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检查工作中的电气设备检查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8
/ 2

用电检查工作中的电气设备检查问题

赵丽霞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特供电分公司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010100

  摘要: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是保障企业工作效率的基础和关键,因此,加强对电气设备的检查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电气设备检查原则,然后探讨电气设备检查方法,最后提出完善用电检查工作的对策,旨在为用电检查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借鉴。

关键词:用电检查工作;电气设备;检查方法

一、电气设备检查原则

1.1从设备外部开始检查

遇到需要维修的故障问题时,必须要从设备的外部开始检查,不能盲目的对设备进行拆卸。首先要仔细查找可能出现损坏的部位,然后再进行问卷调查,例如该设备曾经出现过问题,是否进行过维修,设备更换的年限等等。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可以拆卸进行内部检修。按照这个顺序进行设备的维修,可以极大的提高维修效率,同时能够保障维修的准确性,避免对设备造成二次损害。

1.2充分熟悉设备硬软件原理

首先,针对电气设备的故障分析和检修,是需要建立在检修人员充分熟悉该设备硬软件技术特点和原理的基础上的。具体来说就是要知道某一个电气设备在发生某个故障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表现以及发出什么样的信息,并且要对设备的内部机械结构和运行方式有深度了解。唯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更快地根据设备故障现象缩小故障源范围,进而做到快速找准原因。同时更重要的是,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在查找故障源以及解决故障难题的过程中对设备必要的拆解行为的规范性和科学性。特别是在进行设备的拆解和某些元件更换的时候,做好规范保护和相关记录。

二、电气设备检查方法

2.1检修之前的调查研究

 进行调查研究是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的前提。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使工作人员了解设备的性能以及容易发生故障的部件。电气设备的调查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电气设备异常或有故障时,常常使油漆变色,出现导体发热、火花增大、放电闪络、渗漏油或油色变黑、漆膜剥落等外观现象,通过观察这些现象,可以对电气设备的异常进行初步判断;(2)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可能会产生异常气味,因此通过鼻嗅对气味进行分辩,也可以发现设备异常;(3)询问电气设备管理人员或者操作人员,了解设备发生故障时的特征、设备操作是否规范合理及容易发生故障的部件;(4)切断电气设备电源,检查各个线路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松动以铜线外漏等问题,并检查设备电路连接是否正常。

2.2逻辑分析法判断故障范围

逻辑分析法是根据电气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控制环节的动作程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结合对故障现象的具体分析,迅速缩小检查范围,进而确定故障位置。

电气设备的电路主要包括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两部分。其中,主电路易于检查和查看,能较完整地展现在检修人员面前,经过检查后一般会发现故障所在;而控制线路的检查较为复杂,需要检修人员仔细辨别和分析,才能准确定位故障发生的位置。在进行电气设备故障排查时,检修人员应该综合运用电路知识,根据电气设备运行特点、控制方法及相关经验,提出检查意见和故障排除建议。
2.3试验检查法缩小范围

如果通过外部检查没有发现故障位置,就需要使用相关技术手段进行试验检查。试验检查的前提是不破坏电气设备原有的部件和性能,不扩大故障发生的范围,通过几次试验后,能迅速定位故障位置,并且在后期维护保养过程中重点关注这些部位。
2.4测量法对故障进行准确定位

仪器测量通常分为电阻法、电压法、电流法等。其中,电阻法是利用万用表欧姆档测量集成电路、晶体管管脚和单元电路的电阻值,以及各元件的电阻值来判断故障的维修方法。电压法是一种基本的常用检测方法,通过比较电气元件和电气线路的电压与正常值来分析故障原因和位置。电流法是测量电气设备的负载电流、局部负载电流、控制电路的工作电流、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的工作电流,并与正常值参数进行比较,以确定电气故障的原因和部位。

2.5检修目视检查法

在检查过程中,维修人员一般采用直观的检查方法进行维修。这种方法是指利用耳朵、鼻子和眼睛找出设备外观上的特殊差异,并与通常的外观进行比较,以确定故障的位置。这种方法要求检测人员具有深厚的维修技能和丰富的维修经验。首先,现场操作人员应了解故障发生时的具体情况,维修人员应在了解设备运行环境的基础上,利用线索判断设备运行的异常情况。其次,对故障定位进行测试。一旦确定故障,应立即切断电源,然后进行详细检查,找出故障原因。
2.6电压维持

电压法检修是指在设备运行过程中,通过检测电压来判断设备是否存在故障。电压测量方法多种多样,对不同故障的测量方法也不尽相同。例如,故障排除时可采用强制关闭方式。当外部设备松动或腐蚀引起电路故障时,可采用短路法。采用电阻法和电压法检查是否存在短路。该方法简单实用。

2.7建立完善检修工作制度,保障检修有序开展

只有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并且严格执行落实下去,才能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保障。电力相关企业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当前在设备检修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探索建立完善的检修工作制度,对于与实际生产不符合的方面要进行有效解决和改善,确保设备检修工作有章可循。具体来说,在设备检修维护方面应该加大资金投入,配备相关的先进技术装备;要明确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要求按照检测流程进行对设备的严格检测,鼓励探索创新,切实排除设备运行的故障;还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指导理念,注重做好对设备故障的防范工作,采取日常检查、定期检查、全面检查等多种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并且有效排除解决,防止在故障发生后对设备造成伤害。

三、完善用电检查工作的对策

3.1加强技术的革新

电气设备的设计、研发、生产、使用等,都需要先进稳定的核心技术作为支撑。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易故障、易高温的电气设备逐渐被淘汰,智能组件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缺乏核心技术的企业和单位逐渐被淘汰。因此,国家电力行业应进一步开展电气设备的核心技术研究,争取早日实现电力检测系统的自主研发,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3.2保证资金的供应

检测系统的自主研发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这样才能保障研发的及时性、先进性和创新性。如果研发资金匮乏,将导致测试、实验数据不足,并且开发出的新设备可能存在缺陷,一旦投入使用将会造成更大的损失,严重时可能会威胁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电力行业要在新机器研发初期和试运行期间投入大量资金,并为技术人员提供补贴,只有在保证物质条件充足的前提下,电力行业的设备才会不断更新,为国家电力行业发展注入充足活力。

参考文献:

[1]张连发.电气设备检查与维修方法探讨[J].科技风,2020(04):150.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2004138.

[2]齐昕.电气设备维修的必要性和操作检查方法研究[J].南方农机,2018,49(10):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