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电影中的人文价值和审美表达——以“我和我的”系列电影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9
/ 2

主旋律电影中的人文价值和审美表达——以“我和我的”系列电影为例

齐亚惠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济南·250000)

摘要:近年来,主旋律电影在叙事、细节和人物塑造方面都取得了明显进步,并且表现出了优秀的创作质量,实现了人文价值的呈现和推广,不断增强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呈现与深度传播。《我和我的祖国》(2019)《我和我的家乡》(2020)《我和我的父辈》(2021)共同构成了“我和我的”系列主旋律电影三部曲,蕴含着鲜明的时代精神,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个体价值,揭示出当今社会对于价值观和信仰的追求,探索了主旋律电影宣扬人文价值和表达审美诉求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主旋律电影;人文价值;审美表达

一、我和我的系列主旋律电影

《我和我的祖国》(2019)《我和我的家乡》(2020)《我和我的父辈》(2021)共同构成了“我和我的”系列主旋律电影三部曲,三部电影都在国庆档期作为献礼片上映。凭借良好的制作水准,实现了对真实性与艺术性的辩证关系的处理,全方位多层次回顾了新中国的伟大历程,是一系列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主旋律影片。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人民爱国主义热情高涨。2019年上映的影片《我和我的祖国》讲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的七个经典历史瞬间,讲述了新中国筚路蓝缕,矢志不移,初衷未改,描绘了新中国从站起来、浮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

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年。2020年上映的《我和我的家乡》讲述了中国东西南北中五大地域的家乡故事,五个单元的故事,从东南西北中,从乡村到城市,都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构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下的社会巨变。

2021年是建党百年和“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2021年上映的《我和我的父辈》中包括了四个单元,以时代为章,讲述了四个时代,展现了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信息现代的历史坐标,讲述了几代父辈的奋斗历程,彰显了不同时代的伟大精神。

主旋律题材影片有着与其他很多题材不同的一个关键点,就是“有史可依”。“我的祖国”“我的家乡”和“我的父辈”都与“我”有关,国家发展、山乡巨变和代际传承都是过往亲历,以“我”来讲“我们”的故事,可以唤起民族的集体记忆,触动心灵深处的动人情怀。[1]“我和我的”系列主旋律电影以小人物、大情怀彰显出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面貌;以大时代为背景,生动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历史文化魅力;用“国家大事”为“国粹电影”的文化自信和审美理想提供了重要载体。

二、从人文价值看我和我的系列影片

1、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个体价值

“我和我的”系列主旋律电影讲述了大故事中的小人物,三部影片刻画了多个背景、职业、性格不同的个体,通过巧妙的方式,把宏伟的故事情节与日常生活以及个人经历巧妙地融为一体,关注和刻画小人物在宏大历史事件中的命运和情感。

影片《我和我的家乡》中,创作者并没有完全按照传统主旋律作品的人物选择思路去设计文本中的人,文本所关注的人物群体从本质上来说是彻头彻尾的平凡人物,他们大都是来自社会当中的平凡劳动者,与主流的社会发展并不存在直接的关联。[2]

影片《我和我的祖国》的“前夜”篇章中描绘了对新时期人民群众参与重大工程建设,体现出人民群众参与国家建设的伟大力量,以一个普通市民角度出发,通过普通平凡人对重大工程建设的亲身经历来展现党和国家的决策以及伟大工程在全国人民群众参与下取得的成果。

2、坚持以正确的价值观为导向

电影是意识形态的载体,通过影像对历史记忆的再次书写,继承和传播核心价值观,建构起大众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这种认同是将核心价值观放置在历史叙事的语境之中的认同,在叙事上呈现出人文主义色彩。[3]电影要反映时代精神、反映人民心声、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所说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是电影创作生产中第一位的要求。

影片《我和我的父辈》用几个小人物的小视角去串联整个影片,讲述了四个“第一代”的父辈们,为了祖国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所做出的努力。第一代父辈们是一群年轻工人,他们经历过最早一批国营工厂所经历的“上山下乡”时代和改革开放时代。

三、从审美表达看我和我的系列影片

1、建构国家形象

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殊载体,电影业态正不断优化,并聚焦于大众现实展开叙述,以主旋律叙事彰显中华民族认同与自信。主旋律电影通过把握时代脉络的政治色彩,深入挖掘民族本土文化宝贵资源,展现了民族精神和中华风采。[4]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主旋律电影创作中,中国电影家们始终坚守着“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理念,在创作中充分尊重并重视观众的情感体验和审美需求。

《我和我的家乡》采用多视角、多空间视角拍摄,以不同人物角度来展现家乡风貌,在展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下的农村发展变化之时,也表现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不断推动新农村发展建设、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成就。并且影片在拍摄时采用了“错位叙事”这一手法来展现出家乡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下日新月异的变化,将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予以呈现:关于如何做大做强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关于精准扶贫等。

2、展现家国情怀

对于当代主旋律电影而言,就是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爱国主义,因此在主旋律电影当中一定要深刻展现家国情怀。[5]

影片《我和我的祖国》恰到好处地将宏大叙事和日常叙事及个体叙事相结合,关注和刻画小人物在宏大历史事件中的命运和情感,描摹他们为祖国发展和民族振兴而默默奉献,紧扣个体的独特体验和记忆,激发个体从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中寻找家国记忆。在历史、国家命题的大前提下,向每一个发光发热的中国人致敬,通过对观众内在情感的唤起,潜移默化地建构起观众的爱国情怀。

《我和我的父辈》以中国人特有的家国情怀为主线,以个人与祖国的命运为副线,讲述了“中国梦”,也展示出“中国梦”。同时影片也是第一部全景式展现国家形象和时代精神的影片。这部影片不仅在社会意义上,更在审美价值上实现了创新与突破。从审美价值来说,它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时代和国家面貌,为我们呈现出一部极具艺术性与时代性的电影作品。

四、结语

《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我和我的父辈》共同构成的“我和我的”系列主旋律电影三部曲,体现出主旋律电影在人文价值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通过艺术的力量推动了主旋律电影的审美表达,并发挥了主旋律电影的最大正能量,使它能够更加积极地融入到传播人文价值、建构国家形象的进程中。

参考文献

[1]宋新雅.“我和我的”系列主旋律电影中的时代意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01-26(009).

[2]张舒敏.主旋律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的个体书写[J].电影文学,2022(03):136-138.

[3]佟奕瑾.集锦电影的记忆书写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22.

[4]向艳丽,葛梦菲.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主旋律电影对国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例[J].电影评介,2022(06):55-58.

[5]金正连.当代主旋律电影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N].中国电影报,2022-06-01(011).

[6]李萍,谭毅.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与前瞻[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5:122-2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