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心理护理在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中的效果及对心理状态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6
/ 2

强化心理护理在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中的效果及对心理状态影响分析

李婷 ,宋迪(通讯作者)

陕西省人民医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21

【摘 要】目的:研究对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实施强化心理护理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科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56例,依据单双号法形成常规组与干预组,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相较于常规组,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明显更低(P<0.05),各项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结论:在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的护理进程中应用强化心理护理对患者具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强化;心理护理;血管神经性头痛;效果;心理状态

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主要表现为一侧头部的波动性疼痛,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疾病之一。除这一典型表现外,患者通常还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眩晕、恶心症状,严重时对患者的运动能力与视力也会造成一定的干扰。在诸多症状与较长的病情的共同作用下,很大一部分患者会在压力过大的情况下产生心理问题,而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有会反作用于患者的病情,为患者的康复带来消极影响。为给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提供更积极的护理方案,我科开展临床实践,通过分组试验的方法,将强化心理护理应用于部分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取得一定效果,现分享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56例,依据单双号法形成常规组与干预组,其中干预组28例,男13例,女15例,年龄27~68岁,平均年龄(53.64±7.59)岁。常规组28例,男14例,女14例,年龄25~69岁,平均年龄(53.56±7.4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依据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诊断为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②知情同意。③体能状况较好可以耐受护理干预。排除标准:①中途要求退出者。②患有其它重大疾病需接受手术、化疗、放疗或其它特殊治疗者,为排除干扰不纳入试验。

1.2 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执行医嘱,饮食、用药、生活指导等,为治疗的顺利进行提供护理保障。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强化心理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 团队组建与人员培训

    强化心理护理需要通过培训加深护理人员对心理护理的认识,为保障科室的正常运作,我科通过分组实验的方式,由护士长带队,选拔临床经验丰富、学习能力强的骨干人员5人,组成六人心理护理小组,并邀请我院心理科医生进行指导,总结出了“信息调查-分析压力源-针对性干预”的心理护理路径,并应用与临床。

1.2.2 患者信息调查

详细调查患者的个人信息,如年龄、学历、工作、家庭情况、经济状况、工作环境等信息,并在护理工作中,通过聊天、询问等形式,了解患者心理动向,对可能造成心理压力的因素进行归纳整理。

1.2.3 压力源分析

    通过整理归纳,较为常见的压力来源包括:经济压力、工作压力、家庭压力、病痛折磨以及对预后的担忧,针对以上几点内容,我科实施了个性化心理护理,依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实施不同的心理干预(具体见(1.2.4-1.2.5))。

1.2.4 实施心理护理

    针对经济来源的心理压力,通过介绍医疗保险报销方案、慢性疾病补助等政策,帮助患者缓解来自经济方面的担忧;针对工作压力,帮助患者意识到健康的身体是顺利完成工作的基础;针对疾病导致的痛苦以及对预后的担忧,通过邀请已康复患者来院介绍经验、组织病友聚会、开展专家讲座等形式,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念。

1.2.5 家属心理护理与配合

    对患者而言,家庭因素可以成为其心理压力的来源,也能成为缓解心理压力的解决途径。对患者家属进行相关健康知识宣教,帮助患者家属首先树立治疗信念以及正确的治疗观,加深患者家属对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理解,充分发挥自身陪伴、支持的优势,在治疗及日常生活中为患者提供更为积极的正向引导。

1.3 观察指标

利用SAS、SDS自评量表评估患者心理状况,总分与焦虑程度、抑郁程度均呈正相关。通过患者主观住院感受、患者自觉护理人员专业度、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微笑服务落实程度四个方面,对比护理服务质量,每个维度设置10小题共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对护理服务越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SAS、SDS评分

相较于常规组,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明显更低(P<0.05),如表1。

表1:SAS-SDS焦虑-抑郁评分表[±s/分]

分组

例数

SAS焦虑评分

SDS抑郁评分

观察组

28

30.03±3.22

31.09±2.87

对照组

28

41.26±4.12

40.31±3.96

t

-

11.364

9.976

P

-

0.000

0.000

2.2 对比护理满意度

相较于常规组,干预组患者各项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详见表2。

表2 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对照表[±s/分]

分组

例数

患者主观住院感受

患者自觉护理人员专业度

护理人员服务态度

微笑服务落实程度

干预组

28

86.34±8.64

89.64±6.93

90.46±5.16

91.58±5.60

常规组

28

61.24±9.72

60.48±9.29

70.64±7.33

73.60±7.52

t

-

10.213

13.313

11.700

10.147

P

-

0.000

0.000

0.000

0.000

3讨论

心理波动对血管神经性头痛有较大的影响,在既往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也会对患者的心理状况做出一定的评估与干预,但鉴于护理资源并不充足的现实情况,心理护并未作为重点个工作内容进行推广。但随着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患者对优质护理需求的增加,心理护理的推广将是未来一段是时间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

本次临床实践,我科从团队组建开始,以“信息调查-分析压力源-针对性干预”为路径,对可能引起患者心理问题的重点因素包括经济、工作、家庭、预后等方面做出针对性护理,结果证明,接受了心理护理干预的患者者焦虑、抑郁程度明显较轻,护理满意度获得了较高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的护理进程中应用强化心理护理对患者具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锋锋,张利菊. 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在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负性情绪的改善作用[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5):170-173.

[2] 陈琴,廖旭,李娟. 强化心理护理在血管神经性头痛护理中应用效果观察[J]. 智慧健康,2018,4(32):79-80.

[3]张明慧,高颖.食欲素参与失眠、偏头痛治疗的研究现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1,(15):2104-2107,2112.

[4]贾元威,王萍,谢海棠,等.基于血清代谢组学的偏头痛性别差异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21,(9):1331-1332.

[5]何振曦,倪夕秀,赵凌,等.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偏头痛的研究现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1,(7):2505-2513.

[6]穆克代斯·海拉,程建云,张莉.强化心理支持干预对卵巢癌化疗患者不良反应、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癌症进展.2020,(3):32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