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基层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5
/ 2

构建基层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卫建红

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镇头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市   201409

摘要:基层社区作为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可提高居民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有效控制疫情的扩散和传播,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为此,需逐步完善基层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基层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服务质量,以便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高效地进行响应和协调。为此,本文对构建基层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优势以及具体路径进行探究,进一步增强我国基层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能力。

关键词:基层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机制

引言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来临之际,基层社区在突发事件的应对与管理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愈发显著。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社会在全国疫情防控阻击中起到的作用极大,将防控力量在各个社区内有效落实,让基层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1]。依托继承社区现有的医疗资源,明晰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优势,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可最大程度发挥基层社区的管理效果,有效控制公共卫生事件的进一步蔓延。

一、构建基层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优势

(一)事前优势

基层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优势便是在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前,基层社区的存在能够有效弥补地方政府防控的局限性,通过与居民建立紧密联系,全面了解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和需求,及时掌握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和动态。现阶段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主要是通过上级向下级传达,应急管理体系仍旧存在一些纰漏,信息瞒报以及信息遗漏等问题将会严重影响公共卫生防控的最佳时期[2]。基层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活动的开展,可以在第一时间内采集相关信息,构建公共卫生防控防线,充分了解社区居民的健康动态,从而更加精准和全面地开展应急管理工作。此外,基层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活动的开展还可以加强民众对于政府部门各个工作的认可水平,提升我国政府部门的公信力。通过与居民的沟通和互动,基层社区能够更好地了解社区居民的需求和反馈,提高政府部门的服务水平和效率,增强民众对政府工作的信任和支持,有效避免和控制疫情的扩散,提高应急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为后续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二)事中优势

在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基层社区可以采取一系列灵活高效的防控机制来应对风险,利用视频等形式的健康宣教工作,帮助社区居民可以了解公共卫生事件的起因、传播路径以及防控手段,从而在事件发生后能够更好地做出应对措施。社区也可以采取封闭社区的措施来防止外来接触风险,降低风险进一步传播的可能性[3]。在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基层社区的工作者可以针对疫情防控信息进行入户排查,了解社区居民近期的出行情况。确保在发现异常情况后能够迅速组织居民转移与隔离,大大降低疫情扩散机率。同时,社区也可以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监测,如老年人、患有慢性病等人群,社区可采取更为严格的措施,借助实行定期健康检查、提供特殊的防护措施等确保相关人员的健康安全。此外基层社区还可以利用社区资源,加强物资保障,做好防护用品的储备和分发工作,确保社区居民能够及时获得这些防护用品,社区也可组织志愿者团队,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开展各项防控工作,如对社区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对居民进行体温检测等,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保障社区居民的生命安全。

(三)事后优势

在突发卫生事件发生后,基层社区可根据事件的发展阶段,逐步调整和优化应急管理方案,制定长期性的应急管理方案,为解决社区群众各类型问题提供支持和保障。基层党组织在统一领导下,让基层社区居委会与业主委员会形成统一化思想认知,基于群众角度开展相应的应急管理活动,实现应急管理工作的长效化发展,有助于提高社区居民的应急意识和应对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突发卫生事件,并有效地避免和减少损失[4]。同时,基层社区的存在能够充分发挥应急管理方案的优化作用,借助微信群以及意见箱来了解社区居民的思想情况,可以更加科学地制定和调整应急管理方案,强化社区民众的认可度,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职能,有效满足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

二、构建基层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实践路径

(一)以人民为中心,充分体现基层社区的战斗作用

构建基层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需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体现基层社区的战斗作用,需制定相应的顶层规划设计,加快制度创新进程。同时,需要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对于基层社区的引领作用,保障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加强党组织对基层社区各项服务工作的统筹规划,充分体现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同时基层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还需要面向社区民众,提供优质性的党群服务,有效控制公共卫生风险隐患,充分满足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此外,为了更好地构建基层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需加强对基层社区的管理和服务,加强公共卫生宣传和教育,增强社区居民的卫生意识和防疫意识,加强社区居民的自我保护能力,提高社区居民的应急反应能力。

(二)多元主体协同,强化应急管理的组织能力

为构建基层社区公共卫应急管理体系,需要多元主体协同,强化应急管理的组织能力,协调各类型的基层社区资源,充分发挥协同治理效应,形成多元化协调联动工作模式,地方政府部门应构建完善的责任体系,保障应急预案的科学有效性。在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需在基层社区内部广泛宣传公共卫生应急知识,让社区居民能够对公共卫生事件形成高度认知。这样,社区居民就能更好地了解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措施,提高应急管理的效率。此外为强化应急管理的组织能力,提升对于社会组织的重视程度,发挥社会组织在资金筹集、应急救助等方面的优势,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支撑,保障公众健康安全。

(三)促进社区整体建设,提升人才队伍应急管理能力

在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结合相关要求对于老旧基层社区进行改造与升级,实现对公共空间的重新构建,强化基层社区的医疗卫生技术水平,为社会群众提供更为优质的健康服务,帮助社区居民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需做好人才队伍建设活动,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开展各项工作,弥补基层社区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对现有的医疗工作者进行专项培训活动,提升医疗工作者的公共卫生预防能力,提高基层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整体管理效率与质量。

三、结语

构建基层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是保障公众健康安全的关键之一。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地方政府部门的统筹领导和协调方案,提高社区居民的应对能力,同时发挥社会组织在资金筹集、应急救助等方面的优势,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提供支撑,保障公众健康安全,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欧齐翔.基于PPRR模型构建公立医院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探讨[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23,29(01):71-74.

[2]许季祥,齐胤良,陈振飞.基于新型传染病的特点构建大型综合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长效应急管理体系[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22,24(11):87-90.

[3]宋伟荣,李亚馨,付昕镜.以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为导向的电网企业应急管理体系构建策略[J].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21(20):34-36.

[4]魏大琼,龙春花,吴丝丝,唐勇.基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J].现代医药卫生,2021,37(10):1768-1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