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财务舞弊审计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3
/ 2

研究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财务舞弊审计中的应用

刘东升

乌兰察布市审计局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  012000

摘要:当前,我国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企业发展迎来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当企业的规模达到一定的程度,就必须要考虑内控体系的建设,通过完善的内控体系,来防范和化解企业的各项潜在风险。内部审计是内控体系的重要一环,内部审计能够有效监督公司内控体系的运行,进而修补和完善内控体系的薄弱环节和缺陷,提升企业的内部治理水平。

关键词: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财务舞弊审计;应用

引言

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都可能会出现一些风险问题,传统内部审计侧重于评估事后结果,过程审计往往得不到重视,企业固有的风险难以进行有效防范。因此,有必要应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以有效弥补审计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对审计资源进行合理化配置,最终全面提升企业内控与审计管理水平。基于此,本文以对风险导向审计的概述为切入点,带着大家对风险导向审计的初步了解,着重围绕企业审计中对风险导向审计的应用进行分析与探讨,希望可以为同行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1风险导向审计的特点

风险审计指的是以风险管理理论为依据,由组织的内审机构人员,用规范的方法,审查组织的风险管理、风险控制和风险监督的过程,从而达到预测和测算的目的,对企业内部各业务循环的情况和所属部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分析,对风险进行识别评价管理。作为一项内部监督活动,风险导向审计以提高组织运行效率、预测和防范风险为目的展开,其核心思想就是要提高企业的整体经营、风险管理水平,防范舞弊问题的发生,促使企业稳定运转。风险导向审计具有明显的特征,首先体现在了其前移性方面,风险导向审计以风险的评估为核心,转移了审计测试的重心,迁移了审计工作,改变了以往的审计方法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问题,落实了风险评估工作的任务,将评估措施落实到位,审计活动无死角重心前移,重视风险评估这一关键的程序。其次,风险导向审计理念体现出了前瞻性的特点,风险评估中心发生改变,控制风险向综合风险管控转移,审计人员将关注重点放在了管理层舞弊的问题防治中,工作更加全面,以综合风险为切入点,对风险进行全面有效的控制,体现出了风险导向审计工作的整体性、综合性。在风险评估中,原有的直接评估方式发生了转变,向着间接评估的方法转型,以往的直接评估方式主要是对重大错误有可能出现的概率进行评估,而目前的间接评估方法下,是以经营风险评估作为核心切入点,全面考虑、统筹规划综合多种情况,实施风险评估,例如企业是否持续经营、经营风险对审计风险有哪些等,这体现了风险导向审计工作的间接评估性特点。风险评估向着结构化的方向转型,改变了零散评估的形式风险,评估结构化下,可能发生的风险因素得到了全面、综合化的考量,从而为综合风险评估结果的准确性、科学性提供了切实保障,改变审计程序性质、时间和范围。

2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财务舞弊审计中的应用

2.1加强企业内部监督管理

在企业各项工作中,监督管理是确保很多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如果可以将监督管理增加到风险导向审计中,那么风险导向审计工作的整体效果就会得到提升。从本质上来看,风险导向审计是对企业财务错报、经营行为实施审查与评估的过程,由于企业内部会涉及很多利益问题,企业内部也会存在很多潜在的徇私舞弊行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会对风险导向审计形成影响和干扰,如果将监督管理引入进来,即可从最大程度上减少这种干扰的发生,为审计工作的顺利完成提供保证。在落实监督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企业可以在其影响下顺利完成各项工作,当然这些工作也可以委派给专员来完成,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合理设置监督管理措施,从而使企业风险导向审计效果得到有效发挥。

2.2重视抽查凭证选取工作,减小抽查风险

对于凭证选取工作,应该重视综合质量,不仅需要对金额较大的加以关注,同时应该对从量标准不符合重要性要求然而性质严重的内容加以关注,选择各个科目凭证过程中应该遵循相应依据,对于资产科目,主要是对借方金额加以重视,避免资产多计。对于负债科目,应该对贷方金额加以重视,避免负债少记。对于损益科目,应该对非正常损益转账凭证的审批手续加以重视。主要原则为:1)长期借款与短期借款,一般根据借款合同检查借款抽凭。2)货币资金,对于小额发生额,按照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费用科目进行检验,关注费用是否应由被审计单位承担、入账时间正确性、审批事项有无等情况。对于大额发生额,按照往来科目与收入成本核算,对收入的真实性、凭证性质有没有满足会计记账等加以重视。3)主营业务与应收账款收入。在应收账款方面,借方主要体现出主营业务的收入,因此检验借方金额过程中,可以按照主营收入进行判断,主要是收入的真实性、会计处理准确性、对入账时间正确性加以注意。4)应付账款、存货。应付账款贷方科目和存货借方相互对应,因此借方金额可以根据贷方进行检查,对入账时间正确性以及是否存在未入账应付账款等加以注意。5)固定资产,对于固定资产,一般为大额资产,例如土地、车辆、建筑物等。按照重要性原则,减少、增加大额项目时,应该进行所有的凭证抽查。在开展检查作业过程中,借方发生额应注意资产所有权是否归属企业、合同和发票内容与明细账之间相符性等加以注意。对于贷方,应该对于内部审批相关手续加以重视。

2.3充分利用信息化系统,更好发挥内部审计服务职能

企业应当优化升级ERP一体化管理系统,将企业管理活动信息和数据尽可能录入ERP系统,同时将企业的内部控制审批流程内嵌至ERP系统,实现企业的所有经济活动信息和数据在ERP系统里做到流程可视、信息可查、风险可控。通过ERP系统的完善升级,打通过去信息化系统的数据孤岛,实现业财融合的一体化集成管理。当信息化系统成熟到能够检索到各个业务部门的内控信息和数据信息,将会极大的降低内审人员调取企业业务活动信息数据的时间成本。内部审计人员通过信息化系统的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和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更好的实现对管理信息的整合分析,查找风险源,提供体系化的风险应对策略。

2.4强化风险导向审计环节

在风险导向审计过程中,对其各项内容实施有效管理,逐步强化其中各环节内容,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具体来说,风险导向审计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对风险进行评估、应对以及报告等,其中风险评估是指评估企业固有和潜在的风险,并在其基础上制定审计计划;风险应对则是指结合风险评估阶段调查出的问题,得到审计证据,并且落实审计工作程序;风险报告主要是通过评价得到审计证据,并且编制出审计报告。在风险导向审计工作中,需要对其多个工作环节实施有效管理,首先需要调查企业的基本情况,确保资料数据的准确性,为风险评估工作的展开提供前提条件,其次依照风险评估工作的程序实施风险评估,并对企业内部的相关信息进行反复核对,以确保各项工作可以顺利完成。

结束语

综上,风险导向审计是企业中一种比较新颖的审计理念与方法,在企业内部审计中应用风险导向审计,应该与企业工作实际相结合,制定出合理的审计计划,并且加强对审计实施过程的监督与控制,将审计报告科学地编制出来。这样才能有效克服工作中出现的弊端和问题,从而有效降低企业风险,促进审计工作质量的提升,为企业决策提供有效参考。总之,风险导向审计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借助于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可以为进一步提升企业识别、防范风险的能力,并且强化其内部控制,最终不断提升其审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朱瑞.关于风险导向审计在企业审计中的应用[J].财讯,2020(29):76-77.

[2]郭静霞.探索风险导向审计在企业审计中的应用[J].中国民商,2020(3):96.

[3]胡曾妍.风险导向审计在企业审计中的应用初探[J].大观周刊,2020(13):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