揿针联合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0
/ 2

揿针联合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研究进展

葛胜男 ,吴涛,通讯作者

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  广东 深圳518000

摘要:抽动障碍为儿科常见疾病,会对儿童身体发育与心理健康造成影响。需要重视并加强儿童抽动障碍治疗研究,提升治疗效果,为患儿健康发育与生命健康提供一定保障。文中对揿针联合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儿童抽动障碍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推动儿童抽动障碍研究发展,具体如下。

关键词:揿针;感觉统合训练;儿童抽动障碍

前言:儿童出现抽动障碍主要表现为某个部位或者多个部位出现短时间内不自主的、突然的、刻板的肌肉运动抽动以及发声抽动情况,是一种具有复杂性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疾病,大都出现在儿童七岁前,会对儿童学习与心理造成不良影响。目前临床主要会采取药物方式改善患儿症状,但是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治疗效果,受到现代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影响,有研究人员发现利用揿针、感觉统合训练开展儿童抽动障碍患者治疗工作可增强治疗效果,这为儿童障碍治疗研究提供了新方向。

一、儿童抽动障碍

儿童可能会受到遗传方面、神经生化异常方面、脑结构异常方面、脑功能异常异常方面、心理(紧张与焦虑情绪等)方面、免疫反应方面等多因素影响,引起肌肉出现运动抽动或者发声抽动情况,具体表现为好动而很难安定下来,进行折纸、穿衣、跳绳等日常活动出现动作不灵活情况,与同时期儿童相比语言发育较为迟缓,或者发出奇怪的声音,反应比较迟钝等,有少部分患儿在出现抽动症状的同时,还会出现缺陷、焦虑、抑郁、强迫等情况,也可能同时出现情绪不稳定情况或者易激惹情况,出现破坏行为、攻击性行为,甚至睡眠障碍等,十分不利于儿童发育成长。

二、揿针

揿针也就是皮内针,属于一种中医辅助治疗方式,主要是将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穴位埋针,让皮部穴位受到微弱而较长时间的刺激,对卫气进行调节,激发机体卫气卫外功能,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在实际操作中主要是利用较短的针刺,结合患者具体病症选择对应的穴位,将针埋进去(通过留针进行候气与调气)后,间隔相应的时间再取出,能够对经筋、皮部等进行刺激,得以调动患者机体中经络以及气血,从而减轻生理疼痛感,加速机体中血液循环[1]。揿针作为新型皮内针,具有起效快、安全、无痛、操作简单、不影响人体活动等优点,揿针已经成为中医治疗面瘫、带状疱疹、过敏、失眠、缓解各种疼痛等症状的重要手段。

三、感觉统合训练

感觉统合训练主要是指,通过相应的训练,对人体相应的部位(包括前庭、肌肉、关节等)进行视觉、听觉、嗅觉等多方面的刺激,实现神经系统传导的不同感觉在脑干部分进行组织统合,让中枢神经不同部位进行整体运转,让各个神经与环境进行顺利接触、感到满足。具体训练包括触觉训练、前庭平衡觉训练、弹跳训练、固有平衡训练、本体感训练等。

四、揿针联合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儿童抽动障碍

1.揿针

中医方面对抽动障碍未做出明确表述,但是按照患者肢体肌肉擎动以及喉中异声等症状,将其归属于“抽搐”“肝风”“慢惊风”等范围,会将疏风宣肺,平肝祛风等作为治疗重点。利用揿针开展儿童抽动障碍治疗工作,将大椎穴、百会穴、印堂穴、水沟穴、外关穴、足临泣穴、胆俞穴等作为操作穴位,针刺前用75%的酒精或1--2%碘伏消毒施术部,埋针1-3天,埋针期间每天按压3-4次,每次约1分钟,注意患儿耐受程度,两次间隔约4小时,如果患儿埋针部位持续疼痛时,应调整针的深度、方向,调整后仍疼痛应出针,埋针时间应持续1-3天。通过揿针治疗能够有效调动儿童机体经络与气血,促进气血在经络中的运行,刺激神经末梢,使其神经兴奋后沿着相应的神经传导通路到中枢神经系统-脊髓和大脑,激活神经系统调节,从而激发正气、通经止痛,对患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等产生影响,有效调节其激素分泌状况,最终达到提高免疫功能的目的,从内里对患儿症状进行改善[2]

2.感觉统合训练

利用感觉统合训练开展儿童抽动障碍治疗,需要将趣味性与实用性作为基础原则,按照患儿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训练内容,采取一对一指导训练方式,每次训练一个小时,一周进行4次训练。具体训练内容包括以下几点:①鼓励家属与患儿一起进行轮流投篮,通过该训练可以锻炼患儿手臂运动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增进与人互动的能力。②让患儿一步跨上一个阶梯,连续上或下楼梯,结合患儿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难度;或者将绳子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柱子或椅子上离地10cm高,让患儿双脚轮流抬高跨过绳子;或者将不粘胶贴在地板上,形成一条2m长、10cm宽的线条让患儿按着线条走,通过这些训练均可以训练患儿身体平衡能力。③将不粘胶贴在地板上,形成两条平衡线,对患儿进行示范青蛙跳,鼓励并指导患儿进行模仿,这样可以对患儿腿部运动能力与重心、平衡力等进行锻炼。④利用垫子或者床垫让患儿从一端滚到另一端,这样可以对患儿迷路反射控制进行训练,还能增强患儿身体控制能力、协调能力。通过训练可对患儿外体进行训练,改善患儿症状[3]

3.联合运用

将两种治疗方式联合使用到儿童抽动障碍中,可让两种治疗方式进行互补,促进患儿神经系统发育逐渐完善,减轻患儿抽动症状,改善患儿自卑心理,帮助患儿改善人际关系,对患儿学习产生积极影响,最终达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虽然临床目前针对两者联合方案开展儿童抽动障碍研究较少,但是揿针、感觉统合训练对于儿童抽动障碍治疗的有效性已经得到证实,需要对两者联合使用方案的价值进行进一步探讨,不断提升治疗水平,为患儿健康发育提供一定保障。

    五、总结

    在对小儿抽动障碍进行治疗过程中,需要按照患儿实际情况合理使用药物,同时有效利用揿针、感觉统合训练等治疗措施,对患儿症状进行改善,调节患儿机体相关系统,同时增强患儿视觉辨别能力、反应能力以及运动协调性等,改善患儿精细操作能力、手脚协调能力等,从而有效改善患儿症状,增强整体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郎俊凤,王龙龙. 揿针联合涤痰汤加减治疗多发性抽动障碍脾虚痰聚证47例疗效观察[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9,40(8):59-61.

[2] 潘鸿,徐荣谦,王洪峰,等.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抽动障碍胆虚痰热型的临床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2020,36(24):106-107.

[3] 张莹莹,郭建华,许波,等. 感觉统合训练治疗轻中度慢性抽动障碍的疗效观察[C]. //2013山东省儿童保健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 2013.

基金资助:深圳市罗湖区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项目编号:LX2020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