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正骨手法结合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3
/ 2

旋转正骨手法结合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周凌锋

嘉禾县中医医院针灸理疗科 湖南嘉禾 4245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旋转正骨手法联合针刀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收取2022年3月-2022年12月在我院针灸科收治的82例神经根颈椎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单双数字抽签法分组,分为结合组和普通组,各41例。普通组采用西药和针刀进行治疗,结合组在普通组基础上给予旋转正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VAS评分。结果:结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普通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61%,结合组明显高于普通组,(P<0.05)视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合组在治疗7天、治疗14天、治疗21天、治疗28天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普通组,(P<0.05)视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旋转正骨手法联合针刀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应用可加强治疗效果,在短时间内改善疼痛症状,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旋转正骨手法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于慢性损伤疾病,近年来,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工作方式发生很大变化,导致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率逐渐上升[1]。中医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中比较有成效,推拿和针灸都是非常有效的治疗方式[2]。经过研究发现,旋转正骨手法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上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将旋转正骨手法与针刀结合应用可强化治疗的效果[3]。本文主要研究分析旋转正骨手法联合针刀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取2022年3月-2022年12月在我院针灸科收治的82例神经根颈椎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单双数字抽签法进行分组,分为结合组和普通组,各41例。结合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35到54岁,平均年龄(44.61±2.44)岁,病程6-13个月,平均病程(9.87±0.64)月。普通组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35到56岁,平均年龄(45.43±2.06)岁,病程6-12个月,平均病程(9.11±0.73)月。比较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P>0.05)视为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普通组采用西药和针刀进行治疗:(1)西药可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选择,其中注射药物包括依达拉奉、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等,口服药物可选择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1)针刀操作:让患者采取俯卧位,选择颈夹脊、肩井、肩中、俞天宗、肩贞作为治疗穴位,用酒精和安尔碘进行消毒,用利多卡因与曲安奈德进行麻醉,用针刀割患者的穴位,然后用无菌敷料将伤口包扎,嘱患者卧床休息。每3天进行一次,持续一周。

结合组在普通组基础上给予旋转正骨治疗:让患者取俯卧位,放松患者肩部肌肉,用滚法、揉法以及拿法按摩肩部,然后让患者取端坐位,水平扭动头部,用手臂拖住患者颌下,用肘部力量向斜上方旋转,另一个方法同上。每3天进行一次,持续一周。

1.3  观察指标

(1)比较结合组与普通组治疗效果,痊愈:无任何疼痛表现,体征消失,可正常生活和工作;有效:疼痛情况有明显的改善,在身体受到劳累后会有疼痛,几乎不影响生活和工作;无效:疼痛无改善,甚至加重,体征表现明显,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

(2)比较结合组与普通组VAS评分,采用视觉评分法进行评估,共评估治疗7天、治疗14天、治疗21天、治疗28天四个时间段的,分值在0-4分之间,分数越高说明疼痛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n)与百分数(%)进行表示,数据实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与标准差(x±s)进行表示,数据实行t检验,以P<0.05作为基准,视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结合组和普通组治疗效果

    结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普通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61%,结合组明显高于普通组,(P<0.05)视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如下  [(n)%]

组别

例数

痊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结合组

41

23(56.10)

16(39.02)

2(4.88)

39(95.12)

普通组

41

14(34.15)

17(41.46)

10(24.39)

31(75.61)

X2

-

-

-

-

6.2476

P值

-

-

-

-

0.0124

2.2  比较结合组和普通组治疗后VAS评分

    结合组在治疗7天、治疗14天、治疗21天、治疗28天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普通组,(P<0.05)视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对比如下  (天,x±s)

组别

例数

治疗7天

治疗14天

治疗21天

治疗后28天

结合组

41

3.11±0.85

2.77±0.91

1.57±0.64

0.68±0.56

普通组

41

3.67±1.24

3.37±0.71

2.25±0.66

1.33±0.76

t值

-

2.3851

3.3285

4.7361

4.4087

P值

-

0.0194

0.0013

0.0000

0.0000

3  结论

颈椎病类型中的神经根型颈椎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疼痛是该疾病的主要表现,其次是肢体麻木症状[4]。针刀具有是通经络的作用,可对经气起到调整的效果,还可起到降低肌肉张力的机制[5]。旋转正骨手法可明显的改善患者肩颈部疼痛的症状,还具有改善小关节紊乱的作用,促进患者的血液循坏,减轻神经压迫[6]。旋转正骨手法与针刀联合可起到良好的协同效果,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可明显的改善患者疼痛的症状。实验结果如下:结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普通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61%,结合组明显高于普通组,(P<0.05)视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旋转正骨手法与针刀联合应用的效果更加显著,治疗的有效性更高。结合组在治疗7天、治疗14天、治疗21天、治疗28天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普通组,(P<0.05)视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旋转恒古手法与针刀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感,减轻患者的症状。

综上所述,神经根型颈椎病实行旋转正骨手法与针刀联合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疼痛情况减轻较快,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白莉,李昔胜.牵引、手法配合中药熏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及对颈臂疼痛及颈椎屈伸活动度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31):143-146+195.

[2]莫华勇,王旭,陈东军.颈痛颗粒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CD4~+、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J].中国药物经济学,2022,17(08):94-96+103.

[3]张攀,王勤俭,徐冬康,姜幸福,李泊泊.羌活胜湿汤加减联合臭氧注射、射频热凝靶点穿刺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痹阻型临床观察[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3,29(01):91-96.

[4]麦方永,冯文锋,刘桂平,曾顺军,袁佳.超声引导下神经根阻滞配合龙氏正骨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1,12(21):16-19.

[5]陈思思,刘沛,石晨,杨英.中医综合疗法联合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河北中医,2021,43(12):2017-2021.

[6]安建坤,吴彩红,熊小云,刘强.针灸联合后路单侧减压固定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颈椎活动度、颈肩部疼痛和颈椎症状评分的影响[J].中医研究,2021,34(12):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