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宣教在农村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分析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3
/ 2

健康宣教在农村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分析应用

喻登丽

盘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贵州省 六盘水市   553537

摘要:结核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严重影响国民健康,增加家庭负担与社会负担。农村人口众多,更是结核病防治重点地区,在农村结核病防治工作开展中运用一种科学合理且有效的手段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度,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患者依从性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围绕农村结核病防治中健康宣教手段展开研究,旨在探究该方式的作用与应用,为农村相关防治工作有效开展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健康宣教;农村;结核病防治;作用

结核病是因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致的慢性传染性疾病,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数据统计显示,每年感染结核病人数达到1000万左右,其中因肺结核而死亡人数超过100万。近些年,社会各界对该疾病的关注度在不断提升。我国结核病疫情分布有明显的城乡差异,其中农村地区患病率明显较城镇高。对此通过健康教育手段增进民众对结核病的认知对十分必要。下文就农村结核病防治中的健康宣教进行分析探究。

一、结核病概述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多数人为潜伏感染不会出现相应症状,其中约有5%-10%会转变为活性性结核病,感染艾滋病毒是结核病重要危险因素。根据2019年一项调查数据,全球范围内140万结核病死亡者中存在艾滋病毒感染人数超过20万。有文献报道,人体自身免疫力会因长时间处于空气污染物超标环境中而下降,结核病患病风险显著增加。当前,结核病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得不到有效控制,居高不下,2017年我国新发结核病患超过80万例,耐药结核病新发人数超过7万例。根据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数据,我国结核病疫情分布有明显差异性,同城市相较,农村患病率较高。结核病这种常见传染疾病是能够预防甚至治愈的,尽早发现,及时诊断进而有效治疗对控制结核病尤为重要。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结核病诊断检测手段也在不断丰富,如痰涂片镜检、分子检测等等,结核抗体检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等简单便捷容易操作的检测方法在结核病诊断中较为常用。鉴于结核病的危害,积极开展防治工作,尤其是高患病率地区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

二、健康宣教在农村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

结核病为传染性疾病,患病率与死亡率均不低而民众对该疾病的认知程度是有限的,这不利于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尤其是患病率高的农村。张梦娴[1]等的一项调查研究发现,依据2020年数据,湖北省结核病防治总知晓率超过80%,而全部知晓率仅为53.1%。日常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均会损伤自身健康,通过健康教育使民众认识到健康行为方式与生活方式的重要性,进而向良好行为转变,即通过相关结核病健康知识宣教帮助接受宣教者树立正确信念,从而主动将“信”转变为健康行为,从而降低患病风险,提高治愈率。结核病防治工作中运用健康宣教对不同人群具有不同作用:⑴公众:普及了结核病基本知识以及相关政策,提高了民众的结核病认知水平,增强自我防治意识,逐渐形成全社会参与,提高了疑似结核病患者就诊主动性,降低了农村地区结核病患病率。⑵患者:结核病治疗周期长,针对结核病患者实施健康宣教,一方面能够提高其疾病认知度,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配合治疗,促进治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提高患者日常保健意识,减少对他人的影响。⑶医务人员:农村基层医务人员是需要对结核病防控技术策略充分掌握的,在健康宣教过程中,有助于自身相关经验积累,在工作开展中有助于结核病的早发现、早诊断以及早治疗。

三、健康宣教在农村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应用

1、健康宣教内容与对象

健康宣教内容包括:结核病临床表现,此类疾病早期表现以无力疲乏、全身不适、发热等症状为主,其中发热是活动性结核病早期常见症状,结核病患可能出现食欲不振、腹胀恶心等胃肠道不适,女性可能因结核病引发月经失调;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该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特点,如地点、时间以及群体等,进而针对性防范;预防方法,如结核病的传播途径、如何进行自我防护等;治疗,结核病是能够通过药物治疗达到治愈的,治疗周期相对较长,该疾病耐药率呈现出上升趋势。结核病发病具有性别差异,男性较高;老年人群因其自身因素各种疾病患病风险相应提高;有文献报道,各类职业中农民结核病患病率相对较高。而学生所处学校作为公共场所人员密集,也是结核病防控关注的重点。在健康教育开展中上述几类人群更是重点宣教对象。

2、健康宣教的形式

健康宣教形式有这几种:常规形式,如文字宣传、设立咨询台或组织健康活动(健康普查等)面对面宣教、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宣教、宣传车巡回宣传、设立咨询电话以及发放宣教材料等方式,特殊场所如医院可组织患者及其家属开展结核病健康讲座,学校开设结核病健康教育课程等,这些宣教方式可确保各类人群接触了解结核病相关知识;线上方式,互联网时代极大地丰富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将结核病相关内容之总成广告、小视频、动画等不同类型的视听产品通过网络进行宣传,宣教对象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便能随时反复观看,可借助微信等新媒体进行宣传,学校宣教中还可将传统课堂教育与网络教育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宣传效果

[2]。此外,可借助大数据进行筛查给予重点人群、重点区域针对性健康宣教。

3、健康宣教的措施

针对该疾病病患,结核病宣教措施涉及规范治疗、用药指导、合理饮食等方面,如针对结核病患者指导其注意饮食卫生,增加新鲜果蔬以及高蛋白食物的摄入,避免高热量、辛辣刺激食物食用,日常使用物品需及时消毒处理,做好必要的消毒隔离以免引发传染[3]

四、建议

结核病防治中应用健康宣教主要是为了促使民众养成健康行为与生活习惯,尽可能减少增加结核病风险的因素。其一,随着民众健康意识的日益增强,农村居民对结核病防治知识是有获取意愿的,健康宣教运用中应注意形式多样化(线上、线下结合),结合农村地区实际情况针对性开展,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理解能力与接受程度,宣传材料宜通俗易懂。其二,把控好重点防治对象,如男性以及老年人群,受我国社会老龄化影响,老年人口不断增加,各种疾病发病风险也随之增加,结核病防治方面也需进一步加强对老年群体的宣教,结核病好发于青壮年,宣教过程中对于高危人群应予以高度重视。其三,将高危人群定期筛查与农村居民全面宣教结合起来,一方面进一步强化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与普及,通过健康教育予以干预,尤其是重点宣教人群的行为干预,另一方面积极推进高危人群筛查工作,进一步提高结核病防治效果,促进患病率的降低以及治愈率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结核病作为传染性疾病具有较大危害,已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一大公共卫生问题。对于此类疾病采取有效手段积极防治十分重要。本文重点分析结核病防治中的健康宣教手段,从公众、患者以及医务人员三方面分析健康宣教的作用,从宣教内容、形式、针对病患的宣教措施方面分析其应用,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议。可以看出健康宣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结核病防治手段,有助于疾病认知度的提高以及农村居民疾病预防意识的增强,在农村结核病防治中充分发挥该手段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梦娴,周丽平,叶建君,等.2020年湖北省公众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22,38(8):713-717

[2]李娅茹,靳晓伟,靳鸿建.“10个坚持”助力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健康发展[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22,33(8):631-634

[3]冯丹,冯妮,万燕萍,等.结核病密切接触者获取结核病相关防治信息途径的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4):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