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7
/ 2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董元洪

云南恒兴工程设计规划有限公司  云南楚雄  675000

摘要: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有助于优化乡村布局,增加农民群体的经济收入。所以要深入分析美丽乡村建设的各项要求,深入探索建设新思路与新路径。本文研究中,基于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我国提出乡村建设发展理念后,有助于改善乡村发展环境,优化生态体系。新时期的美丽乡村建设,必须立足于乡村振兴要求,优化乡村布局,从而加强乡村发展的竞争力,使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展示乡村发展面貌的重要方式。

1、乡村振兴发展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影响

1.1加强经济资源支持

我国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要求各地区准确把控乡村振兴内涵,深度挖掘乡村价值与功能,做好农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建设工作,要关注关联性、协同性要求。从上述要求可知,乡村振兴必须围绕经济建设,建设多位一体的生态体系,从而促进各领域的发展,提升乡村经济发展水平。建设美丽乡村,要对接经济发展建设,保障乡村振兴的经济发展效益,有效支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1.2优化产业结构发展

乡村振兴发展的要求多,首先要突出乡村振兴的地位,充分发挥出农业产供给、文化传承、生态屏障等作用,坚持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乡村地区的产业建设发展,应当发挥出生态、文化、人文优势,不断提升乡村地区产品建设水平,从而适应新时期产业经济发展要求。美丽乡村建设,可以支持乡村旅游发展,因此要吸引外来人才,促进乡村产业转型,持续丰富产业结构,多角度支持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工作。

2、乡村振兴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发展困境

乡村振兴战略,能够为美丽乡村建设起到指导性作用。然而从发展环境看,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性问题较多,具体如下:

第一,产业结构单一,旅游资源开发的驱动力不足,所以产业优势、环境优势的发展不充分,只是满足阶段性发展需求,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第二,美丽乡村建设,建设了大量面子工程,没有深层次改善生活环境、民生环境。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推进,面临发展结构失衡问题,阻碍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

第三,美丽乡村的结构布局,不太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旅游产业发展、经济发展规划,不满足乡村建设发展需求,导致地区经济资源、人力资源的浪费问题严重,很难支撑美丽乡村建设,严重影响发展竞争力。综合上述问题可知,地区在实施乡村建设策略时,没有立足于长期发展眼光,导致乡村建设、农民利益需求的差距大,严重影响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质量。

3、乡村振兴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3.1丰富产业结构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注重丰富产业结构,不再依赖单一产业结构,深度开发旅游产业资源,挖掘特色产业资源,确保乡村建设促进地区多产业发展。比如,当乡村的历史文化深厚,可以建立旅游产业发展生态,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实现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要注重经济、文化发展,还要关注社会公共服务、教育发展,全面渗透文化发展概念,确保文化成为地区建设的重点。丰富美丽乡村的发展结构,借助自身优势,优化整合地区产业资源,处理资源浪费问题,实现产业经济的稳步发展。

3.2明确美丽乡村建设的需求

只有掌握美丽乡村建设需求,才可以处理面子工程问题。在规划建设美丽乡村之前,要深度剖析地区发展现状、问题、生产劳动需求问题,从而明确产业优势与发展,在满足需求的同时,协调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从而提升农民经济收入,改善生活环境,解决农村就业问题。明确美丽乡村建设需求,应当立足于长远发展眼光,在制定发展规划时,不能只关注阶段性成果,而是要长效化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将其作为未来规划的重点,加强美丽乡村建设效果,避免出现发展结构缺失问题。

3.3创新美丽乡村建设改革

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可以加强发展适应能力,保持良好竞争力。美丽乡村建设,需要立足于不同发展环境,关注产业发展、市场变化、经济环境的影响。面对以上问题,各地区要制定美丽乡村规划,开展多方评估工作,按照时代发展趋势、行业动态,促进美丽乡村的改革。吸收外来人才,保障美丽乡村建设制度的现代化水平,从而提升发展竞争力。政府部门、行政结构,都要满足美丽乡村建设需求,创新生态环境治理、社会治理、管理规划等内容。美丽乡村建设,应当以全新面貌融合环境,为未来美丽乡村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3.4建立农民参与的集体制度

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应当保障农民的核心利益,加大民生保障服务、社会服务、公共服务等工作。各地区应当面向农民群众,开设意见反馈渠道,鼓励农民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既可以加强农民的使命感、责任感,还可以立足于农民诉求,优化美丽乡村发展布局。所以,建设农民参与的集体制度,可以加大政策落实度,汇集多方力量,优化整合乡村地区的资源。同时可以加强农民的参与能力、治理能力,保证美丽乡村建设的科学化。

3.5做好统筹管理与规划工作

统筹管理与规划,是保证乡村地区发展的一致性,并且在工程建设、政务管理、公共服务,设置统一管理规范,保证美丽乡村建设遵循统一要求,优化建设布局。开发旅游产业资源时,应当围绕生态景观管理、旅游服务、生态维护等领域,统一服务管理标准和规范,明确旅游产业资源开发要求。基于乡村振兴建设,全面提升旅游服务的标准水平,做好美丽乡村建设的统筹规划、管理工作,优化产业发展的结构性,改善乡村面貌、民生发展,保障美丽乡村建设的全面化推进。

3.6注重对外发展合作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要注重对外合作,引入外来资源,以加强建设发展的驱动力,发挥出社会、经济、物力、人力的支持作用。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合理应用发展联动机制,从而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比如促进企业发展的合作,政府机构应当给予税收政策倾斜,确保企业将更多资源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既可以缓解企业经营压力,还可以发挥出企业的影响力,为美丽乡村提供较多机遇。此外,各地区美丽乡村建设,应当加大对外发展合作力度,立足于建设需求,实现多元化发展对接,探索更多的建设发展可能性,帮助地区积累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经验,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实力。

3.7注重环境整治,美化乡村环境

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要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具体可采用以下措施:

第一,开展农村垃圾治理行动,完善垃圾集中投放、收集、转运体系。乡村配置垃圾清运车1-2台,保洁员1-2名。分类投放生活垃圾,实行日产日清机制。村委会应当大力宣传垃圾分类政策,做好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工作,强化村民的环保意识。

第二,治理乡村的生活污水、厕所粪污,禁止乱排乱放。注重乡村水环境治理,建设宜居性的乡村环境。

第三,提升村容村貌,促进乡村生态环境的美化。开展乡村主干道的硬化处理,为各乡村配置公交车,保证群众出行便利性。同时要做好绿化治理工作,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做好空白区域的绿化处理工作。

第四,建立长效化机制,发挥出村干部的带头作用,通过奖励措施,开展评选活动,以加强农民的主动性,提升美丽乡村的建设速度。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获得较多支撑,各地区要处理好基础发展问题,紧抓时代发展机遇,从而实现多位一体的发展联系,从而提升政治、经济、教育,文化水平,为美丽乡村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策,张川,付溢. 乡村振兴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实践——以南京市江宁区吴村为例[J]. 城市建筑空间,2022,29(07):139-141.

[2]魏一琼,王玉霞,王家乐. 乡村振兴背景下镇域乡村建设规划研究探析——以东莞市麻涌镇为例[J]. 建筑与文化,2022,(07):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