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病人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7
/ 2

高龄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病人的护理

许书华,于新妍,付树珍

聊城市人民医院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目的:研究高龄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病人的护理。方法:将我院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高龄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病人抽取20例,通过加强基础护理,并在手术前、手术后的心理护理、手术后的康复训练指导等优质护理,比较通过优质护理,手术前后病人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变效果对比。结果:高龄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病人手术后一个月,患者日常生活在能力明显提高,与术前有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高龄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有积极的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龄;颈动脉狭窄;支架;优质护理

颈动脉狭窄是一种普遍的疾病,老年患颈动脉狭窄也是一种高概率的情况,高龄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各项治疗越来越合理化、科学化[1]。高龄颈动脉狭窄支架术的临床治疗实施时,也应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以科学的、合理的、全面的护理来让患得得到最优的治疗,以达到最快最佳的治疗效果,保证高龄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患者的尽快康复[2]。本次分析研究目的在于分析优质护理对高龄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现将获得的研究过程、成果及数据结果报告如下 。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高龄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病人抽取20例,患者年龄为79-90岁,患者均为男性,意识清醒,伴有饭后头晕,短暂性脑缺血、脑梗死、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等多种疾病。病史在2至6年。

1.2 护理方法

(1)心理护理:给患者进行初步的的护理服务计划,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掌握患者各项需求、情绪状态及伤病情况。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修改初步护理服务计划,最终制订出最适合患者且最科学合理的护理服务计划。患者在治疗期间,精神状态及心理上会有一定的变化。在此期间需积极主动和患者沟通交流,倾听患者的心声,掌握患者精神及心理上的变化特点,及时给患者有效的心理疏导,使患者能够调整自己的负面情绪,积极面对治疗,保证各项治疗与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的实情情况,制订出最科学合理的饮食指导方案,多吃营养含量丰富的食物,同时以低盐份、低糖、低脂、少吃多餐且餐后卧床休息半小时再起身散步的形式进食,保证新鲜蔬、豆类及水果的摄入,以加强肠道的蠕动,防止便秘。

(3)术前准备:手术前安排病人完成各项身体检查,比如凝血系统、心肝肾功能等,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排便,床上移位、进食以及床上运动训练等,以适应术后的康复训练及床上排便和进食方式。

(4)康复训练:通过术前的床上康复训练指导,术后开始对患者进行颈关节的康复训练:手术后二天,可能帮助患者进行轻度的颈关节训练,如:颈部前屈小于50度、后仰小于50度、左右摇头小于60度、内旋小于40度、外旋小于40度,每日进行至少二次训练。

(5)对患者每日的训练:颈部活动强度及心肺功能进行记录并评估,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对应的训练流程,以提高患者在护理期间的效率和质量,获得患者的满意度的认可,同时随时关注患者的身体情况,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需要求对训练流程作出相应的调整,科学合理的训练让患者由被动的康复训练转化为主动,同时可以让家属参与一些基本的训练方式,以随时指导病人完成康复训练,早日康复出院。

1.3观察指标

在手术前、手术后分别测试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能力大于60分表示生活能够基本自理。20分至60分为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低于20分表示生活不能自理[3]

1.4统计学分析

选用 SPSS24.0 统计软件分析各项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 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 X2检验,P < 0.05 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手术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为:日常生活能力大于60分 6例 ;20分至60分12例;低于20分 2例。手术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为:日常生活能力大于60分14例 ;20分至60分 6例;低于20分 0例,高龄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病人通过优质护理,手术后患者的日常能力明显高于手术前,(P < 0 .05 )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前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手术前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例 %)

项目

例数

大于60分

20-60分

低于20

ADL评分

手术前

20

6

12

2

45.50±14.70

手术后

20

14

6

0

57.10±13.90

/t

-

-

-

-

2.564

P

-

-

-

-

0.015

  1. 讨论

老年颈动脉狭窄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常常伴随多种病发症及高发病率的特点[4]。高龄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病人进行手术后的优质护理[5],摒弃老旧的护理方式,可以从心理和生理上减轻患者的不适,使治疗效果和康复效果更佳。

加强手术前后的护理方式,是保症治疗效果的必备条件,同时促进患者更快的恢复到日常生活当中。老年病人的颈动脉及心肌功能都较差,所以在手术中一定要注意老人的血压,意识等变化,及时准备好急救物品,在适当的时候可以适量吸氧。同时老年人的记忆力较差

[6],针对一些注意事项,要进行反复的叮嘱。睡前不宜过量活动,以避免睡眠不足。起床后运作幅度不宜过大,防止因低血压导致摔倒或晕眩。

提升优化老年患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效果不仅仅在治疗上,也要在临床护理上,除了常规性护理内容,其它各项护理工作也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展开。优质护理服务是一种新型的患者护理方式,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让各项护理得到最充分的发挥,研究结果表明,高龄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患者在手术前接受了优质服务后,对病人的心理指导、康复训练指导等各种优质护理,消除了病人的心理恐慌和心理障碍,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对手术后的日常自理能力也是有显著效果的。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对促进高龄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病人有着积极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承恩,孙成建,王彦华,等. 脑保护装置下高龄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9(12):78-80. DOI:10.3969/j.issn.1008-5971.2019.12.034.

[2]李宝民,李小鹰,王鲁宁,等. 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高龄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研究[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21,7(2):106-108. DOI:10.3969/j.issn.1009-0126.2021.02.012.

[3]谌燕飞,宋刚,凌锋,等. 高龄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安全性比较[J].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20,14(1):21-24. DOI:10.3969/j.issn.1672-6731.2020.01.006.

[4]徐军,王君,李宝民,等. 支架成形术治疗高龄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J]. 中华外科杂志,2018,50(6):534-538. DOI:10.3760/cma.j.issn.0529-5815.2018.06.017.

[5]张玉兰. 高龄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病人的护理[J]. 护理研究,2022,19(29):2646-2647.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022.29.007.
[6]宫文韬,李广文,刘菲菲,等.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与认知功能障碍[J].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9,19(10):713-719. DOI:10.3969/j.issn.1672-6731.2019.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