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3
/ 2

优质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努尔比耶.穆太力普

和田地区人民医院西院区  新疆 和田 848000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人员给腰椎间突出症患者接受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88例腰椎间突出症患者为观察对象,时间为2020年6月-2021年6月。参考数表法原则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给予两组观察对象实施不同的护理,其中对照组与常规护理;观察组为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VAS评分与JOA评分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临床上收治的腰椎间突出症患者,可给予其接受优质护理,改善患者腰痛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效果

腰椎间突出症是发病率较高的退行性病变经,临床上突出表现为运动功能不正常、腰腿疼痛,对患者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必须及时给予患者有效的治疗[1]。因为部分患者腰椎间盘功能存在退行性病变的问题,因而在外力的作用下纤维环与髓核容易导致椎间盘纤维破裂的问题,导致髓核组织逐步破裂,压迫相邻脊椎神经。同时,患者椎管狭窄神经根受到压迫,因而出现退行性病变的问题,双下肢麻木疼痛的情况比较常见[2]。为此,本次研究探讨腰椎间突出症患者得到优质护理后的应用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88例腰椎间突出症患者为观察对象,时间为2020年6月-2021年6月。对照组44例,其中男女各24例、20例;病程7~47个月,平均(15.60±3.63)个月。观察组44例,其中男女各22例、22例;病程6~50个月,平均(15.74±3.86)个月。两组对比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可对比。

纳入标准:可以完成量表检查;经影像学检查发现存在单节段椎间盘突出的问题;患者自愿接受研究。

排除标准:肝脏功能严重损伤者;严重椎间盘炎者;资料不全;精神不正常。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即介绍医院环境、提醒患者多卧床休息、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等。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内容为:(1)术前优质护理:第一,术前准备。术前1d指导患者进行俯卧位适应性方面的训练,适当增加训练时间,提高患者的耐受度。第二,心理护理。加强进食与排尿便方面的训练;加强与患者沟通,告知患者术后暂时无法自理,让患者做足心理准备,避免其产生失落感。(2)术后优质护理:第一,基础护理。术后搬运患者时应对搬运力度进行控制,保证其脊柱在一条线上;密切监测患者的出血量、血压、排尿量等;确保其切口辅料处于干燥状态,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醒患者多饮水,加快噪音剂的排放,消除其肾脏负担。第二,体位护理。以其肢体承受能力对卧床姿势进行调节,并在其病情平稳后鼓励其自主进行肢体活动,降低血栓发生率;指导患者翻身,提醒患者轴线翻身,对其翻身速度与力度进行控制,避免因为过度翻身导致神经根受损。第三,疼痛护理。对患者有无感染症状进行观察,分析其疼痛持续时间、范围与性质等,采取有效的镇痛措施,如冥想、深呼吸、听音乐等。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方法

应用JOA评分评估患者腰椎功能,总分29分,分数高低与患者腰椎功能成正比[3]

应用VAS评分评估患者疼痛度,总分10分,分数越高疼痛度越明显[4]

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4.0对比分析本次研究相关资料,P<0.05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VAS评分与JOA评分

干预前观察组VAS评分、JOA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VAS评分、JOA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对比两组VAS评分与JOA评分(±s,分)

组别

例数

VAS评分

JOA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44

7.69±1.24

4.25±1.01

13.46±1.21

15.79±1.35

观察组

44

7.48±1.17

2.14±0.97

12.82±1.40

23.20±1.24

t值

-

0.326

4.011

1.002

10.564

P值

-

0.079

0.000

0.068

0.000

2.2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组别

例数

神经根粘连

神经根水肿

椎间隙感染

总发生率

对照组

44

2(18.18)

3(6.82)

3(6.82)

8(18.18)

观察组

44

0(0.00)

0(0.00)

1(2.27)

1(2.27)

t值

-

14.012

3.106

1.048

6.065

P值

-

0.002

0.078

0.306

0.014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主要接受手术治疗,让患者神经根压迫得到有效的缓解,因而其临床症状明显改善[5]。但是为了加快患者康复速度,让其社会、生理与心理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很有必要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

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VAS评分与JOA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因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有利于缓解患者疼痛度,指导患者合适的体位,让其腰椎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基础护理患者得到悉心地照料,基于患者开展护理工作,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效果;通过术前准备、术后切口管理、肢体锻炼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

综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腰痛症状,疼痛评分明显降低,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可推广。

参考文献:

[1]项菲菲.优质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22,38(16):129-131.

[2]宁碧岳.优质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0,35(12):145-146.

[3]张喜晨.优质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0,35(10):206-207.

[4]于淑媛,平玉卓.优质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22):184-186.

[5]李帅.优质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293+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