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影响焦炭热反应强度数据的因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3
/ 2

研究影响焦炭热反应强度数据的因素

李鹏 ,吕瑞婷

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 韩城 715400

摘要:近年来,钢铁行业随着炼铁高炉大型化以及喷煤技术的应用,普遍认为焦炭在焦炉中的骨架作用尤为重要,越发重视焦炭热态指标数据的优劣,本文重点通过标准执行制样方法、设备差异、标准研究等因素进行探索研究,弄清楚数据结果重现性差的原因,从而使焦炭热性能数据能够真实反应焦炭质量。

关键词:钢铁行业;热反应;焦炭质量;真实;重现性差

1 制样方法对焦炭热反应数据的影响

2021年12月龙钢公司正式投用全自动焦炭颗粒制球机,以制球机代替手工制样作为结算报出数据,结束了长达5年的手工制样模式。全自动焦炭颗粒制球机投用前,龙钢化验室实施了5种方案,经过100组机制手制比对数据,最终将两种制样方式的热反应数据平均偏差控制在1%以内,远低于国标要求,完成了业界认为不可能实现的目标,也彻底打破了传统上对全自动焦炭颗粒制球机的偏见,认为制球机制备的样品比手工样品数据要向好。

在制球机投用前本化验室结算数据主要以手工制样方式为主,以4台冲压式焦炭制球设备(HXZY-B)为主,工作原理为机械模拟人工敲制样品,其成品与手工方式敲制的样品形状一致。为验证该冲压制样设备与手工制样一致,本实验室通过手工制样及冲压制样方法进行数据比对工作。

冲压式制球机全国范围内使用的化验室较少,虽然属于机械制样,但是其原理又是模拟传统人工制样方式,制球成型样貌与手工制样几乎没有区别,主要目的是降低员工劳动强度,目前龙钢化验室运行4台,已全面启用该设备代替人工敲制样品,投用前,经过大量数据比对工作,大样各留20公斤,一份用于传统手工制样,一份用冲压式制球机进行制备,数据汇总如表1所示:

手制实验数据

机制实验数据

平均CRI/%

平均CSR/%

序号

CRI/%

误差

平均值

CSR/%

误差

平均值

CRI/%

误差

平均值

CSR/%

误差

平均值

1

23.4

2.2

24.4

69.3

2.2

68.2

23.9

1.1

24.5

69.5

2.4

68.3

(0.1)

(0.1)

25.5

67.1

25.1

67.1

2

24.8

1.7

23.9

69.0

2.0

69.9

25.4

2.8

24.0

67.7

3.5

69.4

(0.1)

0.5

23.1

70.9

22.6

71.2

3

24.4

0.9

24.9

70.7

1.2

70.1

23.9

0.9

24.3

70.3

0.2

70.4

0.6

(0.3)

25.3

69.5

24.8

70.5

4

26.5

1.1

25.9

65.1

1.5

65.8

23.7

2.6

24.3

67.6

0.5

67.3

1.6

(1.5)

25.4

66.6

25.0

67.1

5

28.7

2.0

29.7

61.5

2.1

60.5

30.8

0.5

30.6

58.7

0.3

58.5

(0.9)

2.0

30.7

59.4

30.3

58.4

6

25.0

0.1

24.9

67.6

1.0

68.0

25.8

1.2

25.2

66.6

1.1

67.1

(0.3)

0.9

24.8

68.5

24.6

67.7

7

25.8

0.3

25.9

66.9

2.2

68.1

24.5

0.2

24.6

68.6

0.6

68.3

1.3

(0.2)

26.1

69.2

24.7

68.0

平均值

25.7

67.2

25.4

67.0

0.3

0.2

               表1 手工制样与冲压制球机数据比对   

共计分析7组数据,涉及4家焦炭,为龙钢公司进购三种质量特征的焦炭,具有代表性。总体数据与原分析数据相比较平均偏差反应性为0.3%,反应后强度0.2%,符合率达到100%,证明该制样方法较传统手工制样方法一致,可以代替手工制样方式。

2 标准过程执行对焦炭热反应数据的影响

2.1炉头焦泡焦挑拣率及过度制样对数据的影响

GB/T4000-2017《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试验方法》中“5 试样的采取和制备”要求完全弃去孔大、成蜂窝状的泡焦和带有黑头、不完全是灰色的炉头焦。国标虽然明确了炉头焦泡焦挑拣标准,描述了形貌特征,但是各化验室实际操作起来仍然存在很大的差异,也存在矛盾点,国标中没有明确一个挑拣率,也就是挑拣量是多少,如何真正做到“完全弃去” ,在实际中往往存在过度挑拣的情况,很多化验室不光破碎前挑拣,在制样过程中仍然会选择性挑拣成色好的焦炭进行制备,还有的化验室在成品样中再次进行挑拣,甚至还有化验室在缩分样品后挑拣大且饱满的颗粒进行试验。然而同行业炉头焦泡焦占比不大于5%。这就好比一个班级有特等生、优等生、合格生以及差生四个档次,如果我们以合格率为指标,应去除差等生人数作为统计,平均分数自然偏低,但是如果去除合格生甚至优等生仅仅统计特等生平均分数,那自然平均分数远高于合格率人数的平均分。

为验证以上观点,龙钢化验室将供方5天焦炭大样分别缩分成2份,编号为1-5号,双方化验室同时进行数据比对工作。

龙钢公司化验室检化验方案:试样1-5号炉头焦泡焦挑拣量逐步增加,其中1号焦炭大样不挑拣缺陷焦进行试验,制样时对样品从25mm模具上敲制穿孔2-3次,制备1.2公斤以上送往化验室。

供方检化验室检化验方案:1-5号试样制样过程中对样品从25mm模具上敲制穿孔7-8次,1号试样炉头焦泡焦挑拣量12.5%,试样2-3号炉头焦泡焦挑拣量约25%左右,5号试样炉头焦泡焦挑拣量达到40%以上,除挑拣炉头焦泡焦外,供方化验室同时对制备好样品进行二次挑拣,把看似形状不好以及黑焦炭进行二次剔除,其中3号、5号试样二次挑拣剔除率高达60%左右。详细数据汇总如表2所示:

试样编号

龙钢测定

泡焦、炉头焦

颗粒数

供方化验室测定

泡焦、炉头焦

二次挑拣

颗粒数

CRI%

CSR%

挑出量Kg

占比%

数量

CRI%

CSR%

挑出量Kg

占比%

剔除率占比%

数量

1

30.8

59.4

0

0

30

29.6

63.7

2.5

12.5

0

29

2

30.3

60

1

5

30

27.1

65.8

5.0

25

40

27

3

29.3

62.8

1.5

7.5

30

26.1

66.8

5.0

25

60

26

4

30.3

62.9

2

10

31

28.8

64.8

2

10

20

28

5

29.1

63.2

5.0

25

31

26.5

67.1

8

40

60

27

表2 双方化验室数据比对结果

总结:应正确理解并执行 GB/T4000-2017《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试验方法》中“5 试样的采取和制备”要求,制样过程中剔除缺陷焦必须在样品缩分之前完成,保证样品的代表性,通过选择性挑拣试样、多次修饰、二次挑拣等手段来进行样品分析都属于过度制样,存在人为因素干扰,检化验流程中属于严重的违规操作,有失公平公正,并不能客观如实反应样品的真实质量。

2.2缩分样品对数据的影响

国标中要求将制好的试样用缩分器缩分出900g,但是YB/T4494-2015中“4.3缩分器”要求隔槽宽度≥70mm,隔槽个数≥10个。外出对标及检化验室并未发现使用该缩分器,同时咨询生产厂家该型号二分器必须单独定制,如果采用该宽度缩分器,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多个焦炭同时出现在一个隔槽的现象,目前龙钢所用缩分器隔槽宽度为39mm,试样粒度约为25mm,在操作实践过程中,检化验人员经过2-3次缩分,就能保证总量缩分出的2份样品重量相差在10g以内,实际应用效果很好。有部分化验室用手或者缩分板进行缩分,甚至有的化验室不缩分,制备好300g试样后直接进行试验,不缩分必然会导致样品粒度大小不均,两次试验平行率差,数据偏差就大,数据不具有代表性。

2.3缩分后质量校正对数据的影响

标准中条款“6.2试样制备”,最终的质量校正可通过替换一块较轻或较重焦炭来完成。即最终仅允许调整1颗,如果再次调整必须将上一块焦粒放回去。但部分化验室在缩分后选择性将焦粒逐一放进天平,存在严重的人为因素影响,是不可取的,反应后的焦粒是大小不均的,如果都刻意选择大颗粒进行试验,只会误导生产。

参考文献

[1]焦炭热性质检测影响因素分析及解决措施刘兴龙

[2]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试验方法》编制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