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控系统功能需求与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2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控系统功能需求与管理

李勇刚

山东滨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56600

摘要: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安全监控系统在各行业中均具有独特作用,因此得到广泛应用,其中最主要原因就是它能够实时,形象、真实地反映被监控对象,因此已成为人们在现代化管理中进行视频监控的一种极为有效的工具。在施工现场布设摄像头,采集可视化图像和不可视数据,通过无线网桥将大数据发送给监控中心,利用监控中心服务器实现大数据处理和分析,判断施工现场是否存在风险,并通过告警装置通知给现场施工人员。

关键词: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控系统;功能需求;管理

引言

施工安全管理就是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管理活动。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复杂多变,是一个多工种立体、动态的生产过程,整个过程是一个人、机、料的动态组合运作过程,必然存在很多安全隐患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不断加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这不仅是建设工程企业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施工安全生产人员的重要工作职责。在建设工程施工中,由于各施工点众多,且各工点分散在全线各处,距离较远,交通通信有诸多不便,给监控管理带来许多困难。施工现场安全监控系统能够很好的实现宏观监控,及时发现处理各种异常情况,极大地提高了工程监控的效率,因此在项目建设中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控的重要性及意义

建筑业是一个安全事故多发的高危行业。避免违规操作,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实现高效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施工现场安全监控系统的建设就是利用信息化手段着力解决当前工地现场管理的突出问题,围绕现场人员、机械、材料等重要资源实现实时高效的整合优化管理,而搭建的一个远程智能监管平台。

1.1有效提高施工现场工作效率

现场人员、机械、材料的配置以及场地环境因素等都将影响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人员工作效率对工程的质量、进度、成本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施工现场安全监控系统通过先进技术的综合应用,让施工现场感知更透彻、互通互联更全面,智能化更深化,大大提高现场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首先,施工现场安全监控系统可以提高施工组织策划的合理性,运用BIM建模新技术,整合资源,优化施工工艺,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杜绝影响整体效率的不良状况。其次,可以合理优化资源配置,施工现场安全监控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现场材料,设备和场地布置等的有序管理,保证机械设备、材料场地布置的合理调配。

1.2有效提升行业监管和服务能力

通过施工现场安全监控系统的应用,建立基于BIM、物联网、移动通信等技术的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系统。加强对施工现场的行业监管,规范施工流程,将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及时排查,确保工程安全施工。真正实现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人员实名制信息采集及考勤管理服务。大大提升建筑行业主管部门监管和服务能力,真正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实现全面监管服务。

2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控系统的功能需求

构建施工现场进行管理的安全监控系统,其目的主要是运用对施工现场的互联网或微波传输技术,以及先进的计算机互联网信息技术。利用新技术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开展安全防护管理措施。全过程监控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措施的实施情况,分析施工作业面中各安全因素。通过监控画面,能够清晰看到各个施工现场的图像画面,还能够运用计算机系统向前置摄像头和高速球发送控制指令,调节摄像头镜头焦距或控制云台倾斜角度,对施工细节进行实时插检监控。在监督施工现场是否规范的同时,要及时消除施工安全隐患,确保建筑材料和设备的安全。视频监控功能模块的内容应包括视频数据采集、视频数据查看、视频监控、视频数据存储、视频报警联动、多个监控中心。在施工现场分布广泛、现场环境较差的建筑业中,保证规范施工,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现场施工材料、设备等财产的安全是施工单位管理者的重中之重。从工程监理安全、工程进度安全、设备安全、人员安全等方面考虑,建设工程中构建有效的安全监控系统意义重大。能够有效控制工程施工进度,有效控制施工安全,有效控制施工质量,确保建设工程顺利施工。

通过将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与监控技术有机结合起来,设计了有别于传统视频监控的数字安全监控系统,利用其信息化手段,对施工工地进行监控。对整个施工现场关键位置安装各种摄像头,以便监控整个施工作业现场,对项目关键施工部位、工序、主要危险源,实行24小时全过程监控,及时发现现场施工违规操作行为,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及时制止纠正。优化施工现场的人力、机、料的优化配置,合理使用。确保提高生产效率。对施工重点施工环节可以通过录像保存下来,已备后查。便于监管人员通过远程监控系统直观了解现场施工进度及生产操作过程。远程监控现场设备安全和物料安全,大大减轻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对工地的监管力度,进一步提高建设工程施工质量,规范施工行为,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控系统的管理策略

3.1调整安装流程

为了防止外界环境对系统设备造成不利影响,导致设备淋水,影响支护设备的工作有效性,建设工程企业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在安装设备前,工作人员要实现利用先进分析技术,深入了解施工环境受到电磁干扰的情况,并根据分析得到的数据,完成前期的准备工作。在安全设备前,还要先完成科学的接地保护工作,防止小分站和通讯接口交叉,导致设备短路,无法正常运行。工作人员要结合安装设备的具体情况,选择工作状态稳定的电源开关,安装过程中,要避免调控设备和大功率设备共用电源和母线。进而为分站工作的稳定性提供保障,符合设备安装要求。

3.2地面控制系统

地面控制系统作为整个安全监控系统的大脑以及核心,地面监控系统是全矿生产调度中枢之所在,对其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地面控制系统主要包括服务器及工作站等。服务器的主要设计思路是能够保障存储的相关数据库可以安全存放,同时服务器要有通用标准的输入输出接口,保证信息传输的通道以及通信网络的畅通。针对现场工作特点,要专门设计人员定位用的服务器,确保人员位置信息能够实时监控。工作站主要用于工作人员的操作与维护,方便人员使用。此外还要配置网络通信设备,保障信息通道的上通下达,确保各个模块、各个系统之间信息能够及时传递,形成统一的、受监控的平台。

3.3传感器及通信设备的设计

仅有地面的控制系统,只解决了大脑的问题,现场实际情况的收集需要对传感器以及通信设备进行重点设计。传感器的设计要求采用分散式的架构,点与点之间进行可靠的通信与连接,将信息准确地传导至地面。通信设备包括交换机、基站以及使其连接的电缆、光纤等。这些设备都应该使用本质安全型的产品,防止产品工作中释放热量或电火花等引起爆炸,避免其成为新的风险隐患。

3.4加强系统实用性、适应性和灵活性策略

系统实施需要按照建设工程实际情况,施工现场实际,合理安排计算机应用,监控设备的布控。确保安防系统功能的实现效率最大化,从而符合安全监督工作的各种实际需求,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功能。

结语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控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结合我国建设工程实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政策,施工安全管理成本提高,加上安全事故发生的不确定性,导致越来越多的企业对安全生产进行持续改进的动力不足。可以通过采集并分析图像与地质变化数据发现施工现场可视风险以及潜在风险。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做好对施工安全监控系统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定期对系统进行检查,制定合理的防范措施,避免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保障建设工程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

[1]贺晓钢,黄志宏,敖翔,等.基于GIS+BIM融合的建设工程项目数字化管理平台研究与应用[J].水利规划与设计,2021(10):67-70,84.

[2]杜旭.土木工程建设安全现状与风险监控对策[J].建筑施工,2021,43(08):1680-1681,1684.

[3]胡金锋.智慧工地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2(06):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