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育苗造林栽培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5
/ 2

林业育苗造林栽培技术研究

任丽娟 ,汤镒帆 ,杨雨林 ,聂晶 ,李紫涵

云南省玉溪市林业和草原局;云南省玉溪市;653100

摘要:林业是我国的重要战略资源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和社会价值。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重视,林业育苗造林栽培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当前我国林业育苗造林栽培技术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提升和优化林业育苗造林栽培技术,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加强技术创新、强化生态保护、推广现代化管理模式、加强人才培养、加强合作与交流、以及加强宣传和教育等方面,探讨推进林业育苗造林栽培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林业;栽培

1林业育苗造林栽培技术的重要性

林业是人类利用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行业。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森林面积不断减少,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生态平衡受到威胁。因此,为了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林业育苗造林栽培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1.1保护生态环境

林业育苗造林栽培技术是恢复和改善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通过育苗造林栽培技术,可以增加森林覆盖面积,防止土地沙化、土地贫瘠等问题,减轻气候变化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森林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林业育苗造林栽培技术可以恢复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减少土壤侵蚀,保护水源、水土保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2提高经济效益

林业育苗造林栽培技术可以增加森林资源的产值,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种植树木可以用于木材生产、林下种植、观光旅游等方面,使得森林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提高经济效益。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通过育苗造林栽培技术,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和经济来源,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1.3提高空气质量

林业育苗造林栽培技术可以提高空气质量。森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减少空气中的污染物质浓度,从而提高空气质量。同时,森林还可以释放出大量的氧气,改善人们呼吸环境。

2林业育苗造林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

尽管林业育苗造林栽培技术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问题:

2.1病虫害防治

林业育苗造林栽培技术中,病虫害的发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由于林业育苗造林栽培技术中的树木密度较高,加之长期的人工管理,容易形成病虫害的滋生环境。病虫害会导致植物生长不良、繁殖力下降、荒漠化加重等问题,严重影响森林的生态功能和经济效益。

2.2土地利用问题

林业育苗造林栽培技术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因此对土地资源的利用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一些地区由于森林资源紧缺,存在着森林用地的过度开发、违规占用等问题。同时,人类活动也会导致森林土地的破坏和退化,影响森林的生态功能和经济效益。

2.3水资源利用问题

林业育苗造林栽培技术对水资源的利用也是一个关键问题。一些地区由于水资源缺乏,而对于林业育苗造林栽培技术又有较高的水需求,因此在水资源利用方面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规划,以保证森林的生长和发展。

3优化林业育苗造林栽培技术的具体措施

3.1加强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林业育苗造林栽培技术发展的核心,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苗木的质量和成活率,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3.1.1加强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是林业育苗造林栽培技术创新的前提,需要加强对树种的基础研究,探索树种的生长规律和生态特性,以及对树种的遗传育种、生理生化、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为技术创新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

3.1.2加强应用研究

应用研究是技术创新的关键环节,需要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的技术应用。例如,可以利用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探索树种的培育和栽植技术,如利用遗传工程技术改良树种,利用组织培养和生物技术增加苗木的成活率和抗逆性,利用土壤改良和养分调控技术促进树木生长等。

3.2强化生态保护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在林业育苗造林栽培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强化生态保护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首先,加强生态环境评估。在林业育苗造林栽培技术的实践中,需要进行生态环境评估,评估林木的生长环境、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和生态效益。评估结果可为制定生态保护政策和实施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加强林木种植区域的保护。在林木种植的区域内,应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防止乱砍滥伐和过度放牧等不良行为,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此外,在林木种植区域内也要注重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尽量避免对野生动植物的影响。另外还需要加强土地保护。土地是林业育苗造林栽培技术实施的基础,应该加强土地保护,避免因过度利用或不合理利用而导致的土地退化和水土流失等问题。在土地使用过程中,要遵守土地利用规划,防止违规占用土地和毁坏生态环境。

最后,加强水资源保护。水资源是林木生长和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应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防止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污染。在林木种植区域内,应该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避免过度使用或浪费水资源。不仅如此,还应当加强环境监测和监管。对于林业育苗造林栽培技术实施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应加强环境监测和监管,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要加强环境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总之,强化生态保护是林业育苗造林栽培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需要从多个方面加强保护和管理,以推进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3.3推广现代化管理模式

现代化管理模式在林业育苗造林栽培技术中的应用,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和生产效益,同时保障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第一,建立信息化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一套覆盖整个林业育苗造林栽培技术的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该平台,可以实现种苗选育、育苗管理、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过程的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数据准确性。

第二,推广精准施肥技术。采用精准施肥技术,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类型、植被类型和气候条件等因素,对施肥进行合理调整,提高施肥效果,减少浪费,同时避免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第三,推广精准病虫害防治技术。采用精准病虫害防治技术,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病虫害类型、发生程度和防治需求等因素,对防治措施进行科学调整和合理使用,提高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

3.4加强人才培养

加强人才培养是提升林业育苗造林栽培技术水平的关键措施。

3.4.1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机制

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机制是加强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要加强对林业育苗造林栽培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针对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的人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和培训,建立完善的人才选拔、评价和激励机制,创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和激励机制。

3.4.2推动教育与实践相结合

在人才培养中,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必要的,但实践经验同样重要。应该通过与林业育苗造林栽培技术实践相结合,推动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使其能够真正适应实际工作中的需要。

3.4.3引导和支持科技创新

林业育苗造林栽培技术需要不断地推陈出新、发展创新。因此,需要引导和支持科技创新,为人才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鼓励他们在技术领域进行创新研究和实践探索。

结束语:林业育苗造林栽培技术的提升和优化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各级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同时,也需要不断总结和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以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方法推进林业育苗造林栽培技术的发展。相信在全社会共同的努力下,未来我国的林业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通讯作者:汤镒帆;1987 07;女;拉祜族;云南易门;本科;工程师;野生动物保护和繁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