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在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1
/ 2

精细化管理在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张锁柱

鄂尔多斯市道路养护服务中心准格尔公路工区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 010400

摘要:目前,公路桥梁数量不断增多,大型桥梁结构日趋复杂,传统的维护方法很难达到快速修复的要求。必须把桥梁养护视为可行的整体,通过认识到每座桥的特点来理解每座桥的个性,并将精细管理的概念融入到桥梁日常养护的实际工作中。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公路桥梁养护管理

一、精细化管理的含义和意义

将精细化管理运用到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中,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公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养护成本和效益。精细化管理可以给路桥管理带来很多好处。首先,精细化管理可以节省公路养护管理的资源消耗和资金支出,节省下来的资金可以应用到其他需要的领域,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再者,精细化管理细化了路桥养护管理中人的各项指标和制度措施,制定了统一的精细化标准,对于路桥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无疑是一个质的提升。施工和养护人员通过制定精细化的管理制度和实施方法,可以全面、快速地掌握桥梁工程的基本维修和养护,预见和预防可能出现的桥梁问题,延长桥梁工程的使用寿命。此外,精细化管理的应用有利于建立完整的路桥一体化安全管理体系,对桥梁养护工程师水平的提高也大有裨益。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桥梁的安全隐患,从而提前采取措施预防桥梁事故的发生。

二、公路桥梁养护精细化管理的现状

    1.对公路桥梁的养护管理重视不够

在传统的桥梁养护观念中,往往重建设轻养护,仍然存在着只修路不修桥的思想。这种传统观念增加了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难度,使得公路桥梁养护管理质量相对较低。目前我国交通承载能力激增,很多公路桥运行时间较长,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裂缝、渗水、坍塌等安全隐患,有的还会老化。由于传统养护管理理念的影响,公路桥梁的这些隐患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在公路桥梁的日常养护管理过程中,管理者也会因为制度不完善、监管不到位、偷懒等多种原因,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桥梁安全隐患的严重问题。

2.资金投入不足,缺乏先进的检测设备

国家的公路管理资金大部分投入到一些较高公路的建设和养护上,而对其他公路的投入则被忽视。事实上,除较高公路以外的各级公路承载压力越来越大,交通流量过大造成公路存在一些隐患,因资金不足而无法及时有效解决。在公路桥梁的养护管理中,监测设备不能及时更新,老旧的监测设备对公路桥梁存在的问题没有给出详细的反馈,也导致公路桥梁的养护管理被忽视,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3.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体系不完善

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包括前期规划、实施、监督和评估等过程。我国现行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也体现在管理的全过程。公路桥梁管理者在前期工作的规划中,没有对公路桥梁的实际运输承载能力做好规划。在公路桥梁的维护和实施过程中,管理人员会忽略一些细节,公路桥梁的精细化管理程度不够,导致公路桥梁在长期运营中,小问题不断积累,最终导致安全隐患。此外,由于监管不严,公路桥梁养护落实不到位。

三、精细化管理在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1.加大资金投入

目前,大部分公路养护管理企业与武平县一样,公路养护管理信息化建设仍然处在一个起步和摸索阶段。由于初期的软硬件配套基础设施费用以及后续的配套资金投入不大,加上大部分公路养护管理企业本身资金匮乏,融资渠道少,不同程度制约了公路养护的信息化管理的进程和健康发展,所以国家政府部门要拓宽对公路养护的信息化管理的投资渠道,给予公路养护管理企业必要的政策及财力支持,以利于公路养护信息化管理的有序推进。

2.加强管理人员培训

网格管理员在公路养护网格化管理作业流程中极为关键。因此,如何增强网络管理员的综合素养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满足养护需求,必须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管理养护人员,进一步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强化服务能力。在培养内容中,侧重点应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主,紧紧围绕业务开展情况和工作职责要求,重点解决养护管理中的重点、难点,此外,在业务培训中,还要注重信息化基础知识的培训,加强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为了更好地发挥培训效果,培训方式很重要,只有选择对的培训方式,才能提高被培训者的学习热情。因此,应积极推广新颖、活泼的培训方式,比如情景模拟、专题讨论等,这样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互动学习氛围。

    3.建立健全公路养护信息化管理配套系统

现阶段,公路养护的信息化管理的公共支撑环境方面与其他行业相比依旧存在很大的问题和差距,这些大多是公路养护企业自身一直解决不了的难题。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相关的政府部门必须加快研究、统筹规划、布置解决,使公路养护的信息化建设在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平台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公路养护的信息化管理支撑配套系统,这不仅需要联合多方面的力量支持和自身不懈的努力,而且需要各级路政部门循序渐进推进,以此更好、更快地推动公路养护的信息化管理。

    4.加强外场设施建设力度

为了更好地监测公路使用情况,必须加强沿线监测设施建设力度。首先,加强监测布控密度,要求将视频监测设施、交通流量监测设施及气象环境监测设施等布设到国省干线中的重点路线,比如桥梁、隧道、重点路段等,增加监测点,加强布控密度。同时,在重点路段,还可设置可变情报板。在部分易结冰、事故易发路段,也须加大监测布控范围。其次,强化预防性监控力度。在预防性监控中,需要做好安全监测工作,尤其是桥梁、隧道,及时了解其病害情况和发展趋势。重点监测边坡等地质灾害点,有效预防山体滑坡。与此同时,还要实现监控方式创新。比如通过手机信令等,了解路网运行状态;通过移动监测车辙,及时掌握路面检测情况;利用云空间,及时查看监测车实时传回的视频信息等。

    5.梳理调整网格地图

为了强化公路养护,需要建立公路养护网络地图,横轴以业务分工为主,纵轴以管养线路为主,并与公路养护管理特点结合,对横、纵轴网格进行重新梳理和合理划分与调整。一方面,在横向区域分工中,需要重新梳理公路养护网格化管理的业务分工情况,根据路基工程、路面工程、隧道工程、桥梁工程等内容和地市情况,合理划分每一个单位的管辖责任,夯实养护责任,做好日常维护管理,细化养护时间,合理分配养护人员,做到养护工作有序进行,进一步提升公路的养护效率。另一方面,在纵向区域分工中,网格划分单位应以公路固定里程为准,结合各公路站情况,构建一个完善的公路养护网格化地图,同时还要考虑很多影响因素,比如行车数量、工作业务量等,保证构建的网格地图合理、科学。

    6.数据分析

精细化数据更有利于养护人员开展病害成因分析,进而及时发现、精准预见和防治早期路面病害,避免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增加后期养护成本。此外,精细化数据还有助于精细化养护的发展,为预防性养护提供及时的诊断和方案支撑,从全生命周期道路养护的角度来看,精细化数据不仅节省了养护成本,还能为道路全生命周期养护提供动态监测数据,为道路病害成因及发育趋势预测提供数据支撑。

结束语

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中,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公路桥梁养护施工单位在养护管理中,要全面认识、系统分析养护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根据实际需求切实落实公路桥梁养护工作,这一过程中,单位要着重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采取有效的精细化管理策略,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延长公路桥梁的使用年限,提高公路的行车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李祖谊.道路桥梁养护中常见病害与维护方法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12):216.

[2]马晓.加强市政道路施工管理的有效措施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19):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