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下盐城推进中日韩经济合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6
/ 3

RCEP下盐城推进中日韩经济合作研究

张亚军

盐城市委党校  江苏 盐城  224007

摘要:RCEP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贸协定,其生效实施为中日韩构建起经贸合作新桥梁,将推动中日韩区域经济一体化向更高水平迈进。RCEP机遇下盐城推进中日韩经济合作,可以利用RCEP关税优惠促进盐城与日韩贸易和产业合作;原产地累积规则优化盐城与日韩供应链布局;服务贸易和投资规则扩大盐城与日韩合作领域;RCEP电子商务等规则助力盐城外贸新业态发展;完善物流体系,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

关键词:中日韩;RCEP; 经济合作

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覆盖人口最多(22.62亿人,占全球人口的29%),经贸规模最大(经济总量25.816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总量的29%),最具发展潜力(成员国年平均经济增速达到5.2%),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体量和发展空间。中国与RCEP成员国贸易额占我国贸易总额1/3左右,其中东盟、日本、韩国分别是我国第一、第四、第五大贸易伙伴。相比之前签署生效实施的18个自由贸易协定,RCEP是一个全面、现代、高质量和互惠的自贸协定。RCEP协定生效后,已核准成员之间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最终实现零关税。据预测,到2030年,RCEP有望带动成员国出口净增加5190亿美元,国民收入净增加1860亿美元。RCEP首次在中日、日韩之间建立自贸关系,成为首个三国共同参与的自贸协定。RCEP的生效实施为中日韩构建起经贸合作新桥梁,将推动中日韩区域经济一体化向更高水平迈进。RCEP生效为盐城在新发展格局下勇当中日韩合作排头兵开拓了合作共赢新空间,也对盐城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开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一、盐城与韩日两国经济合作现状

(一)外贸稳步增长。盐城近年来外贸进出口展现出较强韧性,不断深化对韩贸易,扩大对日贸易。2021年盐城对韩进出口绝对量仅次于对美,达13.04亿美元,同比增长138.1%,对日进出口绝对量排名第三,为4.19亿美元,同比增长33.1%。韩国为我市第一大外资来源国,2021年韩国在盐投资项目18个,合同外资6.8亿美元;日本在盐投资项目3个,合同外资3000万美元。

(二)产业初具规模。汽车、新能源装备、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已初具规模。近年来,悦达起亚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新能源整车及动力电池新军突起,行业龙头完成布局,SKI、摩比斯顺利投产,中韩两国合作的汽车产业链日趋完善。光电光伏产业已初步形成硅片、电池、组件以及导电浆、逆变器等关键材料和配件的全产业链。电子信息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中国电子、光耀高端摄像头、iA汽车半导体等一批产业项目落地,产业集聚效应初显。

(三)交往基础扎实。盐城已成功举办了四届中韩(盐城)投资贸易博览会等活动,与韩国大邱广域市、光州广域市、南原市、仁川广域市、蔚山广域市南区等韩国友城及友好交流城市实现互访。在对日交往方面,与日本鹿岛缔结为友好城市,近年来成功举办盐城(东京)经贸合作说明会、盐城中日企业合作交流会、中日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论坛等活动,与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及伊藤忠、三菱、贵弥功等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四)平台加快建设。中韩(盐城)产业园成立6周年,不断深化中韩全产业链、全市域、全方位合作,拓展中日经贸合作。对韩日合作务实深化,明确三大主导产业的招标方向,全面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推动主导产业集群做大做强。积极落实与韩国新万金开发公社合作协议内容,探索“两国双园”建设路径。SK动力电池、摩比斯三电、日资万邦达东丽膜科技(江苏)有限公司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纷纷签约落户。复制自贸试验区试点经验127项,承接落实省级赋权中韩产业园事项14个,实现了企业开办、工程建设许可、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一站式”集成服务,287个服务事项下沉一线“就近办”,时限压缩80%,不见面审批率100%。中韩(盐城)产业园发展基金获评年度最佳政府引导基金,已撬动投资项目28个、总投资146亿元。

二、盐城与韩日经济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对外合作仍需拓展。一是对韩合作还需继续保持高热度、高水平,“引进来”项目较多、“走出去”投资较少,经贸合作较多、人文交流较少,产业发展较为薄弱。二是对日合作还需持续推进、稳步提升,日资企业规模和数量、对日进出口、引进日资还有较大差距。三是对东盟合作还需加强协调、积极布局,“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国际影响较弱。

(二)服务业合作相对不足。2020年盐城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占比34.8%,但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等;盐城“走出去”企业基本都属制造业。一方面,服务业合作规模较小,盐城对外合作项目以制造业为主,服务业重大项目不多,服务贸易进出口占比相对较小,现代服务业结构不够均衡,金融业和文化娱乐服务业发展相对不足。另一方面,服务业政策支持体系不够完善,盐城服务业发展起步较晚、底子较薄,服务业监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不够精准。

(三)产业合作层次有待提高。一是产业合作领域还不够广泛,缺乏创新平台载体。盐城中韩合作产业主要集中在汽车产业,中日合作特色产业尚未形成,日本龙头企业相对较少且大部分是承接相对低端产业转移的企业。与日韩国家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的合作较少。产业要素间联动能力较弱,产业生态系统不健全,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二是产业合作深度不足,产业集中度不高。目前盐城韩资、日资企业的研发大多仍集中在韩国、日本本部,地区总部企业和研发中心、科技孵化基地等功能性机构较为缺乏,研发力量相对不足,内涵式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三、抢抓RCEP机遇推进中日韩经济合作的总体思路

    一是将对接RCEP与深化中日韩合作、扩大对外开放相结合。盐城可参考烟台、惠州、威海等地做法,针对韩日出台专项政策措施进一步对接RCEP,促进区域内经济要素自由流动,强化成员间生产分工合作,推动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进一步发展。

二是从产业规划和政策保障等方面全方位深化中日韩合作。盐城抢抓RCEP机遇,应打出政策组合拳,从产业层次、政策扶持、营商环境、物流体系、跨境电商、走出去战略等多维度全面深化中日韩合作。

三是发挥区域优势选择发展路径,突出差异化、特色化。盐城应以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建设为抓手,依托中韩产业园,发挥制造业优势,推进服务业发展,制定差异化、特色化的对外合作战略。

四是“引进来”“走出去”并举,实现高水平发展新平衡。盐城应深挖RCEP制度红利,积极承接韩日科技资源转移,把握韩日绿色低碳发展趋势,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链重新布局,推进“两国双园”合作模式,探索“中日韩+”第三方市场合作,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

四、RCEP机遇下盐城推进中日韩经济合作的路径

(一)RCEP关税优惠促进盐城与日韩贸易和产业合作。盐城与中日韩贸易合作产业主要为汽车、电子信息、新能源装备、纺织等行业及农业。RCEP对这些产业的产品均有关税承诺。利用好RCEP关税减让安排,可帮助盐城企业精准发力推动产业转型,增强重点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促进产业链素质能力整体跃升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二)RCEP原产地累积规则优化盐城与日韩供应链布局。原产地累积规则对于中国轻工纺织、中低端制造业等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贸易、投资和供应链布局具有非常显著的引导作用,促进RCEP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的灵活配置,确立RCEP区域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关键地位。盐城企业可以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投资,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三)RCEP服务贸易和投资规则扩大盐城与日韩合作领域。中日韩和东盟在RCEP服务贸易和投资规则的承诺中都扩大了开放水平,给企业带来广阔的市场投资机会,有利于盐城强化“制造业服务化”和“服务业制造化”。推动全市服务业对外开放,提高金融业对外开放水平,落实汽车等领域外资政策,鼓励外商投资新开放领域。抓住韩日服务业转移的机遇,积极承接软件设计、金融、分销、物流等服务外包业务,扩大韩日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进口。

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深化现代服务业合作。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大力引进新韩银行、韩亚银行、日本瑞穗银行、日本三井住友银行等韩日金融机构,支持其扩大服务网点,推动韩资、日资银行开展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以及韩资、日资跨国公司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探索建立中日韩贸易金融服务支持体系。

(四)RCEP电子商务等规则助力盐城外贸新业态发展。RCEP电子商务规则有助于深化中国(盐城)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推动与韩日之间新业态领域优势互补,促进传统外贸企业转型,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

推进跨境电商发展。加强与京东商城、阿里巴巴、亚马逊等国内外电商的战略合作,大力引进淘宝、京东商城等第三方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培育本土知名电商平台,鼓励开展对日韩及东盟的跨境电商业务。积极引进韩国Gmarket、Coupang、日本乐天等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头部平台企业,鼓励国内外企业在盐发展跨境电商相关业务,发挥RCEP税差优势,拓宽跨境电商营销渠道,扩大跨境电商进口规模,丰富消费市场供给。

拓展支持海外仓布局。鼓励中国出口信用保险江苏分公司等金融机构对盐企在韩日建立海外仓提供海外风险、融资和业务支持。鼓励企业在韩国、日本及东盟等其他RCEP成员国主销市场,布局服务功能完善的公共海外仓,积极支持、指导企业申报省级公共海外仓,可视情给予企业资金支持。

(五)完善物流体系,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优化空中通道,打造对韩日特色机场。着力打造以韩、日为主的航空货运大通道,保持现有首尔、大阪等亚洲短途全货机航线,适度加密航线,适时新增韩、日等东北亚地区以及东南亚地区通航点。加快推进南洋机场改造提升,加密至韩、日空中客运航线和航班,争取实现对韩日重点机场全覆盖,持续增强机场综合服务能力。强化水运服务,推进江海河联运发展。不断完善集疏运体系,建立联通苏北、辐射淮河生态经济带的海河联运网络。放大“沪丰通”优势,加强与上海港战略合作,充分发挥大丰港至上海港的集装箱“天天班”航线作用。对外依托上海港拓展东北亚、东南亚航运市场,开辟盐城港-上海港-“一带一路”港口的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开辟至韩国仁川、釜山港的集装箱直达航线,拓展日本、东南亚国际直达集装箱班轮航线。

参考文献:

[1]徐林清,蒋邵梅. 贸易协定的对冲效应———基于 GTAP 模型的 RCEP 和 CPTPP 对比研究[J]. 亚太经济,2021( 6).

[2]全 毅. CPTPP 与 RCEP 服务贸易规则比较及中国服务业开放策略[J]. 世界经济研究,2021( 12).

[3]沈铭辉,修青华.RCEP 贸易与投资条款解读[J]. 中国外汇,2020( 24).

[4]艾 渺.RCEP: 深化中日韩经贸合作的催化剂[J]. 中国对外贸易,2021.

[5]江瑞平.RCEP: 国际经贸秩序隐现东亚方案[J]. 世界知识,2021( 4).

[6]张世兴,李文文.RCEP 之于我国及亚太地区发展意义解构[J]. 理论探讨,202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