300热重/差热分析仪和TMA/SS7300热机械分析仪进行测量分析,是目前火灾事故调查中非常常见的分析测试方法之一。

(二)主要内容

为了控制目前我国建筑物发生火灾事故的概率,有关部门会在火灾发生之后,对整个过程进行还原分析,了解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和构成的影响等。在这一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收集火灾现场的残留物作为证据,而后利用这个分析技术进行全面调查研究,但因为火灾事故现场存在较多影响因素,所以整体取证工作较难。而在热分析技术的支持下,部门工作人员可以正确探索特殊的易燃物和起火点,能保障最终获取的数据信息和调查结果具有可信度。与传统意义上的调查分析技术相比,热分析技术具有高效性和精确性的优势,相关技术理论符合现代社会火灾调查工作要求[2]

三、如何在火灾事故调查中运用热分析技术

(一)混凝土温度

通过研究建筑混凝土的温度变化,判断分析样品性质是否发生改变,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的温度判断火灾事故现场的形势变化,以此推断出现场的起火点和发生原因。通常情况下,工作人员在利用热分析技术研究建筑混凝土样品时,会根据放热性质和吸热性质的基本原理,整合研究物质性质的变化特征,并且会和没有受到火情影响的同类物质进行对比分析,以此判断火灾现场的受热程度。首先,工作人员要判断现场收集混凝土的样本,包含了哪些建筑材料,比如说水泥、骨料、钢筋等,而在火灾发生时发挥作用的就是水泥;其次,工作人员要检测分析水泥含量及其性质变化,以此得出实验研究结论;最后,工作人员要测量分析不同区域的混凝土温度,而后对比研究普通钢筋水泥的热重和差热,由此判断火灾现场不同区域的受热程度,其中受热程度最大的就是火灾中心区。

(二)金属样品

因为金属材料种类不同,固定熔点也会发生变化,所以工作人员可以利用热分析技术掌握金属样品的温度变化,以此大致判断火灾现场的温度变化。如果金属样品种类较少,很难通过大量分析获取结论证据,那么可以借助先进技术实现初步判断,在明确火灾现场样品的最低温度,根据现场出现的金属样品融化温度,准确判断火灾的发生情况[3]

(三)残留物种类

火灾现场虽然经过燃烧受到破坏,但也会遗留下部分物质,比如说塑料制品、纤维残留物等,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分析这些内容掌握火灾事故的发生原因

[4]。以纤维残留物为例,其作为当前社会建设发展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物品之一,利用热分析技术研究具体种类和残留量等信息,绘制现场的热谱图,可以通过相关性得到准确的研究结果;以塑料制品的残留物为例,同样可以利用热分析技术鉴定塑料制品的生产种类和应用性能,而后推断火灾现场的整个过程。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塑料制品性质比较复杂,所以运用热分析技术能更快获取精准信息。

结语

综上所述,火灾事故直接影响着社会居民的生命财产健康,因此我国在城市消防部署工作中,始终坚持防患于未然的基本原则,会根据火灾调查工作累积的技术经验,快速制定有效的防御策略。而热分析技术作为火灾事故现场调查的基础依据,更是新时代科研学者探讨的核心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在调查研究期间发挥技术优势。

参考文献

[1] 蔡宇哲. 火灾调查中热分析技术的实践应用[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1(4):112-112.

[2] 张坤. 视频分析技术在火灾事故调查中的应用研究[J]. 消防界, 2021, 007(009):P.83-83,85.

[3] 王均, 陈洪刚. 火灾事故调查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分析[J]. 消防界:电子版, 2022, 8(18):123-125.

[4] 任欢曾奕玮张栗刘彩娇李思静任玉兰. 基于VOSviewer和CiteSpace分析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在针灸脑成像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和趋势[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2, 24(5):2114-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