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眼镜护理液pH值与渗透压的变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0
/ 3

隐形眼镜护理液pH值与渗透压的变化分析

郑美群

珠海溪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519040

摘要:隐形眼镜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主要使用工具,而隐形眼镜护理液则是对隐形眼镜实施消毒的主要物品。近年来由于佩戴隐形眼镜高发的眼科病症中,绝大多数是由于消毒效果差从而造成细菌滋生所引发的。因此本文将针对于隐形眼镜护理液的pH值以及渗透压所产生的变化进行研究。通过相关实验研究,分析在不同变化下的细菌滋生变化,从而为今后的隐形眼镜护理液研发提供相应参考。

关键词:隐形眼镜;护理液;pH值;渗透压

引言:作为广受消费者青睐的医疗器械设备,隐形眼镜不断发展普及,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逐渐上升的眼科并发症,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出隐形眼镜消毒不及时的问题。而作为主要清洁方式,隐形眼镜护理液中除了含有相应的消毒杀菌成分之外,pH值以及渗透压的变化同样可能将会对其消毒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在时间的影响下,容易滋生细菌。基于此,则需要对二者的变化做出研究,从而观察隐形眼镜护理液基于不同pH值以及渗透压状态下的细菌繁殖情况。

1 试验环节

1.1材料准备

1.1.1隐形眼镜护理液

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基于笔者的工作单位,由珠海溪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不同pH值以及渗透压的隐形眼镜护理液。基于标准化的生产检验,保障所提供的隐形眼镜护理液安全可靠,符合pH值检验需求,并能够更好的检验渗透压的变化。

1.1.2中和剂

准备中和剂,其主要作用是为了在实验过程中能够及时对隐形眼镜护理液的pH值以及渗透压所处调整。因此在本次实验中所使用到的中和剂表示为含有0.07%卵磷脂以及0.5吐温-80的磷酸盐缓冲液。

1.1.3稀释液

对本次实验中的有关菌株起到一定的稀释作用,并保障其各方面性质不变,则本次实验中所使用到的稀释液表示为0.03mol/L浓度的磷酸盐缓冲液。

1.2试验流程

1.2.1培养实验菌株

对隐形眼镜护理液的pH值以及渗透压变化进行分析,主要是研究其在不同参数差异状态下对隐形眼镜中携带的细菌所能够产生的消毒作用。因此,为了更好的模拟消毒效果,则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准备相应的细菌繁殖体,需要使用到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作为繁殖体的实验菌株,而相应的,可以使用白念珠菌作为酵母菌的实验菌株。

本次实验过程中所有涉及到的实验菌株均是源自于卫生部的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保障其具有相对较为良好的活性表现,从而通过对这样的菌株进行检验,才能够更好的投入到实验中,便于掌握最终隐形眼镜护理液pH值以及渗透压变化下所产生的消毒作用。同时在本次实验中涉及到一种较为特殊的菌株,茄科镰刀霉菌则是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中所获取到的。基于这样的完备实验菌株,则能够满足先决性实验条件,从而便于后续开展实验工作。

1.2.2制备菌悬液

当完成上述的实验材料准备工作之后,则可以开展实验研究,首先需要制备菌悬液。通过选择本文中所提到的菌株进行培养,当所有菌株经过18h以上的超长时间培养之后,需要及时将其移送到培养皿(图1)中维持菌株的新鲜状态,避免在后续实验中取用时出现活性受损的问题将会严重影响最终实验结果[1]

IMG_256

1 白念珠菌培养皿

基于这样的需求,在本次实验中选取新鲜菌株培养物,应用到的是第3~5代白色念珠酵母菌以及被测细菌繁殖体。基于这样的培养物取样完成之后,需要使用磷酸盐缓冲液对其进行冲洗,从而降低菌株的含菌量,将其稀释完成后,对其浓度进行检测,需要保持在1×107~1×108cuf/mL浓度范围内,从而完成菌悬液的制备工作。

与此同时,选取第3代茄科镰刀霉菌的斜面培养物,并与马铃薯葡萄糖琼脂斜面进行接种培养,培养时间需要维持在至少一周,且这一培养过程中需要始终保持25℃的恒温培养环境。使用马铃薯葡萄杨肉汤下斜面中所培养的菌株完成与罗氏瓶的接种,同样需要对其培养至一周以上,这一阶段内的培养环境也需要控制在25℃的恒温条件状态下。

到达既定的培养时间之后,需要使用生理盐水对罗氏瓶中的菌株培养物进行刮洗取样,从而完成基于茄科镰刀霉菌悬液的制备工作。该菌悬液的制备流程相对较为复杂,并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对最终的菌悬液浓度进行检验,要求其与白念珠菌悬液的浓度一致,才能够便于后续处于统一对比条件下研究不同pH值以及渗透压状态下的隐形眼镜护理液的细菌滋生变化。

1.2.3加入中和剂

加入中和剂后开展试验工作,则可以根据以往隐形眼镜护理液中所涉及到的相关研究文献内容作出相应的实验。通过选择磷酸盐缓冲液作为中和剂,完成白念珠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菌悬液制备工作。并使用到0.05%(v/v)吐温-80的生理盐水完成有关茄科镰刀霉菌悬液的制备工作。随后则可以根据这样的菌悬液制备结果对中和剂的加入效果进行验证。

基于实验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在整体实验过程中,将其共分为8组不同的菌株组合,从而对每一株的菌株生长状况做出调查研究,进而对比生长速度以及菌落覆盖面积,则能够统计出对应中和剂的应用效果以及浓度表现。其中6、7、8组的菌株样本通过观察发现其属于无菌生长状态,而相应的3、4、5组的菌株样本中,实际产生的菌落数量之间产生的落差相对较小,实际的落差最高不超过15%。其观察每一组菌株的生长状况,发现在实际当中前一组菌株的生长数量以及菌落覆盖范围等均超过后一组菌株

[2]

1.2.4悬液定量加入

为了更好的探究隐形眼镜护理液处于不通过pH值以及渗透压状态下可能会产生的细菌滋生变化,则需要实施悬液定量加入试验。基于这样的实验要求,则需要探究以往所涉及到的实验资料,从而参照标准化的处理流程,确保完成更为精准的实验工作。要求选择第5代实验菌株,进行测试,并控制实验温度,需要维持在19~20℃之间,直到最终实验完成。为保障实验结果真实可靠,则需要对其进行反复多次的实验验证,最少实验验证次数不能够小于3次。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使用过消毒完成后的无菌吸管在无菌试管中放置10ml的隐形眼镜护理液样本,并在其中添加各种同类型的菌悬液,添加数量需要控制在0.1ml之间。同时需要对完成实验之后的样本进行检测,根据相关检测结果发现,在其中所含有的回收菌落数量不少于1×105~1×106cuf/mL。基于这样的相关实验结果,则可以对其做出综合性的判断,基于在实际当中的隐形眼镜悬液定量不同加入量之后的结果对比,发现隐形眼镜护理液的细菌滋生数量存在较大差异。

1.2.4测定隐形眼镜护理液pH值与渗透压

随后在完成上述的定量实验之后,则需要进入到对隐形眼镜护理液的pH值以及渗透压深度分析研究阶段,需要做出精准的测定。则需要使用到S-3C型酸度计以及冰点渗透压计对隐形眼镜护理液提交的样本进行检验,从而获取更为真实可信的pH值以及渗透压参数。

1.3资料分析

完成上述实验内容之后,需要对实验结果与相关资料进行严密的对比分析,从而了解该实验结果是否能够表明隐形眼镜护理液在实际应用中能够达到相对较为良好的消毒杀菌效果,以及其在既定时间内的细菌滋生变化状况。

2 隐形研究护理液在不同pH值下的细菌繁殖变化

2.1隐形眼镜护理液不同pH值状态下细菌繁殖体滋生变化

研究隐形眼镜护理液pH值对于各类细菌的细菌滋生变化,则可以将其pH值内的变化范围控制在7.8~8.2之间。将反应时间界定在14~16d之间。从而观察处于不同pH值状态下的隐形眼镜护理液对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所产生的滋生率,经过计算对比,其将会产生20%的滋生变化。

2.2隐形眼镜护理液不同pH值状态下对酵母菌以及霉菌的滋生变化

观察隐形眼镜护理液处于不同pH值状态下对酵母菌以及霉菌所产生的消毒效果,需要设定14d、16d以及24d的反应时间对其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因此,在界定隐形眼镜护理液的pH值处于7.8~8.2之间时,发现其将会达到平均23.70%以上的滋生变化,因此则放置时间较长,则无法对白念珠菌以及茄科镰刀霉菌等形成相对较为良好的抑制杀灭作用。但是具体而言,由于反应时间的差异性,导致在不同时间节点中将会产生差异性的细菌滋生率[4]

处于200oMsm/kg渗透压状态下,隐形眼镜护理液的pH值为7.8时,反应14d状态下其中的白念珠菌产生的滋生变化为19.9%,对茄科镰刀霉菌所产生的滋生变化则表示为19.8%。而相应的,维持稳定不变的渗透压参数,隐形眼镜护理液的pH值为7.8时,反应16d状态下对白念珠菌产生的滋生变化为19.97%,茄科镰刀霉菌所产生的滋生变化则表示为19.97%。隐形眼镜护理液的pH值为7.8,渗透压为200oMsm/kg时,反应24d状态下其中的白念珠菌产生的滋生变化为29.99%,其中茄科镰刀霉菌所产生的滋生变化则表示为30%。

当处于260oMsm/kg渗透压状态下,隐形眼镜护理液的pH值为7.8时,反应14d状态下其中白念珠菌产生的滋生变化为19.83%,茄科镰刀霉菌所产生的滋生变化则表示为19.8%。而相应的,维持稳定不变的渗透压参数,隐形眼镜护理液的pH值为7.8时,反应16d状态下其中白念珠菌产生的滋生变化为19.87%,对茄科镰刀霉菌所产生的滋生变化则表示为19.97%。隐形眼镜护理液的pH值为7.8,渗透压为260oMsm/kg时,反应24d状态下对白念珠菌产生的滋生变化为29.99%,其中的茄科镰刀霉菌所产生的滋生变化则表示为32.7%。

涉及到相对较高的渗透压参数,维持在340oMsm/kg状态时,隐形眼镜护理液的pH值同样处于相对较为特殊的参数值,需要设定为6.5以及7.8。则此时,可以分别研究两个pH值下的隐形眼镜护理液经过14d、16d以及24d的反应时间之后的细菌滋生变化。

经过对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其在两种不同的pH值状态下,基于反应时间差异,隐形眼镜护理液都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滋生白念珠菌以及茄科镰刀霉菌。

3 隐形眼镜护理液不同渗透压下的细菌繁殖变化

3.1隐形眼镜护理液不同渗透压状态下细菌繁殖体滋生变化

基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界定隐形眼镜护理液的实际pH值为7.8时,对不同渗透压状态下的护理液细菌滋生变化进行分析。获取到最终实验样本的杀菌效果,发现在持续作用14~16d以上,且渗透压的参数维持在220~260oMsm/kg的状态下,则观察其中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滋生率变化,发现其均会达到28.97%以上的滋生概率。

3.2隐形眼镜护理液不同渗透压状态下酵母菌以及霉菌的滋生变化

与此同时,同样将隐形眼镜护理液的pH值界定为固定的7.8,随后对其针对于白念珠菌以及茄科镰刀霉菌的细菌滋生变化进行研究[3]。则发现在维持在稳定的220~260oMsm/kg渗透压状态下,反应时间的不同,将会造成细菌滋生变化的差异性表现。基于实际而言,处于2.83×106cfu/mL的对照菌落数量,则处于固定渗透压状态下的隐形眼镜护理液在反应14d时其中白念珠菌产生的细菌滋生率范围为19.9~19.92%之间。在反应时间达到16d之后,其中白念珠菌产生的细菌滋生率范围为19.97~19.98%之间。而达到24d以上的反应时间之后,则对于其中白念珠菌实际所产生的细菌滋生率范围进行统计为29.99~30%之间。

与此同时,对处于220~260oMsm/kg固定渗透压状态下的隐形眼镜护理液对茄科镰刀霉菌的滋生变化情况进行过研究分析。发现在反应14d时对茄科镰刀霉菌产生的细菌滋生率范围为19.8~19.68%之间。在反应时间达到16d之后,隐形眼镜护理液中茄科镰刀霉菌产生的细菌滋生率范围为19.97~19.88%之间.而达到24d以上的反应时间之后,则对于对茄科镰刀霉菌实际所产生的细菌滋生率范围为29.98~31.2%之间。

基于这样的结果发现受到渗透压的影响,隐形眼镜护理液中的茄科镰刀霉菌的滋生变化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递增。纵观两者的菌株细菌滋生率,均能够达到19.0%以上。而隐形眼镜护理液处于340oMsm/kg的较高渗透压状态与最低的220oMsm/kg渗透压状态,其中白念珠菌在14d、16d、24d反应过程中同样将会产生19%以上的滋生变化。

结论: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不同pH值以及渗透压状态下的隐形眼镜护理液进行研究,分析了其处于不同反应时间中的细菌繁殖体、酵母菌以及霉菌产生的细菌滋生变化。跟随实验研究结果发现,隐形眼镜护理液处于合理的pH值以及渗透压范围内,其自身的变化对于细菌滋生效果的研究意义不大,而是需要结合时间作出相应的研究。随着隐形眼镜护理液存放时间的延长,在接触空气之后将会造成其中的细菌滋生数量呈几何倍数的增长。

参考文献:

[1]徐萍华,张莉,韩银.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隐形眼镜护理液中聚乙烯吡咯烷酮[J]. 化学分析计量,2021,30(09):34-37.

[2]孙碧霞. 隐形眼镜清洗器去除蛋白效果的评价[J].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16,(21):138-139.

[3]方菁嶷,徐琳,邹婷. 两种方法验证隐形眼镜护理液的抑菌性能[J]. 中国消毒学杂志,2014,31(07):680-682.

[4]杨中琴,杨丽萍,钟康坚. 隐形眼镜护理液中HPMC含量检测的常见问题及改进建议[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4,20(04):66-6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