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血压管理对脑动脉瘤介入术后护理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2
/ 2

目标血压管理对脑动脉瘤介入术后护理效果评价

史远航

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北枣阳  441200

【摘要】目的:探究标血压管理对脑动脉瘤介入术后护理效果方法:将20201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80脑动脉瘤介入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血压管理模式。观察组实施目标血压管理措施。结果: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方面,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5.0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目标血压管理措施在行脑动脉瘤介入术患者的护理中,患者出现血压异常波动等不良情况的几率较低,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经济压力得到缓解。同时患者对于该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护理效果较好,生活水平得到保障,值得参考。

【关键词】标血压管理脑动脉瘤介入术护理效果

就脑动脉瘤而言,其容易因为血压波动而导致患者的动脉瘤破裂风险增加,继而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1]其主要原因便是由于从患者血压出现波动至医生下达医嘱并执行,需要至少三分钟的时间,继而导致患者的血压控制难以保障[2]

研究主要以我院于20201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80例行脑动脉瘤介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目标血压管理措施,并得出最终满意结果,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院20201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80例行脑动脉瘤介入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48岁-71岁,平均年龄(59.81±5.38)岁;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47岁-72岁,平均年龄(59.65.13)岁。对比两组临床资料,组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血压管理。

观察组实施目标血压管理[3]。即:1.首先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以往的血压情况进行了解,并和医生进行商讨,制定出符合患者基本情况的血压控制目标。2.在患者实施手术之后对其血压进行监测。当患者手术之后调整患者的体位,并增加高度卡尺,避免出现体位调整出错的情况。在患者实施手术之后需要提前准备好地尔硫卓以及乌拉地尔注射液。并参照手术之前设定的目标血压值,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地尔硫卓注射液注射(当心率大于九十次每分钟时)当心率小于九十次每分钟时注射乌拉地尔注射液。控制注射速度为每小时一毫升。对患者持续治疗两小时后,如果患者的血压仍旧处于目标血压范围之外,则采用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的方式或者是采用调整浓度的方式患者血压进行调整3.对患者的血压进行维持监测。在患者使用降压药期间,保持每间隔十分钟的血压监测频率,直至患者的血压稳定或者是偏差幅度小于百分之十的情况,则可以将监测时间调整到每隔半小时一次。4.对患者麻醉苏醒期开展血压监测。相关护理人员需要对处于麻醉苏醒期的患者进行躁动风险评估,并每间隔五分钟对患者血压进行测量,如果患者的血压出现下降,需要立即通知医生并给与相应的干预。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对比,在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方面,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00%(38/4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5.00%(30/4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40

21(52.50)

17(42.50)

2(5.00)

38(95.00)

对照组

40

16(40.00)

14(35.00)

10(25.00)

30(75.00)

X2

/

/

/

/

6.274

P值

/

/

/

/

0.012

3讨论

就目标血压管理而言,通过该项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的使患者血压水平下调,同时患者的住院时间较短,从而有效的避免了患者因为血压异常波动而带来的脑梗死风险[4]同时术后对患者的体位进行调整,能够有效的避免患者术后体位不当的问题,实现对患者的血压更为精准的控制。并且目标血压管理能够使得患者手术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至最低,有效的保障了患者生命健康安全[5]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方面,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5.0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我们认为,在行脑动脉瘤介入术患者的护理中,相较于实施常规血压管理措施而言,实施目标血压管理措施能够显著的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且患者血压异常波动情况更少,术后出现神经功能损伤的程度较低。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配合度更高,使得护理工作的效果有所保障,从而保证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实施目标血压管理措施在行脑动脉瘤介入术患者的护理中,患者出现血压异常波动等不良情况的几率较低,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经济压力得到缓解。同时患者对于该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护理效果较好,生活水平得到保障,值得参考。

【参考文献】

[1]蔡春雨,李琳,酒晓盈,李晓彬,王玲玲,郑奕,訾东燕.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模式在脑动脉瘤介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3,35(01):165-167.

[2]张艳红.脑动脉瘤介入术患者行时间管理护理策略干预对生存质量及运动功能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22,46(20):2540-2542.

[3]王连连.时间管理护理策略对脑动脉瘤介入术患者生存质量及运动功能的影响[J].新疆医学,2022,52(09):1104-1107.

[4]叶世阳,游涛,刘先波.基于CTA三维可视化辅助脑动脉瘤介入术的应用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25):91-93.

[5]吴涛,聂红兵,程淑华,游建友,朱菁,沈遥遥.基于CT三维可视化在脑动脉瘤介入术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19):9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