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镜诊疗的隐患因素及护理对策有哪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1

消化内镜诊疗的隐患因素及护理对策有哪些

夏梦翼

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自贡  643000

消化内镜是消化道疾病在诊断与治疗中的主要手段,但在诊疗过程中,很多因素对诊疗的安全性会产生影响,如何提高消化内镜诊疗的安全性是消化内镜诊疗中重点关心的问题。所以,消化内镜诊疗过程中,需要通过护理措施的应用,保证诊疗过程的安全。那么,影响消化内镜诊疗的隐患因素有哪些?我们又要通过什么样的护理对策来应对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

一、消化内镜诊疗的隐患因素有哪些?

1、管理因素。主要是针对诊疗环境、诊疗设备、诊疗人员及管理者方面的管理。环境方面的隐患,如患者从诊疗床上坠床、地面过滑导致患者摔倒、空气不流通导致交叉感染、人员拥挤导致患者财物丢失等。设备方面的隐患,如内镜检查设备不健全,患者在需要立即进行镜下止血时,缺少钛夹、套扎器等,影响诊疗工作的顺利进行;抢救设备不完善或无法正常使用,如需要吸痰时无吸引器、需要加压给氧时,氧气量不足等。人员方面的隐患,主要与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技术水准等有关。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等,都会给患者带来安全隐患。如内镜使用后消毒不严格,导致院内感染;糖尿病、年老体弱者检查前,护士对患者疏于指导,导致检查中发生低血糖反应等。管理者方面的隐患,管理者对内镜护理操作流程、规范等监督管理不利,不重视业务培训,对发现的问题没有及时解决等,都可能导致内镜诊疗中出现安全隐患。

2、患者因素。患者的病情危险程度、身体状态、生活方式、心理状态,及患者的社会、个性、配合程度等,都是内镜检查中的隐患因素。比如,病情复杂的患者,或合并症较多的患者,在诊疗时的风险就比较高;再有就是部分进行无痛进行检查的患者,服用药物后出现幻觉,认为自己受到侵害或丢失财物。

3、技术因素。护士的工作经验少、缺乏业务知识与技能,工作不熟练,与医生配合不到位,或存在违规操作行为时,内镜诊疗患者面临的危险也就越大。比如,接诊护士对内镜诊疗的适应症、禁忌症没有掌握,给不全性肠梗阻患者、便秘患者喝下清肠药,诱发肠梗塞,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还有就是患者诊疗结束后,在恢复室突然出现病情恶化的情况,护士却束手无策,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二、消化内镜诊疗的护理对策有哪些?

1、营造良好的诊疗环境、提供便利的诊疗设施。比如,在检查床两侧加装护栏,患者上下床时间,护理人员要进行搀扶;在诊疗室内地面光滑的地方张贴醒目的标识;对高危患者、特殊患者及病情复杂的患者,在诊疗时要与相关科室进行沟通,在专业医师监督下进行内径诊疗。为避免检查过程中出现低血压情况,肠镜检查者检查前半小时要少量进食;进行无痛内镜检查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叮嘱患者检查前将自己的贵重物品放好,交给家属保管,检查完成后进行心理安慰,缓解患者的不安情绪;检查室内的设备、药品及抢救物品要有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查、定点放置,使用要及时补充,保证此类物品在需要用时储备充足。对诊疗室护理人员的安排上,实行分层管理,合理排班、弹性排班,降低繁重的工作任务。对护士加强培训,提高护士的风险识别与防范能力,使其从思想深处重视患者的安全问题;在护理操作上,要严格按照要求规范自己的护理行为,对工作中的不足要及时改进,优化护理流程,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

2、加强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在与接受内镜诊疗的患者沟通事,护理人员要保持积极、主动,在询问患者病情及感受的过程中,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如果患者存在焦虑、不安等情绪,护理人员要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保证患者能够对内镜诊疗工作积极配合,同时降低诊疗安全隐患。为了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内镜诊疗重要性与必要性的了解,需要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护理人员通过详细的讲解与介绍,让患者对诊疗方案进行了解与选择,并履行告知医务,确保患者知情且同意,并签署内镜诊疗知情同意书。要注意的是,护理人员在和患者交流时,态度要诚恳、和蔼,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便于患者更好的理解。

3、提高护理队伍的业务能力与技术素养。对于内镜护士而言,除了在内镜护理知识方面要熟练掌握外,在临床方面也应具备丰富的经验,这样就遇到突发事件时,才能从容应对。所以,对内镜护士要定期组织培训,对其知识结构、知识面进行拓展,将最新的护理技术、护理知识引入临床工作中。同时,鼓励内镜护士在日常工作之余,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提高护士的综合素养。对护士进行业务知识强化学习的同时,也要对其职业素养进行培养,使其在工作中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与高度的责任意识。实际工作中也能站在患者的角度,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把患者放在首位;通过规范护理流程、改善服务环境、转变服务理念、优化诊疗流程,为内镜诊疗患者提供优质、全面的护理服务。

总而言之,消化内镜诊疗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比较多,我们在开展护理工作时,要树立起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对安全隐患、潜在风险进行识别与处理,才能为患者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诊疗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