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0
/ 2

浅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丁建浩

372930199006095957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是整个建筑项目的生命线,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整个项目全盘皆输,而且对建筑施工单位也会产生致命影响,严重时可能会将施工单位踢出建筑行业,即便是存在于建筑行业中,也会因为无业绩而破产倒闭。所以,建筑企业要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进行重视,做好日常质量分析管理,找出存在的问题,制定措施进行处理,以期让工程项目质量水平更高。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从建设到竣工验收整个过程持续1.5年左右,具体时间也会根据不同的工程量确定。在整个施工活动中涉及内容多而杂,而且参与者数量也比较多。另外,大部分的建筑工程都是在室外开展,这也增加了工程的施工难度。比如环境因素影响了施工质量或施工进度,极端恶劣天气如果施工就会对员工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也会影响到施工质量。为此,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要从多个角度考虑分析,做到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让工程总质量水平更高,标准更高。

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价值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属于比较复杂的管理工作。任何的建筑工程施工前都会开展相关的工作,比如图纸设计、图纸会审、施工现场布局、规划、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标准的制定等。而这些工作对施工质量都有直接的关系,也是施工质量管理中都必须关注的问题,一旦管理不到位或管理缺失,就会给工程质量带来隐患。另外,施工人员的综合素养也影响着施工质量,施工单位要做好施工人员的培训管理,让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思想认识有所提高,更好地投入到施工活动中,为施工质量提供保障,也更有利于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综合来说,施工质量管理对整个项目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建筑工程的高质量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的短板

2.1施工质量管理意识差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不到位,责任意识差,对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视度不够。还有,现场施工人员对施工质量也不以为然,这就不利于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施工单位的关注点是进度和成本投入,施工质量的关注度不高,许多项目为了赶进度往往牺牲施工质量。而现场管理人员却因为管理态度不明确,对存在的质量问题视而不见,降低了施工质量管理标准,最终导致工程项目质量严重不达标。还有,建筑行业的施工质量标准不统一问题也是影响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因素,导致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不知参照哪些标准执行。

2.2现有施工质量管理制度更新不及时

对于施工单位来说,成本节降大于施工质量,因为施工单位的目的就是通过建设获取利润和效益,从而就对施工质量不够重视。在施工过程中,虽然也有现行的管理制度,但是由于制度制定时间久,许多制度内容根本无法规范现在的施工工艺,对施工质量的管控标准也早已淘汰。面对这种情况,施工单位就更加肆无忌惮,施工现场混乱,偷工减料,为了加快进度,在未达到凝固标准的混凝土上进行施工,给施工项目造成了严重的质量隐患。这些都是由于没有制度的约束,现行制度无法发挥管理作用导致。

2.3施工材料质量差

工程施工材料在整个项目中的使用量最大,也是开展正常施工的重要物质保障。而施工材料质量标准与施工质量管理密不可分。施工质量除了受施工技术影响以外,施工材料质量也起到关键作用。如果采用的施工材料不合格,比如施工海沙进行施工,那么就会导致施工质量大大降低,而且还会产生后续的质量隐患。当下,项目的施工材料不达标问题比较突出,施工材料的进货渠道经常变化,也干扰着施工材料的质量。不达标的施工材料应用到建设项目中后,轻者让项目进行返工施工,重者可能会影响到整个工程项目的总质量,导致项目无法通过最终验收,甚至成为危楼,给施工单位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2.5施工人员的专业化能力不强

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和专业化素养与施工质量管理有一定的关系。高水平、高技术的施工人员不仅关注施工成本和施工进度,施工质量也是他们重点关注的要素。但是,我国的建筑行业施工人员的准入门槛较低,而且许多工作都是强体力劳动,大部分的人员都是农民工,不仅文化水平低,而且没有掌握丰富的施工技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都是凭借自己的经验判断施工质量,不懂施工质量理论上的标准,加大了施工质量管理难度。

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优化策略

3.1对施工质量管理全面认识

施工质量管理的提升必须从人员的思想认识方面抓起,只有提高了施工质量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让他们对工程质量产生正确的了解,在实际的质量管理中才会知道如何开展工作,才会加强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才不会将质量管理工作停留在口号之中。对此,施工单位要做好宣教工作,在工程内部营造严把质量关的工作氛围,通过施工现场张贴标语、对重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现场讲解、案例分析等措施让全体参与者都对施工质量重视,才会更好地开展施工质量管理工作。

3.2 及时更新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制度能够为施工质量管理提供参照标准和管理依据,有了依据和标准,在管理中才会更好地推行管理工作,对人员的管理、对事物的管理才会有理有据,得到施工人员的信服。针对现行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以及国家下发的相关施工技术标准进行制度的全面更新,让制度的每个条款都能发挥出管理的作用。另外,要组织人员对制度进行学习,让每个工程参与者都了解制度、遵守制度,为施工质量管理创造条件。针对施工质量管理制度的更新工作也要根据实际操作,不能盲目更新。

3.3重视施工材料的质量管理

施工材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针对工程项目中施工材料的质量管理要做到,第一,提高施工材料的采购管理标准,通过招投标方式选择性价比最高的供应商进行原材料供货,不能出现“走后门”的情况,容易出现劣质材料混入其中;第二,做好进场前的验收工作,因为材料涉及人员较多,包括保管、采购、施工人员等,每项材料在进场前都必须出具材料验收单,相关人员签字,确认无质量问题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另外,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也要对材料进行把关,一旦发现施工材料出现严重问题的情况及时汇报,立即停止使用,并对供应商进行追溯、索赔;第三,对进场施工材料有效保管,针对砂石料、钢材、设备等不同的物料都要进行规范化保管,由于大部分的材料只能露天存放,保管人员必须要及时关注天气变化,遇到恶劣天气时提前组织人员进行材料的保护,避免造成损失增加成本。

3.4 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

施工人员是整个施工项目的具体落实者和执行者,他们的技术水平高低也对施工质量影响较大,也是施工质量管理的重点工作内容。对此,施工人员施工前必须要进行专业的培训,从技术培训、安全培训到质量培训都要逐一进行,从思想让施工人员感受到施工单位对施工质量的关注度较高,改变他们日常施工过程中的不规范施工行为。另外,除了培训以外,还要制定奖惩制度,对施工人员的工作能力、工作表现及工作成果进行评价,做到奖优罚劣,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同时,也会让他们减少工作失误,在施工中坚持按照标准和制度开展,让施工质量管理更加高效。

结束语

总体来说,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属于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是这一问题的研究永不过时,因为工程质量水平的高低对施工单位、投资单位甚至国家、社会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旦施工质量管理出现纰漏,造成的损失无法估计。所以,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要摆正态度,要坚持以施工质量为中心,其次考虑施工成本,实现统筹兼顾,让建筑企业立足于行业前列。

参考文献

[1]项捷 . 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J]. 城市住宅 ,2020,27(2).

[2]武创 .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J]. 工程技术研究 ,202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