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安排科普

关于验血的那些小事,你都知道吗?

张锡峰  蒋慧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  四川成都  610000

验血检测是一种辅助诊断的方法,在医院内各类检查中非常常见。验血检测范围非常广泛,小到感冒发烧,大到住院手术均可为医生诊断治疗疾病提供重要依据。验血前后应该注意什么?验血报告怎么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验血是什么?

验血是指通过对患者血液进行化验,分析其成分变化情况,从而达到寻找病因、诊断疾病以及疗效评估等目的,验血一般为静脉血采集。人体内各分子发挥作用以及物质新陈代谢过程主要在血液中进行,绝大多数疾病会引起血液内成分组成及含量发生变化。验血检验可大致分为细胞学及生物分子项目。细胞学项目检测是指通过流式细胞仪或显微镜下观察了解患者血液内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细胞形态、数量以及免疫表型,判断各类细胞功能。生物分子检查项目种类繁多,主要通过一系列处理及反应测定相关生物分子含量。

二、验血前后注意事项

(一)验血前注意事项

相信大部分人均有过去医院验血检查的经历。血液中各类成分呈动态变化,验血结果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患者生活习惯、疾病史、验血前机体状态等等。患者在验血前需要注意一些小细节,以便将各项因素对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

  1. 避免剧烈运动

剧烈运动可以影响机体新陈代谢,导致血液中部分成分含量改变,剧烈肌肉活动会产生大量乳酸等成分,同时使血液浓缩,红细胞及白细胞增多,血小板平均容积增加,生理性血糖升高,内分泌激素水平含量改变。因此验血检查前两天患者应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前一晚应保证充足睡眠,建议匆忙赶至门诊患者休息15-30分钟后再进行验血。

  1. 合理控制饮食

除紧急情况或医生要求特殊准备外,为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控制饮食对检查结果造成影响,应在正常饮食三日后进行验血。采血前一晚饮食摄入应以清淡为主,不要摄入过多高蛋白、油腻煎炸食物,防止血氨、尿酸、血清尿素氮等成分在血液内含量升高以及血清脂血产生。验血前应禁止饮用含有咖啡因饮料,防止儿茶酚胺过多释放。同样应禁止饮酒、抽烟,饮酒后会导致尿酸以及血清乳酸即刻升高,持续性饮酒会导致体内转氨酶含量上升,影响肝肾功能生化指标;香烟中的尼古丁会对血液造成血糖升高等生化影响。餐后血钾、血糖、甘油三酯以及碱性磷酸酶含量会有所升高,空腹时间过长会引起血液内蛋白质及血糖降低,胆红素升高,均会影响验血结果。因此空腹10-14小时后清晨采血为最佳时间点,应保持正常饮食。常见空腹验血项目包括:肝功能、血糖血脂、肾功能等查血项目。

  1. 其他注意事项

验血前需要清洁手臂,避免影响化验结果以及验血后皮肤感染。采血时尽量放松心情,情绪紧张、精神紧绷以及呼吸急促可使皮质醇、儿茶酚胺、白细胞、乳酸以及血糖等成分升高,影响血液检查结果。验血时需要将胳膊暴露出来,患者进行采血前尽量穿着宽松、方便胳膊露出衣物,如果袖口部分过紧则可能会引发验血后手臂血肿。部分项目需要对患者血液内某种成分在一定时间内出现的波动进行观察,在一天内进行反复验血。如心肌梗死患者需要在一天内多次验血验证心肌酶变化。

(二)验血后注意事项

对于皮肤静脉验血,需要使用中等力量按压针眼5分钟左右,阿司匹林肠溶片长期服用者应至少按压针眼10分钟,患有血液疾病或做凝血功能检查患者需要按压针眼至少30分钟,以保证血管破坏出血小板粘附聚集,形成微小血栓,起彻底止血作用。按压针眼须保持验血时手臂伸展状态,不可弯曲手臂,切忌揉搓针眼造成皮下淤血。如果验血后没有及时进行按压,或按压方式不正确,则会导致血液渗出,局部皮肤形成鼓包,最后转化为青紫斑块。验血后24小时内该侧手臂不可过于用力,避免加重血液循环引起皮下淤血、血肿等不良反应。

三、血液报告有什么用?

作为血液检查中最常见的类型,血常规是几乎所有患者均需要进行的检查项目。那么验血报告上那么多项目,都有什么作用呢?

作为常规检查,血常规可分析患者有无白血病、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血液疾病,且可以反映机体受病毒、细菌的感染情况。除辅助诊断之外,血常规检查还可用于治疗效果的观察,查看疾病痊愈或是复发,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应对患者继续用药或停药。常见血常规中项目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血小板计数等等,红细胞病理性增多大部分由出汗过多、频繁呕吐、慢性肺部或心脏疾病、大面积烧伤、肿瘤、高原病等;红细胞生成量减少多见于白血病,破坏导致红细胞数量减少多见于严重组织损伤及急性大出血,红细胞合成障碍导致数量减少多见于维生素B12及铁元素缺乏。血红蛋白增减意义同红细胞相同,除此之外可更好地反映患者贫血程度。白细胞、白细胞分类、血小板计数可辅助感染程度、尿毒症、白血病、贫血等病理判断。

除此之外,血液检查可通过红细胞表面抗原检测明确被检者血型;血流变则主要作用于血液黏度以及血流循环状态检测,可以对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进行辅助诊断。体检中涉及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四项基本生化检查,除此之外包括明确是否心梗的心肌酶检测;检查胰腺功能的淀粉酶、脂肪酶检测;电解质是否紊乱的钙、氯、钾、钠监测。免疫检查中一般包括风湿三项、自身抗体、甲状腺功能、感染四项(艾滋、乙肝、梅毒、丙肝)、肿瘤标志物检查。

综上所述,血液检查在病理诊断中必不可少,患者按照医生要求做好相应准备,验血后注意按压及休息,便可顺利完成血液抽取。患者拿到报告单后积极和医生沟通交流身体情况,可有效帮助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便早日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