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材料产品质量的检验技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6
/ 2

浅析建筑材料产品质量的检验技巧

谭莹

120102198310271765

摘要:建筑工程材料是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其中,材料主要涵盖工程材料与施工材料两方面。材料质量是保障工程质量的重要基础,若材料质量出现问题,则不仅会影响该道工序的质量,也同样会影响工序质量验收,使建筑工程花费更多的时间返工,不仅会影响建筑工程整体质量,也会对施工进度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更大阻碍,令建筑工程经济收益降低,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重视建筑工程材料产品质量的检验,是施工阶段的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

引言

在各种社会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推动了建筑工程项目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产生了多种多样建筑材料种类。随着建筑行业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建筑材料产品质量。所以,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说,必须充分重视检验建筑材料产品质量的工作。为了进一步提升该工作的质量,本文将深入分析建筑材料产品质量检验技巧相关问题。

1建筑材料产品质量检验方法

1.1检测项目

土木工程中建筑材料质量检验所涉及的建材类别比较多,但在建筑管理体系飞速发展和优化的环境下,对常见类别环保建材来讲,在当前阶段已经形成严格测试标准。因此质量检测部门必须依据具体工程项目要求及参数规范对环保建材开展干燥度,强度各种材料混合比等检测,以确保全部参数都符合规定才可以投入建设工程施工。

1.2对试件进行取样

在建筑材料的质量检验中,为了能推动检验质量的提升,检验单位往往要抽检部分原材料,而抽检的结果就代表着原材料的整体质量。样品提取是否可靠,是否存在代表性,对最终检验结果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抽检环节中,质检部门必须严格遵守我国出台的系统化、规范化取样规章制度,对取样方式、抽样数量、取样频次等要有严格要求,不然在违背抽样要求的情形下,就容易出现最后检验结果的不确定性,就容易出现质量安全隐患的滋生。

1.3环境温湿度的检测

环境物理参数对建筑材料的性能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它将直接关系到最终建筑的建设情况。为此,施工的有关规定明确指出了对建筑材料进行维护与护理的措施,并对建筑材料进行质量检测时,有关工作人员还应该严格遵守环境条件下的有关规章制度,充分根据实验要求进行检测,保证温度、湿度以及其他环境变量都在标准数值范围内,以免对最后实验结果精准性造成影响。

2建筑施工材料检测的重要性

2.1科学评价材料的性能

由于不同建筑工程质量目标存在一定差异,最终的建筑产品用途也各不相同,因此如何能根据质量要求,选择物美价廉的材料,在达到质量要求的同时,将材料的成本降至最低,值得管理人员引起高度重视。除此之外,针对差异化的施工材料,在质量检测的标准上也存在一定差异,究竟是达到国家强制标准即可,还是需要达到当地企业推荐性标准,需要在前期材料采购环节,明确材料性能状况,这同样会对后续工程质量达到较好的监督效果,以实现整体施工质量的直线上升。

2.2对建筑材料的分配进行优化

鉴于建筑产品施工生产流动性较强,且最终的建筑工程产品呈现单件性特征,往往和工厂流水线的生产方式的固定性特征相去甚远,这也直接导致实际施工时,会产生较多平行施工或交叉施工的现象,同时同一道施工工序中,应用数种材料的现象并不鲜见。若不能提前了解施工方案,根据施工方案要求,为每一道施工工序分配对应标准和数量的建筑材料,则不仅会对施工工序质量造成影响,同时也会出现施工人员进场却不能第一时间投入工作的情况。例如在混凝土浇筑下道工序工人进场之后,若混凝土浇筑工作尚未完成,或者混凝土浇筑强度不达标,则会重新返工,令这部分工人窝工。无论是对于后续工序的安排,还是对工程人工成本的控制,都会带来负面影响。

2.3有效提高施工水平

建筑工程不仅施工过程较多,而且可能出现工序交接施工现象,并涉及较多数量的隐蔽工程。上道工序如果材料质量出现问题,则会对下道工序施工质量构成影响。若下道工序未能严格依照标准验收,则会对上道工序质量造成影响,为建筑工程整体埋下较大安全隐患。加上建筑工程相较于工业产品,无法通过终检方式明确单一和整批产品质量,同样不可能将建筑工程直接解体,明确其内在质量缺陷,因此检查方式通常局限于表面检查,对于其中隐蔽性较强的质量隐患,无法达到的检验效果。即使终检发现问题,限于种种因素,往往也无法采取有效整改措施,只能通过限制使用等有限方式,避免带来巨大的人员及财产损失。诸如此类因素,都决定了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必须着眼于过程控制,重视每一道工序的材料应用,加强施工之前的材料质量检验,从而避免因材料因素影响工程整体质量。

3优化建筑材料产品质量检验工作的策略

3.1强化检验仪器管理

针对检验建筑材料产品质量的工作来说,在使用很多种检验方法时都需要使用专业的仪器设备,并且仪器精密度可以直接影响检验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对于此种情况,相关人员应从以下两方面优化检验仪器管理工作:首先,应该建立健全仪器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应在充分考虑现有仪器精度要求、维护需求、使用情况的基础上制定适宜的管理制度,在制定该制度的过程中,不但包括常规的仪器管理办法,还需融入故障维修流程、使用流程、送检制度、养护措施等,同时应该将日常管理检验仪器的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人员头上。同时,应该在员工绩效考核过程中融入其管理检验仪器的指标,保证可有序推行仪器管理制度,实现检验仪器管理精细化、规范化,确保在使用其开展检验工作时可达到较高精度。

3.2健全质量检测综合措施

在建筑材料市场不断发展过程中,建筑材料产品质量检验工作明显拥有了越来越显著的体系性和综合性。相关人员应该尝试在检验工作中综合运用多种检测方法,从而科学完整地开展材料检验工作。为了高质量检验,相关人员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1)改进检验方案编制工作。检验人员应与实际检验需求相结合,合理选择工作目标,选用有针对性检验方法,并做好工作时间安排,保证检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2)做好落实检验方案的工作。想要得到足够准确的建筑材料产品质量检验结果,应严格监督所有检验环节,保证相关人员可标准、规范地完成各种操作。当存在检验结果缺乏可靠性和准确性的问题时,应深入分析引发该问题的原因,并采取合理解决措施。例如借助其他科学的检验方法验证检验结果是否准确,及时排除有争议的检验结果,确保建筑材料产品质量。

3.3注重从业人员培训

以建筑材料产品质量检验工作来讲,从业人员除了需要掌握检验技巧和相关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具备团队合作意识、学习能力等。只有满足以上要求,才能及时适应建材检验领域各种变化,始终保持建筑材料产品质量检验工作拥有较高质量。建筑企业应加强培训从业人员的工作,帮助他们及时了解先进的检验方法和行业发展动态,不断提升从业人员工作能力。同时,应该制定有效的激励制度,提升从业人员学习相关知识的积极性,使其能够自主总结工作经验,实现自我完善和提升,最终可有效提升建筑材料产品检验工作质量。

4结束语

建筑工程安全性和耐久性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建筑材料产品质量的影响,优化检验建筑材料产品质量的工作,能够使我国建筑工程达到更高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宝东.有关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试验与常见问题思考[J].建筑安全,2013,28(03):60-63.

[2]石建华.对把好建筑材料检验环节的分析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17):307.

[3]施川燕.建筑材料的检测与试验应注意的几个环节[J].中国建设信息,2009(02):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