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通风安全评价与确保通风安全的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9
/ 2

煤矿通风安全评价与确保通风安全的方法

何留详

富源县矿山救护大队  云南省  曲靖市  655500

摘要:煤矿安全管理是我国煤矿现阶段首要工作。而通风安全是安全管理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可影响人身安全,做好这一工作可以降低瓦斯爆炸等意外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为了确保煤矿开采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煤矿企业在开展日常作业时,需要提高对安全评价环节的重视程度,利用较为先进的管理手段完成信息的获取,以此来实现针对通风系统风险因素的等级判定,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本文就煤矿通风安全评价内容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煤矿通风;安全评价;有效措施

引言

在进行煤炭生产时,内部及外部条件都处在持续变化之中,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煤矿通风效果,给煤矿生产带来一系列安全隐患。要想使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得到保证,需要有效调节煤矿风量,强化通风管理工作,使得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质量能够得到保证,尽可能减少由瓦斯及煤尘带来的安全事故发生概率,使得煤矿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得到保证,为我国煤矿事业的发展打下基础。

1 通风安全的必要性

维护矿井良好的通风状态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针对工程作业现场的实际状况,针对性地解决好矿井通风的各种技术瓶颈,优化矿井整体通风系统,改善局部通风设计方案等具体措施;二是根据矿井实际,不断优化完善矿井整体通风网络系统;三是从安全性、经济性、合理性及利于管理等因素探索,提高矿井通风安全管理水平及质量。具体来说,要实现矿井安全生产,既要提升通风技术水平,也要强化对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加大对通风事故隐患预防举措的探讨研究;分析影响矿井通风安全的诱因,结合当前矿井经常出现的通风安全隐患,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加强对矿井通风安全的针对性剖析研究,寻求矿井通风安全系统的关键环节,强化通风安全管理的力度,减少通风安全隐患,避免通风事故的发生。

2 煤矿通风安全影响因素

2.1 设备因素

煤矿开采企业的设备监管机制并不健全,大部分设备是采购部门负责采购,一旦采购的设备达不到相关标准要求,就可能无法充分发挥通风系统的作用,严重的还会导致煤矿开采企业停止开采工作,对通风系统进行重新搭建。另外,因煤矿开采作业时间较长,在常时间高负荷运转状态下,通风系统不可避免地出现老化和损伤的情况,若通风系统维护和检修不及时,会对通风系统的工作效率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出现安全事故。

2.2 管理制度漏洞较多

为节约生产成本,未及时更换检测设备与长期使用的通风管道、排风系统,带有空气滤网的排风系统在长期使用后,部分孔道会被煤渣或其他类型颗粒物堵住,空气置换速度下降,通风质量不佳,严重影响生产开展。一线生产工人的平均素质不高,没有接受过专业化训练,仅能简单操作采煤设备,未严格遵循安全通风作业规则,如定期查看矿井的空气检测器、通报采煤巷道空气湿度等,在警报器发出报警信息后继续进行生产,并未认识到有害气体给正常生产与身体健康带来的伤害。

2.3 自然因素

随着开采时间的增加,挖掘深度持续加大,地温和瓦斯的压力都有了较大幅度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井下自然灾害的发生概率,如果井下瓦斯含量持续增加,煤炭在大量接触瓦斯的过程中还会发生反应,进而诱发严重后果。从煤炭生产情况来看,很多矿井都出现此类问题。可以说,在影响煤矿通风安全性的所有因素之中,瓦斯是导致安全事故最常见的原因。从煤矿自身角度来看,在矿井深度较大时,往往很难借助自然的条件通风。在受到人为因素制约的前提之下,井下通风的通畅度也会受到影响。一些煤矿缺乏有效科学的通风方式,通风设施的完善程度有待提高,导致通风系统的风流稳定性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3 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评价方法

3.1 优化煤矿安全设备

煤矿在组织生产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融入新型安全设备,并在井下构建具有较高完善度的安全作业监控系统,要求监测工作者严格依照制度规定,对井下的作业情况进行仔细检查。如果发现井下存在安全问题或潜在安全隐患,则需要如实上报,有意识地对煤矿通风系统进行调整,并主动加大和井下作业人员的联系力度,及时把握井下情况,确保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通风安全系统的作用。总之,煤矿要想保证生产安全,引入新型的煤矿安全设备是提高通风安全质量最重要的保障条件,要持续对通风系统进行优化,不断促进矿井安全设备应用水平提升,使得通风系统能保证正常运转,充分发挥维护井下作业安全的作用。在煤炭生产时,还要结合生产需求做好局部通风工作,借助瓦斯传感器监控井下瓦斯含量,如果发现井下瓦斯含量超过规定,则需要及时切断电源,最大限度地维护生产安全。

3.2 完善事故预防机制

虑煤炭矿井的特殊通风要求,应对工作环境进行精确的定性评价,找到潜在的风险节点与导致意外发生的不稳定因素,建立健全安全隐患分析评估制度,逐步进行风险排查工作,调试常用通风设备与空气检测装置,每隔3 ~ 5d 调试一次通风装置与检测器。工作人员可主动将通风网络图张贴在矿井不同巷道中,让工人熟悉大型通风设备的具体位置与维护方式,使其自行记录矿井中空气温度与湿度等信息。还可根据煤炭开采方式,如持续时间、采煤深度、具体范围,调整排风管道与风扇的运作方式,逐步加快风扇的旋转速度,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制订配套的养护方案。在通风管理期间,还应构建通风安全数据库系统,根据煤矿的通风情况构建图库与模型库,实现通风安全管理的现代化,为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模拟分析依据。

3.3 通风安全系统评价

一般来讲,在煤矿开发地区所选用的系统一般是以通风安全系统为主,其结构组成可以分为对角区域、分区以及中央区域,其中中央区域具有并列的特性。在这一过程中,煤矿企业需要针对系统本身的特征进行综合型考量,明确不同通风系统所具备的密封性,在参数变化上是否能够满足国家标准,有关矿井区域所产生的负压数值是否能够符合要求,在风机设备上是否能够处于正常水准,这些都是煤矿企业在开展通风安全系统评价过程中所要注重的内容。对于煤矿作业而言,管理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风门结构的设计,并对风窗结构进行分析,增强风桥结构的合理性,满足不同施工需求,以此来为后续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煤矿企业在开展矿井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负压数值进行科学性的管控,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规范化管理,定期开展风机设备的性能检测,这样不但能够避免通风系统出现故障现象,同时还能够满足不同地区通风环节在独立性方面的需求,进而来确保人员的生命健康不受影响。

4 结束语

由于煤矿开采工程所涉及到的环境较为恶劣,在进行通风安全评价管理时,需要管理人员从不同层面出发,依照实际情况进行结果的评定,进而来确保评价精度能够具有真实性与可靠性,避免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对于煤矿企业的经济发展也会带来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沈涛.煤矿通风安全制约因素研究[J].石化技术,2019,26(08):208-209.

[2] 高颖渊.煤矿通风系统的安全性及优化设计[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9,45(06):56-57.

[3] 张小波.煤矿通风安全评价体系的研究[J].能源与节能,2019(05):18-19.

[4] 尚会杨.煤矿通风安全可靠性评价模型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8(14):111-112.

[5] 高凤利.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通风事故防治对策[J].黑龙江科学,2018,9(13):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