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欠薪问题的社会治理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1
/ 2

农民工欠薪问题的社会治理策略研究

鹿瑶   ,孟令钗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    山东省青岛市       266000

摘要:农民工对城市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并在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农民工作出了巨大牺牲,欠薪问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欠薪问题继续影响农民工,不仅是农民工的心病,也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障碍。因此,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特别重要。政府通过全面解决企业的行为、提高农民工的人权意识和加大惩处力度来解决欠薪问题,但治理结果不容乐观。在此基础上,本文在分析社会治理策略的基础上,建议加强市场监测,提高政府信誉,改进法律制度,利用第三方的体制优势,为农民工建立多样化的支持系统,并建立预先防范机制,保证农民工欠薪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农民工;欠薪问题;多元支持;长效预防机制

前言

随着建设工程规模的扩大,对施工人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目前,在中国建筑工人中,农民工占很大比例。由于建筑业的特点,建筑行业存在多层次的非法分包,导致农民工工资拖欠等问题,如果发生工资拖欠和工资纠纷,对总承包产生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着重分析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况,并探讨了解决方法。

1农民工欠薪问题的情形以及根源分析

1.1情形分析

拖欠农民工工资主要有三种情况。首先,“行规惯例”。在建筑工程中,企业不是按月支付工资给农民工,而是只在他们付账单的时候,或者家里有急事要花钱的时候才会发一点。而现在这种现象已经变得非常普遍,在大多数农民工眼里被认为是“正常的”。第二,隐性违约,主要表现为要求建设项目加班。通常要求建筑工人晚上加班,但不支付他们应得的加班费,这影响了建筑工人的福利。最终,恶性债务,主要表现为施工单位拖欠工程款、分包商工程损失、资金缺口、进度资金被盗、老板带着钱逃跑等,导致农民工工资拖欠现象。

1.2根本原因

拖欠农民工工资主要有四个原因。首先是政府的问题。由于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取得成果,在建设过程中经常违反程序,即使建设资金不足,仍继续大力建设基础设施,导致施工人员普遍违约。第二,开发商的问题。由于其贪婪,直接承包工程,没有足够的资金。施工期间,施工单位经常预先授予施工合同,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拖欠。资金已经分解,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最终很长时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第三,建设单位本身的社会信用存在问题。施工单位在正式开工前,应提前与业主签订施工合同。但由于双方法律意识薄弱,业主对施工合同的履行也比较冷漠,因此合同往往流于形式。最后,司法系统的执法存在问题,往往存在执法不严的现象,这也是工资拖欠的原因。

2 农民工欠薪问题的社会治理策略

2.1加强市场规范化建设,提升政府公信力

首先,完善市场制度规范市场秩序。建立明确的市场准入管制机制、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机制,提高市场准入门槛,禁止不合格和不诚实的企业和个人进入市场。此外,应建立严格的制裁和监督机制,加强对不合格和不诚实的企业和个人的监督和侦查,改善市场环境,维持市场秩序,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其次,加强法治,保护农民工的权利和利益。改进保护欠薪的立法,有效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我国有许多保护农民工的法律和条例,但没有保护欠薪的全面法律制度,这使得这种保护在法律上无效。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完善保障欠薪的法律法规劳动合同制度、工人的权利和企业的义务都纳入了根据工资支付条例保证欠薪的制度。加快法律的系统化和标准化,使欠薪问题的解决标准化和合理化,并有效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2.2利用第三方机构优势,增强农民工自主维权能力

应充分利用第三方监测和法律咨询职能。通过第三方机构科学系统的运作程序,有效监督法令的执行、加强诚信、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企业的经营,有助于提高政府的效率,规范企业的行为。在此基础上,第三方提供合理的咨询意见,并及时向政府提出问题和意见,使政府无法作出必要的决定和有效解决欠薪问题。第一,必须合理利用第三方机构支付农民工的工资。第三方支付农民工的工资既有助于确保及时支付工资,也有助于避免拖欠工资的问题。在利用第三方机构支付农民工工资时,有关部门必须相互合作,建立有效机制,协调长期合作,并建立长期监测和调查机制,以确保第三方机构有效运作,支付工人工资。第二,向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第三方机构应定期向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向他们传授维护其权利的知识和方法,提高他们对这些权利的认识,并鼓励他们采取积极行动,自觉维护其合法权益,从而改进农民工维权意识。

2.3构建农民工多元支持系统,增加农民工的社会资本

农民工、企业、政府、第三方机构以及政策和条例与欠薪密切相关。作为欠薪的受害者,应大力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企业、政府、第三方以及政策和条例有责任解决欠薪问题,加快解决这一问题,保护合法权益。在此基础上,可以建立一个多层面的农民工支持系统,包括农民工、企业、政策和条例、政府和第三方机构,以便利用该系统的资源增加农民工的社会资本,从而解决欠薪问题。在长期治理方面,首先,政策和条例的速度和强制力可以有效地限制企业的态度和行为,防止拖欠工资等犯罪行为;第二,第三方机构采取客观、公正、科学和有效的调查和分析方法,及时向政府通报欠薪的最新情况,以影响政府的决定,帮助有效解决欠薪问题;第三,对市场准入机制和标准严格监管,鼓励企业自觉遵守市场秩序,提高信誉,有效避免欠薪问题。长效治理机制既能有效打击企业的违法行为,又能有效解决农民工欠薪的问题,从而确保对欠薪的可持续管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复杂性的不断增加,治理农民工欠薪问题的措施必须不断更新和发展。因此,在多元社会治理概念的框架内,必须持续寻找解决拖欠问题的办法。在此基础上,要从更科学、更合理和更规范的角度建立欠薪问题的长效预防机制,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

参考文献:

[1]陈思权.治理欠薪的实践分析[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7(3):41-42.

[2]粘秋生.晋江市建筑领域农民工欠薪问题的政府行为研究[D].泉州:华侨大学,2015:18-37.

[3]王美艳.农民工工资拖欠状况研究:利用劳动力调查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6(6):23-30.

[4]李海明.农民工欠薪问题的成因及其治理:以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拖欠及其法律救济为例[J].河北法学,2011(29):28-36.[14]

[5]周祥丽.解决建筑领域劳动报酬拖欠问题应明确工资支付主体[J].四川劳动保障,2017(4):30-30.

通讯作者:孟令钗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山东省青岛市-26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