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采购环节中质量控制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1
/ 2

电气设备采购环节中质量控制对策分析

黄健1,陈旭辉1,庄其1,李维1,王婧2,付天怡3

1海南核电有限公司

2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五指山供电局

3浙江科路核工程服务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电气设备采购环节中的质量控制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首先,我们分析了电气设备采购中存在的质量控制问题,包括供应商选择、质量检查、验收标准等方面。接下来,我们提出了针对这些问题的质量控制对策,包括加强供应商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明确的验收标准等。最后,我们总结了这些对策的优劣和实施难度,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电气设备;质量控制;采购;管理

前言: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电气设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对电气设备的采购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在电气设备采购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存在着一些质量控制问题,如供应商选择、质量检查、验收标准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得到解决,可能会导致采购到低质量的产品,进而影响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因此,本文旨在对电气设备采购环节中的质量控制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读者提供参考。

1 电气设备采购的流程

1.1 明确采购目标和需求

在进行电气设备采购前,应该明确采购的目标和需求,包括电气设备的品种、数量、性能指标等方面的要求。同时,还需要考虑到采购成本、交货期限、售后服务等因素,以便更好地确定供应商和选择合适的电气设备。

1.2 建立采购计划和流程

建立完整的采购计划和流程可以帮助规范采购行为,防止漏项和错项,并提高采购效率。采购计划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包括采购时间、数量、验收标准等方面的内容。采购流程应考虑到不同环节的风险控制和质量控制要求。

1.3 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在电气设备采购中,选择合适的供应商至关重要。供应商的选择应该综合考虑其生产能力、产品质量、售后服务、信誉度等因素,并进行充分的比较和评估。同时,在与供应商沟通时,应明确采购的要求和需求,以确保供应商能够提供符合要求的电气设备。

1.4 进行质量检查和测试

在收到电气设备后,应进行质量检查和测试,以确保其符合相关的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质量检查和测试应针对电气设备的不同部分和功能进行,包括外观质量、结构完整性、电器安全性、电气性能等方面的内容。

1.5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地提高采购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水平。质量管理体系应包括质量管理计划、质量管理制度、质量监控和评估等方面的内容,并采取适当的管理方法和工具,以确保采购的电气设备符合要求。

2 电气设备采购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2.1 电力设备供应商管理混乱

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在电力设备供应商的选择过程中,采购方往往只关注价格和交货期限等因素,而忽略了供应商的生产能力、工艺水平、质量保证体系等方面的考量,导致选择不当的供应商。由于部分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供应商评估机制,缺乏对供应商绩效的监控和评估,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供应商存在的问题,也无法及时调整供应商的地位,导致质量控制失去有效性。除此之外,一些供应商存在违约、欺诈等行为,或者产品质量不稳定,缺乏可靠性保障,使得采购方无法放心采购其产品,从而影响到采购计划的实施和质量的保障。

2.2 电力设备采购监管松懈

一些企业在电力设备采购过程中,缺乏完整的流程和制度,监管措施不健全,采购人员缺乏必要的培训和考核。这就导致采购环节中存在风险点,例如评标过程中可能出现人为干预、内部利益输送等行为。在电力设备采购环节中,如果企业的供应商筛选不够严格,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商家或产品,从而影响采购质量和后续运营效果。同时,在供应商管理方面,如果缺失评估和监督机制,就容易发生合同违规、欺诈等情况。目前存在大部分企业在电力设备采购环节中,对于监管责任的落实存在缺失。例如,监管人员对于采购文件和合同的审核不够审慎,对采购交付、验收等环节的监管不力,从而给企业带来损失。除此之外,在电力设备采购监管中,如果企业缺乏有效的手段来确保采购程序和合规性,例如缺少审计、风险评估等工具,那么监管就会存在盲区,难以发现和解决问题,给企业带来潜在风险。

2.3 电力设备采购标准混乱

考虑到电力设备采购涉及到多个行业和领域,不同行业和部门制定的采购标准、技术规范等不一定相同,标准缺乏统一性。这就给企业采购过程中的标准选择带来了困难。由于技术和市场的快速变化,一些标准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市场需求和电力设备发展趋势。这就导致企业在采购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选错标准或标准过时的情况,难以满足企业实际需求。

目前部分企业的电力设备采购标准并不完善,存在漏洞和空白,难以确保采购质量和运维效果。例如,一些标准并没有明确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售后服务、质量保证等内容,这就给企业采购带来了较大的风险。在电力设备采购环节中,有些企业对于标准的执行不够严格,或者无法有效地监督和检查标准的执行情况。这就容易导致采购流程中出现违规行为、合同漏洞等问题,对企业运营和管理带来不良影响。

3 电气设备采购环节中问题的控制策略

3.1 优化供应商管理

采购方需要建立一套供应商管理制度,规范供应商的选择、评估、监控和调整等方面的工作。应该考虑采用供应商分类管理制度,将供应商分为A、B、C等不同类别,并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和手段进行管理。另外,企业还需要建立供应商绩效评估机制,及时收集和分析供应商的质量、交货、服务等方面的指标,对供应商的表现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保障采购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在供应商选择的过程中,应加强对供应商的信誉度评估,了解供应商的经营状况、社会信誉度和产品质量稳定性等方面的情况,并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选择信誉度高、可靠性好的供应商。

3.2 加强电力设备采购的管理控制

首先,企业需要建立规范的采购流程和制度,包括采购文件编制、评标投标、合同签订、验收交付等各个环节的操作规范。同时,要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对采购工作进行绩效考核。其次,企业需要完善供应商筛选、评估、监督和管理机制,确保所有供应商和产品都符合企业的质量标准和管理要求。在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时,要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加强合同管理,防范风险。最后,企业要落实采购监管的责任,加强对采购过程的审核和监督,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同时,要确保采购人员的独立性和公正性,防止内部利益输送和人为干预。

3.3 完善采购标准

首先,在电气设备质量管理领域内,政府和行业协会应该建立统一的电力设备采购标准和技术规范,确保标准的适应性、完善性和先进性。同时,要加强标准制定过程中的沟通和协调,避免出现标准间的矛盾和重复。其次,政府和行业协会可以通过宣传、指导等方式,引导企业在电力设备采购过程中使用标准,并提供标准实施的支持和帮助。同时,要鼓励企业自主研发和探索新的电力设备采购标准和技术规范。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电力设备采购标准的执行监管,建立健全的采购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采购程序的规范性和合规性。同时,要加强标准的评估和审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标准存在的问题。最后,政府和行业协会应该鼓励标准创新和升级,引导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提高电力设备采购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要建立标准更新机制,不断优化和完善标准内容。

结语

本文主要探讨了电气设备采购中的质量控制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这些对策旨在加强供应商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明确的验收标准等方面,从而提高电气设备采购中的质量控制水平。但是这些措施也存在一定的实施难度和优缺点,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改进。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提高电气设备采购过程的质量控制水平,对于保障工业生产的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文婷.电力设备采购质量控制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5(08):193.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5.08.204.

[2]谯丛辉.电力设备采购质量控制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4(17):23.DOI:10.13751/j.cnki.kjyqy.2014.17.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