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推乡村振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7
/ 2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推乡村振兴

李金融

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000

摘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一项优化农村空间格局、关系民生、助推乡村振兴的系统工程。在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借助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优化布局因地制宜,确保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基于此本文以全域综合整治的概述为切入点,结合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来具体分析如何借助全域综合整治工作助推乡村振兴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乡村振兴;优化策略

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行的不断推进,使得农村大量的劳动力涌进城市,这不仅会导致农村资源浪费与人才矛盾问题的凸显,还严重的阻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因此,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关要求,将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和坚实保障。

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概述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指以县、乡(镇)政府为责任主体,按照全域规划、统一布局、连片推进的要求,对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统一规划,统筹整合各类资金,集中投入,全面实施田、水、路、林、村一体化治理和建设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实现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治地方式。它是以管控为行动总纲要的政策,严格守住耕地最低红线、实行节约用地制度和推行生态保护工作,重点强调“三优先”原则。通过规划引领、政策支持,因地制宜实施农田整理、村庄改造提升等措施,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二、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农业发展质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通过实施土地综合整治,能够有效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耕地数量和质量,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同时,通过实施土壤改良与修复,治理环境污染,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水土流失,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及农村繁荣注入新的动力。从而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开发自然生态资源,加强农田林网建设,构建农田防护体系,进一步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

(二)有利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通过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有利于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空间格局,整合各类生产要素,进而破解乡村土地利用率低、土地利用不合理等问题。它可以有效盘活闲置农房,解决好因长期闲置造成的房屋破旧、无人居住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将部分闲置宅基地复垦为耕地,用于支持集体经济发展或直接进行流转,以实现集体利益最大化。这样既解决了村民的困难,又实现了集体经济的收入。不仅如此,还可以吸引大量劳动力返乡创业,增加就业机会和农民收入,带动乡村产业发展,进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从而加速农村产业融合和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为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提供重要支撑。

(三)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通过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有效解决农村突出问题,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切实维护广大农民根本利益。此外,加强对当地的自然生态和人为历史资源的利用,通过开发旅游资源等方式,来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同时,通过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让广大农民群众在共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中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推乡村振兴的有效策略

(一)因地制宜,合理优化乡村用地布局

因地制宜,合理优化乡村用地布局是提升土地利用率、提高土地利用质量,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和塑造美丽宜居乡村的关键。做好乡村建设工作,对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应因地制宜优化乡村用地布局,努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充分释放乡村发展潜力。

结合实际需要,可根据以下措施将区域内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划分:第一,严格按照《关于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的通知》的相关规定,落实“一户一宅”规定,不得以各种名义非法占用宅基地。同时,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第二,优先将村庄规划编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推进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充分考虑不同类型村庄的功能定位、资源禀赋、发展需求等差异性因素,综合考虑村庄人口集聚、产业发展和服务人口等因素,科学规划村庄布局,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第三,应坚持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为基础,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强化规划约束和管控,突出保护优先、节约集约用地、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既要推动乡村空间结构优化调整又要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合理空间需求[1]

(二)拓宽融资渠道,确保项目资金支撑建设所需

融资是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之一。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创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社会资本参与等方式,不断拓宽资金渠道,有力促进了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但总体上看,我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尚不完善,金融支持力度不足,部分地方存在重投入轻管理现象,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影响了项目实施效果和整体效益。为此,应开展多元化的融资方式来拓宽融资渠道,保证项目的资金能够支持项目建设所需。

首先,要进一步健全相关制度机制。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金融资源向农业农村领域倾斜,促进土地开发整理高质量发展;其次,要优化用地政策。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村集体以出租(转租)、作价出资入股等方式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采取自主开发或与其他单位合作方式,对空闲的公益性设施和经营性设施进行改造提升,用于符合规划用途的经营活动;然后,要创新金融产品。在严格防范风险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开展“两权抵押贷款”,有效满足新型经营主体多样化融资需求。鼓励金融机构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项目,提供差异化的信贷产品和服务;最后,要完善配套措施。加快建立多规融合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规划编制、审批监管等全流程网上办理。加快构建财政奖补激励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2]

(三)加强顶层设计,构建更为科学的综合整治管理标准

根据《土地综合整治条例》规定,承担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的市县(区)、乡(镇)人民政府,以及承担新增建设用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均可申请土地综合整治。在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时,相关政府应建立耕地保护责任体系,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土地综合整治管理标准。

一是以“三区三线”为空间范围,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优化国土布局,完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二是以“两减六治三提升”为主要任务,着力解决好当前突出的资源环境约束问题;三是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主体相结合,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积极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强化科技支撑,大力推广现代科技装备,不断提高工程机械应用水平,切实发挥工程机械在项目施工中的主力军作用[3]

总结: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进行土地整理提高农业规模化经营和机械化水平;通过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效率,实现乡村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实施水生态环境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国土绿化美化工程,提升人居环境品质,构建绿水青山的美丽乡村;通过实施历史文化保护、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工程,增加农民收入,提升乡村服务水平,助推乡村振兴。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强化对各类用地的统筹和管控,科学配置各类资源要素,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和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武斌敬.乡村振兴背景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策略转型及实施路径[J].中国煤炭地质,2022,34(S2):76-78+102.

[2]周俊湘,周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促进乡村振兴实践探究[J].农业工程技术,2022,42(27):82-83.

[3]毛靖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推乡村振兴的实施路径研究[J].生产力研究,2022(07):6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