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心动图在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9
/ 2

超声心动图在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李蓓 ,周新红

(新疆塔城地区人民医院  834700)

摘要:目的:为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评价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用异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新疆塔城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对比以上两种诊断方式下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准确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冠状动脉造影金标准诊断的吻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00%与6.26%;经超声心动图诊断吻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7.92%与4.17%,P>0.05,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声心动图诊断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达到97.83%与100.00%;结论:超声心动图在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诊断中的准确率较高,且操作较为简单,值得在临床当中得到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冠心病;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引言

    冠心病也被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心脏病之一,以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发生频率较高。而且近些年来,冠心病的发生几率呈快速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当前,临床上主要使用心电图、超声心电图、冠状动脉CT等方法检查冠心病,其中超声心电图更是凭借操作简单、无痛、无创等优势在冠心病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新疆塔城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了超声心动图在评价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用异常中的应用价值,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文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96例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患者,其中女性57例,男性39例,年龄位于46~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12±12.35)岁。所有患者的病程在0.8~8.0年之间,平均病程为(4.12±1.05)岁。本文的研究获得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心动图与冠状动脉造影两种检测方式,而且患者与家属均知情且同意。

1.2诊断方法

超声心动图诊断:所有患者在经超声心动图检测之前都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与情绪,并采取舒适的体位(多为平卧位)休息,静等医生进行超声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应当依次分段全面检查患者的心脏切面、心室长轴切面、系列短轴切面,再节段划分患者的左心室,多为9和16节段。仔细、全面检查各个切面的运动状况,结合冻结截图等异常运动图对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范围进行计算与分析,最终对所得资料进行汇总并行超声诊断。

冠状动脉造影诊断:本次研究当中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并以此为标准判定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现象。所有诊断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还要复核获得结果,以保证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1.3观察指标

    依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准确计算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患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准确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灵敏度等。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主要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使用%表示计数资料,使用进行检验,使用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进行检验。当P<0.05时代表两者差异表现出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诊断结果对比

表1 两种诊断结果对比

方法

右心室流出道异常

左心室舒末径异常

左心房内径异常

左心房与右心室内径均异常

左心房与主动脉内径均异常

确诊吻合率(%)

超声心动图

28(29.17)

25(26.04)

15(15.63)

13(13.54)

13(13.54)

94(97.92)

冠状动脉造影

28(29.17)

26(27.08)

15(15.63)

14(14.58)

13(13.54)

96(100.00)

2.0210

P

0.1550

    对比超声心动图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吻合率得出上表1,由上表1可见,P>0.05,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超声心动图诊断灵敏度与特异性分析

    经超声心动图检测发现有90例真阳性,4例真阴性;假阳性有0例,假阴性有2例。因此,通过计算得出经超声心动图检测冠心病特异度与准确度分别为100.00%与97.92%,其灵敏度为97.83%,而假阴性率与假阳性率分别为2.08%与0.00%。

2.3不良反应对比分析

表2 两种检测方式下不良反应统计

方式

数量

头晕

恶心呕吐

低血压

不良反应发生率

超声心动图

96

1

2

1

4.17%

冠状动脉造影

96

2

3

1

6.25%

0.4420

P

0.5160

    由上表2可见,经超声心动图检测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后,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头晕、恶心呕吐、低血压。而且,经超声心动图检测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P>0.05,两者之间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现如今,冠心病临床诊断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CT、冠状动脉造影等。其中心电图在临床冠心病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然而由于其极易受到假阳性与假阴性的干扰,因而无法据此判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是否出现异常,而且还暴露出不方便且费时较长等弊端。冠状动脉造影被称为临床冠心病诊断中的“金标准”,其诊断准确率高达100%,然而由于其操作繁杂且较为昂贵,而且在检查过程中还要进行穿刺,难免会危害对患者的身体,因此无法大力推广应用。

超声心动图检查结合声波性质检查患者心脏状况,并据此进行准确诊断,而且这一方式具有操作简单、无痛无创、价格较低等优势,因此易于接受。另外,超声心动图在临床冠心病检查中还发挥着重要的诊断辅助作用,可以准确判断病情程度,并对患者心脏生理功能等进行评估。除此之外,还能有效测定左心室的舒张与收缩力,并对二尖瓣返流、假性室壁瘤、左室室壁瘤等进行有效诊断。本文参考冠脉造影对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诊断标准,重点评估超声心动图在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用异常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冠脉造影金标准与超声心动图的诊断吻合率分别为100%与97.92%,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超声心动图检测冠心病特异度与准确度分别为100.00%与97.92%,其灵敏度为97.83%。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头晕、恶心呕吐、低血压。而且,经超声心动图检测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P>0.05,两者之间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超声心动图检测对于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且操作简单、准确度高,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吕秀萍,韦曙东,袁媛等.超声心动图在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04):170-171.

[2]潘中山.超声心动图在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22,20(09):129-131.

[3]李志林,曾丽娟,林增坤等.超声心动图在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诊断中的运用[J].现代医用影像学,2020,29(10):1950-1952.

[4]蔡芹芹.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评价[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31):51-53.

作者简介:李蓓(1982.5)女,锡伯族,新疆塔城人,本科学历,副主任医生 ,从事超声诊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