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业态类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对策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5
/ 2

新业态类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对策探析

田海冰

吕梁市消防救援支队     山西吕梁    033000

摘要:新业态类场所不断涌现,内部情况复杂,消防监督与安全管理难度较大,也对消防安全管理能力提出更高标准。文章简要分析新业态类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难点。重点从完善信息登记、加强源头管理、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做好消防安全检查、加强消防宣传工作五大方面,阐述新业态类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对策,旨在为新业态类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提供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新业态类场所;安全风险;消防安全管理

近年来,密室逃脱、剧本杀、电竞酒店、直播、电商物流等新业态发展迅猛,在为人们提供娱乐、工作与休憩场所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消防安全隐患。此类新业态场所一般用于生产经营,为满足生产经营需求,往往认为设置障碍、违规划分室内空间、违规搭建扩建、加装电器灯具等,导致场所内部结构、情况复杂,会影响人员的安全疏散。加之此类新业态类场所为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在设计与建造阶段未能严格按照消防技术标准选用耐火材料,结构与内部空间设计不合理,都加大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因此有必要把握好新业态类场所的消防安全要点,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一、新业态类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难点

新业态类场所的功能交错复杂,如“电竞酒店”集合网吧与酒店功能于一体;“剧本杀”集合休闲娱乐、社交等功能于一体。因新业态类场所伴随着新兴业态的形成而发展,所以当前在新业态类场所的消防设计、消防监督与消防安全管理上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尤其是在场所的消防监管上存在误区,难以将新业态类场所划分在现有的监管类型中,如果按照普通场所对其进行审批、监管,则会导致消防安全管理出现“空白区”。与此同时,新业态类场所消防安全隐患突出。具体表现为:消防设计不规范,尤其是消防安全通道有明显缺陷,位于较为隐蔽的位置,难以被直接发现,会影响人员疏散;电气线路敷设杂乱,大量强电线路未进行套管处理,接头裸露。为满足生产经营需求,大部分新业态类场所中都存在多种电器设备,这些电器设备多由一个插线板相互串联,插线板在超负荷试用下很容易出现短路进而引发火灾;存在违规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的问题,主要原因在新业态类场所设计与建造装修阶段缺乏事前审批与过程监督,导致新业态类场所火灾隐患较大。除此之外,新业态类场所的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场所主要负责人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对消防安全管理重视程度不足,造成新业态类场所的消防安全隐患[1]

二、新业态类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对策

(一)完善信息登记,整治违规违法现象

新业态类场所具有消防监管难度大、消防监管存在误区的特点,为规范新业态类场所的生产经营行为,促进新业态健康、持续发展,并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新业态类场所安全事故发生几率,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完善新业态类场所信息登记,除了在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中登记备案,填写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机构类型、单位名称、经营场所名称、地址、面积、楼层之外,要实现消防监督平台与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住房与城乡建设平台等信息化平台间的数据链路,了解新业态类场所面积、场所所处位置,准确划分新业态类场所所属的消防监管类型,明确新业态类场所消防设计执行标准与消防审验申报类别,消除消防监管漏洞,扎牢新业态类场所的消防安全关。与此同时,建立新业态类场所的消防安全预警系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全面采集历史安全事故数据、新业态类场所数据、消防排查数据,经数据分析后全面识别新业态类场所消防安全风险,按照重要性程度排列消防安全风险因素,将排名前十的因素作为监督与管理要点,并设置四个等级的安全风险预警,从而对新业态类场所消防安全事故切实做到精准防范[2]

(二)加强源头管理,降低消防安全隐患

新业态类场所在消防设计、建造装修中存在先天性的消防安全缺陷,这也是新业态类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难点。鉴于此,要加强源头管理,改变营业前申请消防安全检查、消防许可证的消防安全管理方式,前置消防安全检查、消防安全管理环节。针对租用自建房、沿街商住楼等的新业态类场所,要求经营主体了解相关消防安全规定与消防技术标准,通过自行检查—网上咨询等方式确定是否租用场所。针对已经租用或已经确定用于经营电竞酒店、剧本杀等新兴业态的场所,应当在咨询专业人员后做好消防设计,选择耐火材料,设置好防火隔离设施,保证消防通道畅通,并合理规划好场所的空间布局,避免因结构混乱、复杂导致在安全事故发生时人员疏散困难。此外,新业态场所经营前,需要严格对其进行消防安全检查,检查方式与检查内容可以参考《密室逃脱类场所火灾风险检查指引(实行)》,对不同类型的新业态类场所进行具体分析,消防安全检查合格后,按照一定程序批发消防许可证。通过加强源头管理,可以解决消防安全管理滞后问题,使新业态类场所在经营前做好消防安全防护,显著提高新业态类场所防御各类安全事故的能力

[3]

(三)落实安全责任,形成消防监督合力

新业态类场所多业态、跨界交叉、功能多样,是监督管理的难点问题,并且涉及到诸多监督管理主体。为保证新业态的健康发展,解决消防监督与安全管理难题,需要坚持高位推进,通过多元监督主体的协同行动、密切配合以打通新业态类场所安全生产与消防监管堵点。对于此,地方政府部门要对新业态类场所的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等提出具体要求,制定安全生产与消防安全工作方案、工作细则,发挥地方政府主导作用。同时,由文化部门、住房与城建部门、消防救援机构等指派人员形成联合工作专组,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消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政策方针等组织开展新业态类场所安全监管调研,理清新业态类场所的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监管的责任边界。在此基础上明晰监管责任、落实安全责任。要坚持“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牵头,谁为主谁牵头,谁靠近谁牵头”的基本原则,摸清辖区内电竞酒店、直播、剧本杀、医养机构、私人影院等新业态类场所的类型,明确这些新业态类场所的安全生产与消防安全监管职责,细化新业态类场所安全生产与消防安全监管职责任务,加强对任务执行的跟进,保证监管部门履职尽责,提高对新业态类场所生产安全、消防安全的监督力度[4]

(四)做好安全检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做好安全检查,处理好新业态类场所消防安全问题,是加强新业态类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一是要开展全面排查,对辖区内新业态类场所开展摸底排查,摸清辖区内新业态类场所的基础信息,重点检查新业态类场所的经营情况、消防安全情况等,了解新业态类场所是否存在未配备应急照明灯、防毒面具,是否存在疏散安全口少于消防技术标准等消防安全问题。发现问题后督促场所进行整改;二是要开展联合检查,联合文化旅游相关部门、消防救援大队等对新业态类场所进行联合检查,重点检查新业态类场所是否落实火灾防控措施,是否按照相关规定实行每日消防安全检查,消防设施设备配备率、完好率等是否达到相关要求,火灾应急处置方案是否完善、疏散预案是否完善等。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督促场所进行整改。同时要采用柔性管理方式,为场所提供消防安全整改的详细指导,及时解答场所经营主体提出的问题,并明确整改的期限;三是要开展“回头”检查,重点检查消防安全整改情况,检查涉事场所是否停业整顿,是否按照指导建议完善消防设施设备等。以此避免消防安全检查流于形式,发挥消防安全检查对新业态场所的约束、指导与督促作用[5]

(五)加强消防宣传,提升场所主体责任

新业态类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需要场所经营主体、从业人员的高度重视、密切配合与大力支持。针对新业态类场所从业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安全防护能力薄弱的问题,需要依据宣传原则(见图一)加强消防宣传工作。一是要以真实案例宣传消防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新业态类场所经营者、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使其严格按照法律相关规定做好场所内部的消防安全检查、应急预案制定等工作。二是要针对各类消防安全设施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对新业态类场所的经营者与从业人员开展消防安全防护技能培训,帮助其掌握使用方法,在安全事故发生时能够借助消防安全设施设备、救援装置等保护自身安全。三是要提高经营者与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利用新媒体平台发送消防安全相关视频,面对面指导其正确使用电器设备、选用耐火材料等,使新业态类场所根据指导建议消除消防安全隐患,落实整改要求。

图一 消防宣传原则

三、结论

新业态类场所具有功能交叉、内部情况复杂、安全隐患突出的特点,导致消防监督与消防安全管理难度较大。鉴于此,应当完善新业态类场所的信息登记,对新业态类场所的设计、建设与装修等进行源头管理,通过多方主体的协同行动以落实安全责任,在消防监督上形成合力。同时要做好全面排查、联合检查与“回头检查”,保证新业态类场所能够严格落实消防安全整改要求。并且要加强消防宣传工作,提高新业态类场所经营者与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消防安全意识。

参考文献

[1]魏思佳.以新监管促新发展——五部门发文管理“剧本杀”“密室逃脱”等新业态引热议[J].中国应急管理,2022(08):90-93.

[2]叶沁.大型电商物流、直播新业态火灾防控对策探讨[J].中国物流与采购,2022(08):65-67.

[3]郑世超.新业态场所火灾风险及防控对策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2022,8(03):117-120.

[4]张宁.谈新业态之“电竞酒店”的消防设计和安全管理[J].山西建筑,2021,47(06):196-198.

[5]刘升赟,高文敏.“密室逃脱”类场所消防安全管理探讨[J].今日消防,2020,5(08):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