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瘤有什么特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5
/ 2

垂体瘤有什么特点

雷文刚

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四川攀枝花  617000

垂体瘤的病因有哪些

垂体瘤是一种主要由垂体后叶及颅咽管周围残余细胞引起的恶性肿瘤。有明显临床表现的患者占颅内恶性肿瘤的近10%。男性的垂体瘤比女性略多,垂体瘤通常发生在年轻人身上,通常严重干扰正常生长与发育、单侧输卵管、学习和工作的能力。临床表现主要为荷尔蒙与内分泌异常症状群、罕见病例压迫人脑下垂体以及周围脑组织的症状群、脑下垂体卒中以及部分脑下垂体中前叶功能的减退症状群。这两种疾病都是恶性肿瘤,主要由垂体、后叶及周围颅咽管的残留细胞引起。关于垂体腺瘤的发病机制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垂体细胞自身缺陷学说,另一种是下丘脑功能障碍学说。

    1.脑下垂体细胞的缺陷学说(1)垂体腺瘤来源于一个突变的细胞,并随之发生单克隆扩增或自身突变导致的细胞复制。(2)外部促发因素的介入或缺乏抑制因素: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致癌基因也是一种参与细胞生长功能的基因。一些癌基因产物是细胞增殖机制的主要受体,而另一些则参与细胞内增殖信息的主要传递途径,它所表达的各种功能也可以导致不同的细胞生长阶段变化。

    2.下视丘的功能失常(1)下丘脑多肽激素促发垂体细胞的增殖。(2)抑制因子的减少,对恶性肿瘤细胞的生长也能产生促进作用

垂体瘤特点以及症状表现

垂体瘤的症状特点大多是头痛、视神经通路受压症状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尿崩症、昏睡、腹围调整困难、自主神经运动功能紊乱、羊角风症样抽搐、脑瘫、锥体束征等精神症状,严重者还可并发视觉功能障碍、脑膜炎、脑脊液漏等疾病。

1.腺垂体本身压迫症群:

    随着腺瘤体积增加,除肿瘤以外的脑下垂体组织逐渐受压或减少,从而引起其脑下垂体促激素的降低以及相应周围靶腺体的减少,临床表现主要系复合度,有时以性腺功能降低为主,有时又以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下降为主,偶有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降低,有时因肿瘤压迫神经垂体以及下丘脑而形成尿崩症。

2.垂体周围组织压迫症群:

(1)恶心:主要起自肿瘤细胞对硬脑膜的挤压和牵张等效应外,还可产生恶心、腹泻等反应。一旦肿瘤发展累及痛觉敏感性的组织如大血管壁等,头痛便呈顽固性。

(2)下丘脑弓状核症群:肿瘤的向上生长可影响下丘脑功能与结构,从而引起下丘脑综合征。

3.腺垂体功能亢进症群:

(1)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由于垂体腺瘤产生过多的副甲状腺激素而引起

(2)皮质醇增加症状,为垂体腺瘤中产生过多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所致。

(3)溢乳-闭经症,系由垂体产生过多的泌乳素所引起,在女性中高达百分之六十。

IMG_256

(4)促性腺激素腺瘤:并不少见,患者有性欲减退症状,促性腺激素腺瘤者达7%。瘤细胞一般呈嫌色性,少数为嗜酸性。患者年龄发病高峰在50~60岁,男性显著多于女性。大多数患者因巨大腺瘤造成压迫症群。男性常表现阳痿、不育。

垂体瘤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1.在内分泌检查中,大多数垂体肿瘤具有激素产生的特点,但临床表现不明确,影像学检查不能显示恶性肿瘤出现后垂体肿瘤激素发生变化。有些垂体瘤患者只能通过内分泌检查才能确诊。
    2.影像学技术:(1)颅骨x线平片这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检测方法,通过鞍鞍骨的变化、鞍座钙化现象来判断是否有罕见病的鉴别诊断。(2)CT仅对垂体大瘤有用,而垂体小瘤容易被忽视。它不能作为检测垂体肿瘤的主要方法。(3)MRI检测是目前诊断垂体瘤最主要的方式,可以比较清楚的指出小乳房癌的位置,形态,位置,和与周围结构间的关系。就连直径在2~3公分之间的小乳房癌也可以显示出来。但也有小部分乳房癌的情况与周围的脑下垂体组织比较相似,但二者并没有差异,因此仍需要通过临床表现和内分泌检测做进一步诊断。
    3.病理检查这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检查方法,但误诊率相对较小。病理检查以普通切片HE染色光镜检查为主,只能进行大体检查,无法区分癌细胞类型。而免疫组化洗染技术,利用恶性肿瘤细胞中所含的激素进行检测,虽然灵敏度高,但误诊率相对较高。而电子透视显微技术检测,利用硬块的细胞不同特征区分出恶性细胞类型,在临床上很少使用。
IMG_256 

垂体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垂体瘤的综合治疗包括手术、药物和放射治疗。正是因为没有办法做到完全治愈,所以才有了各种各样的治疗方法。医生应根据垂体瘤的严重程度、激素内分泌变化、并发症及合并症、患者的年龄、是否有生育要求以及患者的经济状况,制定个性化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垂体瘤的诊断与治疗,也是多家医生协同的综合诊疗方法。

2.放疗后由于下垂体瘤又是腺瘤,本身对放射疗法的敏感性还不足,再加上放疗使70%~80%的患者产生下垂体机能减退,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能力,所以放射性活度疗法仅适用于术后残余、无法耐受治疗、或对药物不敏感、有共患症,而且能够进行化学治疗及药物处理的患者。

3.药物治疗,主要根据由脑下垂体泌乳素产生的细胞瘤,在超过90%的患者中,多巴胺激动剂可以控制PRL浓度,导致肿瘤体积显著减少。只有对这些药物敏感或不能耐受的催乳素瘤患者,或由于团块压迫而出现急性症状的患者需要紧急治疗减压,但病人又不需要立即进行药物治疗的泌乳素瘤病人,才可以考虑药物治疗。

4.术后治疗,目前,垂体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中药治疗和放疗。垂体肿瘤的位置一般在鞍区,但由于周围有视神经、颈内动脉、下丘脑等主要组织,因此术后有一定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