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分析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应用微创旋切术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差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1
/ 2

对照分析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应用微创旋切术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差异

邵为滔

东平县人民医院 乳腺甲状腺血管外科 山东 泰安 271500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应用微创旋切术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3~2023.3期间我院收治的46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将其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传统外科手术治疗,给予研究组微创旋切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情况、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并分析数据。结果: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研究组均更短(P<0.05),术中出血量:研究组更少(P<0.05),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的0.00%低于对照组的17.39%(P<0.05)。结论:在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治疗中,与传统外科手术对比,微创旋切术切口、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更少,术后恢复更快,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该手术值得推广。

【关键词】乳腺良性肿瘤;微创旋切术;传统外科手术;手术情况;住院时间;并发症

乳腺良性肿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乳腺外科疾病,是指发生在乳腺组织的良性肿瘤,发病率较高,若治疗不及时,部分肿瘤可发生恶变,进而危及到患者生命安全,故需及早治疗,越早治疗越能改善预后[1]。手术是现临床上治疗该病的常用方法,传统外科手术是以往采取的手术方式,该手术虽应用时间较长,但对患者创伤较大,且术后恢复缓慢,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故需选择其它治疗。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迅猛发展,微创旋切术在乳腺良性肿瘤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手术具有多种优点,包括手术时间短、定位精准、切口小、术后恢复快、瘢痕小、并发症少、外观影响小等[2]。基于此,本研究即对比了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应用微创旋切术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46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2022.3~2023.3期间),随机将其分为2组,即对照组(23例,年龄28~69岁,平均48.56±8.14岁)和研究组(23例,年龄29~68岁,平均48.03±8.26岁)。将两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的肿瘤均经临床确诊,所有患者均同意参与此次研究。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传统外科手术治疗,超声探测乳腺病灶并体表定位,标记肿块位置,麻醉满意后,常规消毒铺单,在肿瘤位置做一手术切口,游离组织,暴露肿瘤,将肿瘤从乳腺组织中分离,连同肿瘤包膜全部切除,后缝合切口。给予研究组微创旋切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患侧上肢外展,肩下适当垫高,超声探测乳腺病灶并体表定位,标记肿块位置,确定穿刺点位置,根据病灶大小选择适宜的刀槽开放长度,对于多发肿瘤,确定数量,对于血流丰富者提前做好出血的防范,常规消毒铺单,局麻肿块周围及针道,进针,开启系统旋切病灶组织,将其完全切除,后拔除穿刺针,局部压迫10~15min,绷带加压包扎,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软件分析数据,P<0.05为数据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两组手术情况和住院时间对比

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研究组均更短(P<0.05),术中出血量:研究组更少(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手术情况和住院时间对比(

组别

例数

切口长度(cm)

术中出血量(ml)

手术时间(min)

住院时间(d)

对照组

23

3.12±0.65

26.98±3.54

27.36±2.87

7.01±1.12

研究组

23

0.50±0.18

15.03±2.67

16.29±1.98

5.03±0.49

t

-

18.630

12.925

11.110

7.767

P

-

0.001

0.001

0.001

0.001

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的0.00%低于对照组的17.39%(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感染

出血

皮下血肿

合计(%)

对照组

23

2(8.70%)

2(8.70%)

0(0.00%)

4/23(17.39%)

研究组

23

0(0.00%)

0(0.00%)

0(0.00%)

0/23(0.00%)

χ2

-

2.091

2.091

0.000

4.381

P

-

0.148

0.148

1.000

0.036

3讨论

乳腺良性肿瘤在临床中十分常见,该类疾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临床上认为其发生与不良饮食习惯、电离辐射、遗传因素、精神压力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常见类型有乳房纤维腺瘤、乳腺囊性增生病、脂肪瘤、乳腺内乳头状瘤、乳房错构瘤、乳房平滑肌瘤、神经纤维瘤、软纤维瘤等,不同类型症状各不相同,该类疾病的诸多症状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该病具有恶变可能,故需及早治疗[3]。手术是现临床上治疗该病的常用手段,往常多采取传统外科手术,该手术虽应用时间长,但存在较多不足,如创伤较大、恢复慢、出血多、安全性低等,且较难切除<1cm的乳腺深部肿瘤组织,并且对于同一乳房的多发肿瘤需做多个切口,故需选择其它治疗

[4]

微创旋切术在局麻下,借助B超或X线立体定位引导,将穿刺针置于乳腺肿块位置,通过负压吸引、旋切将肿块切除,伤口无需缝合,手术时间短,对于多发性乳腺肿块切除也只需一个穿刺孔,具有切口小、切口位置隐蔽、不影响乳房外形和乳腺功能、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同时该手术可切除临床无法触及或手术难以切除的乳腺异常,大大提高了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5]。并且该手术切口病灶范围广泛,可切除0.5~3cm乳房肿块,还可进行活检部位标记,以便日后影像随访。同时该手术具有术后恢复快,患者疼痛轻、感染几率小、美容效果好、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本结果显示,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研究组均更短(P<0.05),术中出血量:研究组更少(P<0.05),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的0.00%低于对照组的17.39%(P<0.05),可见两种手术对比,微创旋切术更具优势。

综上所述,在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治疗中,与传统外科手术对比,微创旋切术切口、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更少,术后恢复更快,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余汉辉,徐伟宏,梅锋,邱凌.超声引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与传统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效果对比[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21):79-81.

[2]全威,张红.乳腺良性肿瘤采用麦默通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和传统手术治疗临床效果对比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9):89-90.

[3]代广全.微创旋切术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智慧健康,2020,6(3):99-100+102.

[4]庄秋梅,向广阳,李锦良.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和传统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差异对比分析[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2019,40(4):27-29.

[5]汪鑫.微创旋切术与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效果比较[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33):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