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额信贷的发放与管理-以农业银行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6
/ 3

农村小额信贷的发放与管理-以农业银行为例

徐雅文

河南农业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金融市场变得更加繁荣,对于农村的信贷需求也在迅猛增长,给农村带来了更多的商机。自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这一目标引起了社会各方的高度重视,而农业银行则承担了极其重要的职能,致力于满足这一重要的历史性课题。因此,为了更好的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户信贷需求得到满足,要求农业银行从农村小额信贷的发放与管理入手,并结合农村发展的实际需求完善相关的程序,促使小额信贷能够更好更多的服务于农村和农户。

关键词:小额信贷;农村发展;农业银行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 研究背景

中国已经完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的宏伟目标,为了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快减少贫困人口的步伐,并将其融入到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以期使更多的人民走出贫困,走向繁荣昌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开启崭新的篇章,并朝着第二个百年的伟大梦想前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国家最艰巨最困难的问题在于农村贫困问题,虽然农村绝对贫困问题在脱贫攻坚后得到了解决,但农村与城市仍存在严重的二元分化,农村贫困问题仍然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小额信贷作为专项支农项目,以其低门槛、免抵押物、等优势成为农村发展的主要借贷来源之一,但由于其起步较晚、主要客户群体风险承受力低,在发放与管理方面仍存在着许多不足,

2.研究意义

由于中国早期的发展战略与国情导致了农村和城市经济发展的二元化结构,农村贫困及农民固有的低风险承受能力导致金融机构的资金向城市倾斜,大量资本流入城市使农村发展缺乏资金支持阻碍着农村投融资及扩大生产的发展。本文就农村小额信贷的发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农村发展中存在的最大问题也是最难攻克的问题即农村贫困,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可以有效的缓解农村发展过程中资金的短缺问题,对于改善城乡二元化、促进农村人才回流、推动中国“三农”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内研究现状

尽管近几年我国信贷产业快速发展,但由于起步较晚以及农民文化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都较低,导致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与西方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学术界对于小额信贷扶贫的研究侧重于贷中和贷后的技术,监督等方面继续深化理论成果为实践提供了持续的理论支持,而实践的普及为理论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因此朱胜文(2018)[11]在他的文章中指出我国针对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实施提供两种路径方式:一是以当地政府为小额信贷扶贫项目的主体,这种方式更适应易科层激励、集中决策为主的社会 ;二是以金融机构和贫困农户为主体,这种方法更利于市场激励、分散决策的以达到预期最大效率。随着政府对内部控制的日益重视,21世纪以来,我国对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并且深入探讨了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从而成为当今学术界的热门话题。近年来,我们的内控制度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张湘洲和谷祺(003)指出,内控制度的组成、含义和运行机制都与制度控制、文化控制和市场控制密切相关,他们还对这些因素的关联性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分析。张宜霞(007)以全局视野深入地剖析了内控的概念体系,将其细化为一个系统的框架,以便更好地指导企业的内控活动。此外,她还着重于构建一个完善的内控体系,以及深入挖掘其有效的评估机制,以及如何将其运用到日常管控之中。郑军、林钟高(007)和王河流、骆良彬(008)都以COSO的五大控制因子为基础,提出并实施了一种新的评价指数(ICI),这种指数可以有效地帮助中国的金融机构(尤其是上市公司)进行有效的内控评价。王河流,骆良彬(2008)在内控评价研究上主要运用了AHP模糊评价法。

2.国外研究现状

由于西方国家相对发达的银行业,所以西方国家对于农村小额信贷风险的理论探索和实践主要是以银行对大企业的风险度量评级体系为蓝本并根据实际发展起来的,这就使得西方国家的信用风险度量理论会随着银行业和企业之间的风险度量理论变化而变化。从西方的实践来看,从1990年代开始陆续出现了美国KMV公司基于Black-scholes期权定价理论而建立的KMV模型、摩根大通基于VAR的Creditmetrics模型、麦肯锡公司的Creditportfolioview多因子模型、瑞银基于保险精算思想开发的CreditRisk+模型(1997)、Altman等学者在寿险精算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历史违约数据开发的Mortality Rate模型等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在农村小额信贷与经济关系的方面,King and Levine(1993)在80个不同国家的研究结果表面,金融业的高速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然而,在贫困地区,由于缺乏高质量的信贷,这种联系变得不太显著。Mckinnon指出,农村的小额信贷服务可以推动农村的金融业,从而推动其经济的发展。

相较于西方国家我国金融业起步较晚,国内农村小额信贷尚且处于贷中与贷后的技术层面,西方国家已处于农村小额信贷风险的度量阶段。我国可以结合国情有选择的借鉴西方国家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模式,推动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与完善。

二、农村小额信贷的概述

(一)关于农村小额信贷

关于农村小额信贷,国内外学者有很多不同的定义。大致内容即:农村小额信贷是相关机构面向贫困农户投放的金额较小、门槛较低、无抵押品的信贷活动,对象主要是因从事农业生产而资金不足的农村人口,目的是帮助农村有发展需求的农户提供资金支持,促进农村发展。小额信贷的发展具有双重性,农村小额信贷通过向贫困人口提供金融服务,成为农村扶贫的一种有效工具,但其本质上是一种金融活动,若只注重扶贫工作必然导致其无法长久经营下去。反之,如果没有扶贫理念,农村小额信贷所具有的社会责任感将缺失,纯商业的经营会带动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但是不可能真正的为贫困人口提供金融服务。在这个意义上,完善的小额信贷机构应以为真正的穷人提供资金支持和追求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为双重发展目标,兼顾覆盖面和可持续性。

(二)国外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

小额信贷起源于孟加拉国,1976年孟加拉国教授尤努斯针对低收入农户贷款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即“小额信贷”,“小额信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孟加拉国低收入农户的收入水平,并促进了相关农业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受经济发展情况及金融业发展程度的影响,虽然小额信贷起源于发展中国家但却在发达国家积累了更多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并且搭建起了更为全面科学的小额信贷发放与管理的风险应对体系。

(三)国内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

我国小额信贷业务在1999年开始发展,2001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根据调查显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空间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随着城市化和社会化的发展,中小企业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为小额信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更低的风险,更简单的贷款手续,更容易审核的流程,使小额信贷更加适合中低收入阶层的资金需求。尽管小额信贷业务前景光明,受众人群众多,但是由于许多企业的业务组合尚未完善,提升空间有限,与传统银行贷款业务相比,仍存在巨大的差距。

三、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必要性

(一)农村发展面临的困境

尽管农村的发展存在许多挑战,比如:农民的文化和科学知识水平较低;农业的科学技术水平较低;优秀的劳动力往往会离开家乡;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农业的结构存在缺陷;农民的集体经济状况较差;以及持续的财政支持缺乏。尽管这些问题存在,但它们的根源主要是由于缺乏充分的财政支持。由于多种原因,如征信、回报率和借贷额,金融机构往往会把资源投资到第二三产业,尤其是那些ROI较高、拥有较多抵押物的行业。然而,由此导致的结果却是,资源的投资并未得以实现对农业的回报,而是导致了资源的浪费,从而阻碍了资源的合理利用,也阻碍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而阻碍了农村的经济复苏。

(二)小额信贷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性

小额信贷是一种重要的支持农业发展的方式,它能够帮助农民提高生产力,并且能够减少农村的不合法借贷行为。此外,小额信贷还能够缓解农民的贷款压力,并且能够减少农村纠纷。第三,通过激励农民创业和扩建,可以推动农村生产的规模化和专业化,从而提高贫困农民的就业率;第四,小额信贷的发放可以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回乡创业,从而缓解农村人才外流。

四、农业银行关于小额信贷发放与管理方面存在的挑战

(一)农业银行小额信贷发放的流程

1.当贷款人的贷款申请被接受-经过严格的审查,贷款银行将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贷款额度,并在风险评估结果达标之前,向贷款人发放贷款。

(二)贷款银行将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小额信贷的具体实施方案。

1. 贷款用途和准入条件

原则上农户小额贷款用于农户维持基本生产所必要的融资需求。年满十八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农户,拥有农村户口且已经申请获得金穗惠农卡,拥有稳定的收入及按期还款的能力。

2. 贷款额度、期限、利率及还款方式

贷款金额是关键因素,特别是对于那些需要贷款的家庭。贷款的额度通常是三千元,但是也有3万元的额度。贷款的额度的提升也是必要的,但是提升的程度也是有所区别的。贷款的期限也是非常重要的,通常是三年,但也有时候会有所延长。贷款的定价遵循收益与风险相匹配的原则。

(三)农业银行关于小额信贷发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客户存款没能有效利用

表1:2019年年末全部农村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及其增长速度(单位:亿元)

指标

年末数(亿元)

比上年末增长(%)

各项存款

1981643

8.6

其中:境内住户存款

821296

13.4

其中:人民币

813017

13.5

境内非金融企业存款

621147

5.4

各项贷款

1586021

11.9

其中:境内短期贷款

472380

6.6

境内中长期贷款

971805

13.7

表:2:2020年年末全部农村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及其增长速度(单位:亿元)

指标

年末数(亿元)

比上年末增长(%)

各项存款

2183744

10.2

其中:境内住户存款

934383

13.8

其中:人民币

925986

13.9

境内非金融企业存款

688218

10.8

各项贷款

1784034

12.5

其中:境内短期贷款

492682

4.3

境内中长期贷款

1137504

17.1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近两年农村存贷款余额情况,可以看出农村发展正处于一个极其紧迫的时期,但却有大量的存款尚未被有效利用。

2. 支农信贷与农户需求不匹配

由于贷款的时间跨度过大,使得它无法充分反映当前的农业产业结构及其所处的经济环境,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小额信贷的额度就显得过于有限,无法有效地支持那些正在快速转型的现代农民。由于信贷产品的局限性,无法充分满足各个行业和个人的复杂、丰富的金融服务。

3. 推广力度小缺乏相关人才

小额信贷在农村地区非常普遍,它的受众群体包括农民。尽管如此,许多农民并未完全理解小额信贷的贷款流程和所需的审批步骤。这使得他们更愿意通过亲戚朋友的帮助来获得贷款。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许多优秀的金融从业者都选择了到大城市工作,而不是留在家乡。由此,农村的小额信贷的发放和管理面临着来自低端的挑战,需要有能力的专家来促进其创新。

4. 运营成本高,风险高

大多数农村小额信贷难以持续发展,主要原因是运营成本高和风险大。一方面,由于小额信贷通过信用来发放贷款,这会增加寻找贷款对象的成本,降低工作效率。然而,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这个行业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获得收益,这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小额信贷的成本和风险。

5. 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缺陷,资金流动过程繁琐复杂。

随着经济发展的加快,传统的农村金融模式已经不复存在,仅仅存在于农村地区的几家银行,如邮政储蓄银行,已经不足以满足当地居民的日常需求。为了追求更高的收益,许多银行已经选择迁往城镇,而不再在农村地区经营。根据最新的数字,中国的金融体系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其中包括4万多家国有商业银行的合并。这些变化使得中国的金融体系变得更加复杂,同时也使得大量的资本流入城镇,从而造成了当地的信贷供应紧张。此外,由于政府对于放贷的要求过于严格,一些农户在面临紧迫的财务问题时,也只能选择简单、安全的民间借贷,从而不可避免地发生金融欺诈。

五、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建议

(一)政府建立健全相关政策

为了让农村小额信贷取得更大的成功,我们需要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来推进它的商业化运作。这样,我们的企业才会更加稳健地运作,并且更容易获得更多的收益。为了促进这一领域的健康发展,我们建议政府提供更多的扶持和优惠措施。例如,可以允许小额信贷机构根据当前的市场情况进行调整,以提高其竞争优势。为了促进农民的发展,我们需要立法来确保他们能够获得必要的金融服务。此外,我们还需要通过各种政府措施来激发民间金融的活力,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

(二)加大金融机构对农业小额信贷的重视

长期以来的政策导向,使机构和人力资源过多的流入到城市,都想在城市的发展中分一杯现成羹,不愿意在农村花费长时间和精力去开垦新的市场。这个过程需要政府和机构协作推进。新能源汽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早期民众不敢对这个行业有所尝试,担心汽车性能不行、安全度不够、续航时间短等一系列问题。国家就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研究,给予汽车购买者优惠政策,建立充电站。一方面提升了新能源行业研究创新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极大程度的勾起了民众的购买欲望。在政府的引导和行业及购买者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在几年间迅速发展壮大,而后政府再慢慢退出。农村小额信贷亦是如此,需要政府引导建立农户征信体系,完善小额信贷的基础设施建设,帮助机构建立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并给予农村小额信贷相应的补助政策吸引金融机构进入农村。

六、结语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金融业覆盖面和普及率的上升,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超前消费,利用相关机构提供的贷款作为投资或生产的资本,不仅有利于促进了资金流动率的提高而且带动投资生产的发展。金融市场在我国发展缓慢,小额信贷适时出现,对解决农村发展中的资金缺乏问题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鲁宇,孔令赟,高训蒙.条块互动视角下土政策的生成及演化——基于C县小额信贷政策的过程追踪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23(02):38-49+166

[2]章文光,廖冰武,申慕蓉.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小额信贷的普惠化路径探索——基于多案例比较分析【J】.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2(02):89-99

[3]李绍平,秦明,董永庆.数字普惠金融背景下的小额信贷与农户收入【J】.经济学报.2021(01):216-234

[4]蒋亮,郭晓蓓,邓金堂,罗幼强,王丽寒.普惠金融视角下的小额信贷问题、原因与对策建议【J】.西南金融.2021(01):38-49

[5]林欣,丘燕兰.运营视角下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研究 [J].金融理论与教学,2020(6):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