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道路硬化后养护与管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3
/ 2

乡村道路硬化后养护与管理措施

彭亮

益阳市赫山区交通运输局  湖南益阳  413000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道路建设已成为当前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道路的硬化建设可以改善乡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生活品质和生产效率,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然而,道路硬化后需要对其进行养护和管理,以保障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通过制定合理的养护与管理措施,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道路问题,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基于此,本文展开研究。

关键词:乡村道路硬化道路养护;安全性

乡村道路硬化后的养护与管理,可以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便利性,为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同时也为乡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乡村道路硬化后的养护与管理作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乡村道路硬化后的养护与管理措施进行研究,对于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乡村道路硬化后的养护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养护经费不足

由于乡村道路硬化后使用寿命有限,需要定期进行维修和整治。然而,部分地区乡村道路养护经费有限,无法保证对道路及时进行维修和整治,导致道路损坏加剧,影响了道路的通行能力和交通安全。乡村道路需要定期进行清洁,清理杂草和垃圾,保持道路整洁和通畅。部分地区乡村道路养护经费不足,无法保证对道路的及时清洁,影响了道路的使用寿命和交通安全。养护经费不足问题下无法保证对道路的定期巡查,导致道路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影响了道路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

1.2 养护人员不足

乡村道路需要定期巡查,及时发现路面损坏、设施损坏等问题。然而,由于养护人员不足,无法保证对道路的及时巡查,导致道路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影响了道路的使用寿命和交通安全。发现路面破损、设施损坏等问题需要及时组织人员进行维修,以防止问题扩大。由于养护人员不足,无法保证对道路的及时维修,导致道路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严重影响了道路的使用寿命和交通安全。养护人员不足现状下,无法保证对道路的及时清洁,导致道路的使用寿命和交通安全受到影响。养护人员不足也会影响工作质量,由于工作量大,养护人员可能会匆忙处理问题,导致工作质量下降,出现漏检、漏修等问题。

1.3 缺乏规范化管理

部分地区缺乏对乡村道路养护和管理的详细计划,没有明确的巡查、维修、清洁等工作内容和时间安排,导致乡村道路养护和管理的开展难以有序进行。由于缺乏规范化管理,部分地区的乡村道路养护和管理工作标准不统一,存在差异化的现象,导致工作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出现漏检、漏修等问题。乡村道路养护和管理需要多部门协同合作,但由于缺乏规范化管理,信息共享不畅,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存在困难,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由于缺乏规范化管理,对乡村道路养护和管理的监督管理不到位,存在部门职责不清、监督不力等问题,导致工作难以得到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1.4 施工质量不高

由于施工不当或者施工时机不当等原因,导致乡村道路硬化后的路面不平整,存在凹凸不平、高低错落等问题,影响了道路的通行安全。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对道路的路基进行充分加固,那么在使用过程中就容易出现路基松散、下沉等问题,影响了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对道路的设施建设不够完善,路牌,交通标志等不够清晰明了,会给行车带来安全隐患。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质量不好,例如混凝土、石子等,就容易出现路面龟裂、断裂等问题,影响了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1]

2 乡村道路硬化后的养护和管理优化措施

2.1 加大养护经费的投入

制定合理的预算计划,确保养护经费的合理分配和使用,预算中应包括养护工作的各项费用。建立健全的资金监管制度,加强对养护经费的监督和管理,防止资金滥用、挪用和浪费。将养护经费按照不同性质进行分类管理,按照不同的用途进行分配和使用,确保养护经费的有效利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乡村道路养护和管理,引入社会资本,增加养护经费的来源,提高养护经费的利用效益。

2.2 加强养护人员队伍优化建设

制定完善的人员培训计划和培训方案,加强对养护人员的专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其维护道路的能力。明确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建立健全的考核评价机制,激励养护人员积极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建立奖励先进、惩罚不良的激励机制,激励养护人员发挥工作积极性,同时对违规行为进行惩罚,保证工作的规范性和效率。加强对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推动乡村道路的健康发展。

2.3 强化规范化管理

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工作流程,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通过各种途径向村民宣传道路使用的规范和注意事项,提高村民的道路使用意识和安全意识。定期对道路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道路的畅通和安全。对道路进行定期维护保养,保持道路的平整和清洁,防止道路出现损坏。设置警示标志,提醒车辆和行人注意行车安全,同时加强对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道路的安全通行。采用信息化手段对道路使用情况进行监管和管理,实现对道路使用情况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4 提升工程整体施工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遵循工艺流程,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硬化乡村道路的施工及后续的养护维修方面,应选择优质的建设材料,如优质沥青、优质水泥等,以确保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增加施工人员数量,提高劳动力密度,能够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施工质量问题的风险。加强现场管理,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制度,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其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从而确保施工质量。引入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同时也能够提高施工质量,降低施工风险。加强监督检查,将监督工作融入到整个工程建设中,实现全面的监督,保证施工整体质量[2]

结束语:

乡村道路是我国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乡村道路的养护管理不仅对整个路网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也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三农”问题的提出,乡村道路的养护管理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同时加强维护和管理。

参考文献

[1] 王晓天.硬化道路病害与处理措施[J].建材发展导向,2023,21(04):75-77.

[2] 王永慧,张景岩.乡村道路和绿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21(01):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