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包鄂经济圈”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原因及其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9
/ 2

“呼包鄂经济圈”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原因及其对策

李娜,郗雯

内蒙古自治区测绘地理信息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010010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邮编010010

摘要:呼包鄂经济圈作为中国十大经济圈之一,地理位置优越,临环渤海经济圈,西靠河套平原。矿产资源和能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突出。随着近郊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模急剧膨胀,能源经济的不断壮大,呼包鄂经济圈的发展在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后也带来一系列矛盾和问题。

关键词:经济圈  经济发展  建议

一、呼包鄂经济圈发展的总体情况

(一)呼包鄂经济圈各个城市发展的总体情况

整体来说,呼包鄂经济圈人口较为稠密,人、财、物力相对集中,各种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城市居民观念趋同且富裕程度相当。加之整个呼包鄂经济圈工业门类齐全,地区间协调合作较多,且自然环境相对适合人类居住和发展,受中纬西风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全年西北季风和东南季风影响。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植被多以温带荒漠和温带草原为主,在对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三个城市相关问题的基本数据进行搜集对比后,我们看到,呼包鄂经济圈作为一个地广人稀的经济体可统计的人均绿地面积只有呼和浩特24.28M2和包头市27.46M2

具体来说,呼和浩特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支柱产业以乳制品加工业为主,主要突出其政治和文化的功能,由于其功能地位不同,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较为发达,且受经济危机影响的可能性小,但由于经济以轻工业为主,使得呼和浩特对经济危机的抵抗性也最弱。以钢铁、机械制造、电力、重型汽车、纺织化工等为代表的老牌工业基地包头对整个呼包鄂经济圈在发展中可以起到平衡、消化和自净的功能,使得鄂尔多斯和呼和浩特在发生城市危机时可以分散当地金融风险和承担本地区就业压力,故而经济体最稳定。作为新兴能源城市的鄂尔多斯,因煤炭行业兴起而异军突起,短期内积聚了大量资本,但由于居民有以土地和房产衡量富裕程度的偏好,致使地产业在短时间内形成巨大泡沫。在全民放贷和地下钱庄的刺激下愈演愈烈,加之地方政府为满足政绩而推波助澜,最终使得城市经济陷入困境,作为单一经济来源,鄂尔多斯抵御经济冲击的能力最弱,因而整个经济体在三个城市中也最脆弱。

二、呼包鄂经济圈区域经济发展凸显的问题

纵观呼包鄂城市群的建设,我们看到,在当前政府主导建设的大背景下,政府内部人

员专业化程度和部门独立职权化是生态环境和城市群建设的重要一环,拥有专业化的设计和论证团队是区域建设能否向着有益方向发展的重要原因。

(一)呼包鄂经济圈地产泡沫和存量房消化是区域经济发展最直接的问题。

由于地缘因素和文化传统,呼包鄂经济圈生存的本土居民对房屋和土地一直存在偏好,在经济迅速膨胀的年份,由于居民收入增加多投向地产领域,使得地产在受到政府调控出现冰冻期后,常驻居民成为受害者。

(二)呼包鄂经济圈政府导向盲目出现公共投资过大而引发债务危机是区域经济发展重要的原因。

由于煤炭工业和房地产的兴起,政府通过土地财政短期积聚了大量资金,这就使得政府发生盲目乐观的情绪,大量举债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后,受民间借贷危机和国际经济环境遇冷影响,到2015年已经形成经济新常态。

(三)呼包鄂经济圈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短期发展是导致呼包鄂城市生态恶化和城市竞争力下降的重要原因。

呼包鄂经济圈作为内蒙古经济腾飞的窗口和少数民族地区繁荣昌盛的重要示范基地,一直以来,各级政府都对该地区的发展高度重视。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煤炭工业为代表的鄂尔多斯市经济兴起后,经过近20年的发展富裕程度明显提高。但整个呼包鄂经济圈生态环境出于整体恶化的趋势。与此同时,经济实力急剧膨胀的鄂尔多斯市政府未能像包头市一样为打造持久繁荣的城市-草原-沙漠为一体的特色生态圈而努力,而是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城市打造中去,最终建成康巴什新区具有独特艺术感的各类建筑堆砌成的鬼城。既浪费了经济资源,又破坏了鄂尔多斯独特的生态文明。

三、呼包鄂经济圈区域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针对呼包鄂经济圈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地产泡沫和存量房消化

呼包鄂经济圈现存大量空置地产,政府应加快廉租房建设,同时对烂尾工程采取招标补贴、谁开发谁受益的方式,鼓励房屋尽快交工,以加快民生保障。

具体做法是,政府对每个烂尾工程进行综合评估,对预计建设达到一定要求的烂尾工程予以承接,承接后,通过政府采购管理平台发布招标补贴公告和收益划分公告,并对烂尾工程进行详细标的,在选取有资质和能力的企业承建工程后,合理划分双方收益,达到转移土地财政的同时既平衡各项目政府收支,又保障民生的目的。

(二)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政务应优化公共服务职能,转嫁和优化债务危机,积极推动城市特色产业和优势行业优先发展,牵头区域困难企业和国内国际大型集团企业重组,在确保就业稳定的同时,从政策和税收上鼓励企业升级换代,以求达到优化城市产业结构,使本土化企业向大型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同时积极完成债务分类,聘用高级专业金融团队统筹金融,从而缓解和从根本上解决政府和企业债务危机。

具体做法是,对于政府债务,可以采用零库存管理办法,精确计算政府财政收入在积累和消费方面的比例。同时对债务用年限分析法进行分类和组合,在数据准确的情况下,采取向银行贷款和积累资金组合的方式逐步偿清债务,为未来城市的发展扫清资金障碍。

对于企业债务,政府通过招商引资等渠道,积极促成资本雄厚的大型企业对本市申报经营困难企业的并购工作,并通过政府行为,为本土企业争取更多的利益以弥补因出让股权而遭到的所有权稀释。同时,积极协商增加本土居民就业,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同时增加居民收入。

(三)民间借贷清理和整治

加快对民间借贷的清理和整治,通过积极的政府行为帮助普通居民通过合法途径回收民间借贷发生的资金损失,以保障区域经济繁荣稳定。

具体做法是:通过企业对民间借贷的申报,确定合法借贷的金额和利息,通过政府协调,达到取本舍息或者融资参股的目的。这种做法一方面减少了企业运营所付的巨额资金成本,可以使得企业轻装上阵,继续保持发展势头,从而为城市重新焕发生机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居民赎回自己本金,有利于社会有充足资金和购买力,使得居民可以将闲置资金用于消费,从根本上解决生产-分交换-消费的经济运行结构。为城市经济增添持久动力。

对非法融资的机构和部门,要采取迅速查处,并对资产进行合理评估,在有效对剩余资金进行返还工作后,还要通过账目对融资资金成本进行合理估算,具体是尽量保证每个公民最终清算的本利和不小于当时投入本金和银行同期定期储蓄利息之和,即:最大限度保证居民资金不受损失。

(四)摆脱土地财政影响

进一步缩小土地财政在政府收入中的比例,严格规定土地用途和使用原则,积极稳妥的处理因土地转让、民间借贷、不合理开发等方面导致的不和谐和不稳定因素,确保经济健康有效运行。

(五)美化环境,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

从根本上满足城市生产生活的需要,建设与经济更适应的城市产业布局,打造与生态相协调的城市规划模式,建立与环境相匹配的预警机制,培养与环保密切的城市执法队伍,从而保证呼包鄂经济圈在确保经济增长的同时打造空气清新,水源清澈,草原葱绿,气候宜人的城市建筑群。

综上所述,解决呼包鄂经济圈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资金问题是源头和重点,只有解决了这一问题,呼包鄂经济圈的发展才会注入持久永恒的源动力,为进一步打造西部地区工业中心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屠庆芳. 新常态下乡镇经济发展问题分析及发展出路探讨[J]. 商讯:商业经济文荟, 2019(12):2.

共   4页                                    第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