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装配式建筑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及改善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0
/ 2

试论装配式建筑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及改善路径

王瀚

天津华北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  300412

摘要:装配式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对稳定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生产生活做出突出贡献。近年来装配式建筑行业良好的发展态势,打破传统的装配式建筑模式,以原装配式建筑为基础,形成和发展为一种预制装配式,经常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推广和应用,体现节能、环保、节约工期、模块化和工业化的优越性,为现代绿色装配式建筑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因此,装配式建筑的具体应用,应结合工程造价实况综合考虑,创建具有目标性和针对性的对策,推动整个装配式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影响;改善路径

1引言

    在现代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造价控制可以将成本做到科学并有效节约,确保企业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树立全新的形象,能够在市场竞争中稳步发展。现阶段,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受到传统管理理念的约束和部分法律法规的限制,无法将工程造价工作潜在价值充分发挥,导致管理效果达不到预期。在此情况下,装配式建筑单位必须结合市场变化趋势及现阶段发展需要,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的问题逐一解决,运用信息技术对管理模式加以优化,加大整体监督力度,确保成本控制水平迈向高水平,为装配式建筑行业进一步发展带来强有力的推动。

2.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方式的对比

2.1 装配式建筑的定义和特点

装配式建筑,也被称为预制建筑或模块化建筑,是一种采用工厂化生产和现场组装的建筑方式。它基于将建筑构件、模块或组件在工厂中进行预制加工,然后在现场进行装配。装配式建筑具有以下特点:装配式建筑采用工厂化生产方式,通过标准化、规模化的生产线,实现建筑构件的批量化制造,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装配式建筑通常采用模块化设计,将建筑分解为多个独立的模块或构件,每个模块具有一定的功能和完整性,可以独立制造和运输。在现场的施工过程主要是模块或构件的组装和连接,相对于传统施工方式,具有较短的工期和快速交付的优势。尽管采用标准化的模块化设计,装配式建筑仍具有一定的可定制性,可以根据项目需求进行灵活的设计和调整。装配式建筑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减少施工现场的废料和能源消耗,具有较低的碳排放和环境影响。

2.2 传统建筑方式存在的问题

传统建筑方式在工程造价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传统建筑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工和材料,在施工现场进行大量的加工和组装工作,造成劳动力和材料的浪费,增加了施工成本。传统建筑方式的施工周期较长,需要进行多个工序的排队和协调,导致项目工期延长,进一步增加了成本。传统建筑方式中,施工现场环境复杂,施工过程受到天气、人为因素等影响,难以对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传统建筑方式存在施工现场安全隐患和工作风险,如高空作业、吊装操作等,增加了施工安全管理的难度和成本。

2.3 装配式建筑对工程造价的优势

装配式建筑相对于传统建筑方式,在工程造价方面具有以下优势:装配式建筑通过工厂化生产,减少了施工现场的人工操作和加工工作,节约了劳动力成本。装配式建筑中的建筑构件、模块或组件在工厂中进行预制,可以精确控制材料的使用量和成本,避免了浪费。装配式建筑在现场的施工主要是组装和连接工作,相对于传统建筑方式,施工周期大大缩短,提高了工期效率。装配式建筑在工厂中进行标准化的生产和质量控制,可以保证建筑构件的一致性和质量稳定性,减少了施工中的质量问题。装配式建筑中的模块或构件在工厂中进行预制,减少了施工现场的高空作业和危险操作,降低了施工风险和安全隐患。

3. 装配式建筑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3.1 设计阶段

3.1.1 模块化设计与优化

装配式建筑采用模块化设计,将建筑分解为多个独立的模块或构件,每个模块具有一定的功能和完整性。在设计阶段,通过对模块的合理设计和优化,可以实现以下影响:模块化设计可以精确计算每个模块所需的材料量,避免了传统建筑方式中的浪费现象,从而降低了材料成本。相同或类似的模块可以批量生产,减少了制造过程中的重复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根据具体需求灵活组合模块,实现空间的最优利用,减少了不必要的空间浪费,提高了建筑的使用效率。

3.1.2 标准化设计的效益

标准化设计使得建筑构件或模块具有统一的规格和尺寸,减少了定制化加工的成本,降低了制造和采购的成本。可以保证建筑构件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减少了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和隐患,降低了后续维护和修复的成本。借鉴已有的设计方案和经验,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效率,降低了设计成本。

3.2 制造与运输阶段

3.2.1 工厂化生产的成本控制

装配式建筑通过工厂化生产,实现了建筑构件的规模化和标准化制造。这带来以下影响:工厂化生产可以实现批量化生产,通过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成本,包括原材料采购、设备投资和人工成本等。生产过程中可以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建筑构件的质量稳定,减少了质量问题和后续修复的成本。

3.2.2 节约物流与运输成本

装配式建筑在制造完成后进行运输和现场装配,这带来以下影响:由于装配式建筑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将构件分解为适合运输的尺寸和重量,降低了运输的难度和成本。装配式建筑在运输过程中可以采用标准化的包装和装载方式,减少了人工搬运和物流管理的成本。

3.3 施工阶段

3.3.1 施工速度的提升

装配式建筑在现场施工阶段主要是模块或构件的组装和连接,相对于传统建筑方式,施工速度更快,带来以下影响:装配式建筑的快速装配特点可以显著缩短施工工期,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劳动力成本和管理成本。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可以实现工序的并行进行,不受季节和天气的限制,提高了施工效率。

3.3.2 降低施工风险

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式相对传统建筑方式更加安全,降低了施工风险,包括:装配式建筑在工厂中进行模块化生产,减少了现场的高空作业风险,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和相关保险成本。在设计和制造阶段更加注重安全性和稳定性,减少了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降低了施工风险和相关赔偿成本。

4 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的改善路径

4.1 优化设计

4.1.1 模块化设计与标准化

在设计阶段,可以通过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模块化设计和标准化的原则,优化设计方案,实现工程造价的降低。将建筑按功能和结构分解为模块,实现标准化和可复用的设计,减少定制化设计和加工的成本。建立标准化设计库,积累和沉淀设计经验和最佳实践,减少设计周期和设计成本。

4.1.2 优化施工工艺

在设计阶段考虑施工工艺,与施工团队密切合作,优化施工工艺,实现工程造价的降低。设计师与施工团队紧密合作,考虑施工要求和可行性,优化设计方案,减少施工难度和成本。采用先进的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如BIM(建筑信息模型)、机器人施工等,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降低人工成本。

4.2 加强供应链管理

4.2.1 供应链整合与合作

加强供应链整合与合作,优化物料采购和供应链管理,实现工程造价的降低。与专业的装配式建筑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制定采购计划,降低采购成本和物料浪费。将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整合和协调,减少中间环节和流程,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

4.2.2 供应链信息化建设

通过建立供应链信息化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和管理效率,进一步降低工程造价。建立物料的追溯系统,实时跟踪物料的采购、库存和使用情况,减少物料的损耗和浪费。建立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共享平台,促进信息的流通和共享,加强协同管理,减少沟通成本和误差。

结束语

通过以上改善路径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地降低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造价,提高其经济性和可行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验的积累,相信装配式建筑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为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健轶.基于案例分析法的公共装配式装配式建筑造价增量控制研究[J].江西建材,2022(7):363-365.
[2]嵇小林.对于当前装配式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策略的研究[J].全国性建材科技期刊———陶瓷,2022(4):185-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