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1
/ 2

系统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

李莹

吉林市中心医院, 吉林 吉林 132000

【摘要】目的 分析针对高血压患者采用系统护理干预对患者的血压水平变化以及睡眠质量和遵医嘱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2021年9月-2022年9月),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变化情况、睡眠质量情况以及遵医嘱能力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血压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遵医嘱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高血压患者采用系统护理干预对患者的血压水平变化以及睡眠质量和遵医嘱能力的影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高血压;系统护理;睡眠质量;遵医嘱能力

高血压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由于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因此被广泛关注。相关研究发现,高血压的好发于人群集中在50-60岁左右的中老年,一旦血压没有及时的控制很可能会导致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1]。目前针对高血压的治疗主要采用常见的5种降血压药物干预,但是长期的药物干预很可能会导致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遵医嘱能力下降。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改善和减少上述的影响。系统护理干预主要通过系统性干预措施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基于此,本文主要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分析针对高血压患者采用系统护理干预对患者的血压水平变化以及睡眠质量和遵医嘱能力的影响。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2021年9月-2022年9月),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最大的为88岁,年龄最小的为60例,平均年龄范围66.31±3.19岁,病程时间最长为13年,最短为3年,平均病程时间8.31±2.01年;观察组中男性22例、女性23例,年龄最大的为89岁,年龄最小的为62例,平均年龄范围66.29±3.21岁,病程时间最长为14年,最短为2年,平均病程时间8.29±1.98年;两组在基本资料比较上无差异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日常护理,主要包括:用药指导、血压血氧等生命体征监测、饮食调节、日常活动耐力训练等。

观察组给予系统护理干预,主要包括:(1)心理疏导护理,患者在入院时需要及时的了解患者我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弹性水平,给予一对一的心理疏导,从而减少负面情绪的产生。(2)环境护理,患者在住院期间需要保持病房的干净卫生,及时的进行通风透气,同时确保病房的温湿度适宜,减少噪音干扰[3]。(3)睡眠护理干预,首先需要了解患者的睡眠质量情况,根据患者的不同睡眠质量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措施,通过睡前饮食调节以及睡眠习惯的调整来进行干预,比如:睡前1h禁止使用相关的电子设备,睡前进行适当的全身放松,睡前进行泡脚,喝牛奶等各种改善睡眠的护理措施。(4)饮食调节,针对患者的日常饮食种类以及日常的含钠摄入情况进行记录,及时的控制和提示患者每天钠摄入量的不足或过高,通过低盐低脂的饮食方式来进一步的缓解血压过高。

1.3观察指标

1.3.1观察两组血压变化情况。

1.3.2观察睡眠质量情况以及遵医嘱能力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使用Excel表格收集后,使用SPSS26.0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x±s)、计数资料(n)%,分别使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计算,差异显著使用P<0.05表示。

2结果

2.1观察两组血压变化情况

干预后,观察组的血压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观察两组血压变化情况

组别/例数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45

153.31±3.11

143.26±2.01

96.36±2.16

92.33±1.21

观察组45

153.29±3.08

133.23±1.32

96.42±2.21

86.35±2.01

2.2观察睡眠质量情况以及遵医嘱能力情况

干预后,观察组的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遵医嘱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表2观察睡眠质量情况以及遵医嘱能力情况

组别/例数

睡眠质量(分)

遵医嘱能力(分)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45

12.89±2.01

7.69±1.21

63.36±5.01

78.33±2.33

观察组45

12.93±1.98

4.69±0.36

63.42±4.97

85.32±4.01

3结论

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日常护理干预无法有效的针对患者的个体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系统护理主要通过4个主要方面进行干预,其中包括:心理疏导、环境护理、睡眠护理以及饮食指导,通过系统的干预方式来弥补日常护理工作中的不足,同时提高患者的遵医嘱能力和睡眠质量

[4-5]。本文通过系统护理干预后发现,观察组的血压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遵医嘱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上述结果进一步说明针对高血压患者采用系统护理干预对患者的血压水平变化以及睡眠质量和遵医嘱能力的影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付守丽,郜阳.家庭护理干预联合社会综合支持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心理韧性及遵医行为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3,34(03):368-371.

[2]董美铅.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稳定水平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2,12(31):85-87.

[3]赖华淼.个体化延续护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后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2,12(31):94-96.

[4]林美玲,张泓,徐伊闻,施伟虹,林宁.整体性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与血压水平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2,12(28):87-89.

[5]史春艳.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遵医行为的影响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2,26(21):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