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管理配合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在外伤急诊急救中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5
/ 2

危机管理配合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在外伤急诊急救中应用

​沈雪

射洪市中医院   四川  遂宁  629200

摘要目的 探究在外伤急诊急救中应用危机管理配合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的外伤急诊急救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收治时间为2021年8月-2022年8月,随机分组,常规组80例,采用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实验组80例,采用危机管理配合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确诊时间,急诊到手术的时间,急诊到病房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外伤急诊急救中,应用危机管理配合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可有效缩短患者的确诊,转诊以及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关键词】外伤急诊急救;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危机管理

急诊科急救时,外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救治疾病,它具有时效性强,疗效确切、积极治疗将极大程度地改善患者存活率及救治率,给患者后续治疗赢得了更多机会与时间。并在临床日常工作中,为了增加患者的救治时间,降低了因急救而造成的不利影响,护理人员应完善护理工作中的急救护理程序,将优质护理质量运用于急诊科急救中[1]。本文主要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0例患者进行了研究,给以联合护理模式,并对临床工作成效进行观察,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的外伤急诊急救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收治时间为2021年8月-2022年8月,随机分组,常规组80例,实验组80例。常规组最大67岁,最小21岁,平均(45.21±6.22)岁,男女患者比例为52:28;实验组最大68岁,最小22岁,平均(45.19±6.11)岁,男女患者比例为51:29。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常规组

常规组患者应用无缝隙一体化的创伤急救护理方式,分别为院前急救治疗,院内急救治疗和各科之间的衔接治疗。

1.2.2实验组

实验组给予危机管理结合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进行危机管理:强化护理人员的危机防范意识,建立创伤危机监测机构等,建立应对性管理制度和预警制度等,建立最佳危机处理方案,最终及时,有效的解决了这场危机;与危机管理相结合,建立无缝隙一体化的创伤急救护理模式;

(1)组织管理。提前成立急救护理小组,该组由专科主任组成、骨干医护人员中;组员都接受了准入培训、危机意识的训练和有关的评估;急诊救护车内有气管插管用物、简单呼吸器,车载呼吸机和吸引器;抢救室,手术室,监护室的准备工作要充分。

(2)院前急救。建立急救预报系统,救护车收到患者后,当即对他们的伤情作了鉴定,并经急救系统回馈至急诊科;对急救的内容作了归类,细心观察患者的情况,依据其临床表现,提前对突发情况进行判断;及时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如果患者在手术准备结束前就告知监护室,作好接诊前的准备工作,等等,让每个部门都能畅通的联系起来。

(3)院内急救。医院抢救室对应的仪器配备完善,患者到院即同急待诊科人员的移交,根据患者的病情,明确医护人员的分工,拟定伤情处置方案,严密监视生命体征等等,如果患者多需要提前分组,分伤情评估组、气道支持组、送检组等,优化了护理流程。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确诊时间、急诊到手术时间、急诊到病房时间、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对比。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所有治疗相关指标使用±s表示,行t值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相关指标,与常规组相比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比较(n,±s)

组别

n

确诊时间(分钟)

急诊到手术时间(分钟)

急诊到病房时间(分钟)

住院时间(天)

常规组

80

61.13±9.86

81.33±12.16

57.53±10.96

16.43±1.76

实验组

80

33.04±9.07

41.47±10.07

43.34±10.57

20.04±3.07

t

18.754

22.581

8.335

9.124

P

0.000

0.000

0.000

0.000

3讨论

多科室联合管理模式在无缝隙一体化的创伤急救中的应用,分院前救治,院内急诊等、各科的考察等等,虽可在一定程度上完善检查流程,减少抢救时间,但可引起有关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已有研究提出危机管理结合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用于创伤急诊急救可以显着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所谓危机管理,就是对引发危机事件高危因素的事先认识,然后根据这些高危因素,有计划地应对潜在危机事件、组织性和系统性预测,当危机事件确实发生的时候,能迅速作出回应,并且在事态发展前就采取了快速、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减少危机事件伤害的系统性预防护理管理模式。危机管理模式属于超前管理的范畴,防患于未然,是这种管理模式的根本所在、主要要求。危机管理可以采取预防性措施,把危机损害降到最低限度,从而达到提高医院和科室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赢的局面

[3]

本研究表明,实验组的诊断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急诊到达病房的时间、住院时间和其他有关指标,与常规组比较,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用于外伤的急诊急救,采用危机管理与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相结合,能有效地缩短患者的诊断时间,转诊和住院时间等方面值得提倡。

总之,将危机管理联合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运用于外伤急诊急救,效果明显,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郭杰.危机管理模式在急诊颅脑外伤患者急救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现代养生,2022,22(15):1301-1303.

[2]万晶,陈热花,黄洁.危机管理与外伤急救护理模式在急诊颅脑外伤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33(4):603-605.

[3]李雪梅,李湘,张余.危机管理联合外伤急救在急诊颅脑外伤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药,2021,43(21):3313-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