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气化建设及农村用电发展趋势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2

农村电气化建设及农村用电发展趋势分析

李炳辉

内蒙古工业大学 010000

摘要:农村电气化建设是实现乡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衡量乡村居民用电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发展农村电力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所以,国家有关部门非常重视农村电气化的发展,文章首先简要地介绍了新时期农村电气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接着对农村电气化建设和用电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目的是给农村电气化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农村;电气化建设;农村用电;发展趋势

引言:

“三新”农电的发展战略,需要对城乡电网进行统筹,强化农村科学用电规划,加大科技投入以形成结构优化、供电质量好,能耗低的农村电网。在农村电气化建设的进程中,政府政策大力支持,我国农村电气化建设和农村电力消费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一、新时期农村电气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1.1基本形势分析

通过对《2022年全国电力可靠性年度报告》的分析,可以看出,2021年,我国农村地区年均停电次数从降低到2.77 h/户,供电可靠性比2020年提高了0.08个百分点,可见农村电气化工作的成效。“十三五”时期,国家农村电气化工作的重点和任务发生了变化,在农村没有用电的情况下,如何提升农村电气化水平,引导和引导新能源的合理、有序的开发,是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生态保护和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在新形势下,我国农村电气化项目多明确了“政府组织,部门协作,社会参与”体制,“政策引导,市场参与,资金支持”机制也在农村电气化建设中实现了更为广泛的应。

1.2相关挑战分析

尽管近几年农村电气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通过《2022年全国电力可靠性年度报告》中所披露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2021年全国供电系统用户平均供电可靠率99.872%,同比上升0.007个百分点。其中,全国城市地区平均供电可靠率99.944%,农村地区平均供电可靠率99.840%,城市、农村地区平均供电可靠率相差0.104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农村用户的供电可靠性存在着的波动。同时,在当前的条件下,农村电力建设还面临着改革,法治,效率,公平,安全,绿色等方面的挑战。

二、农村电气化建设需关注的重点问题

2.1发展不平衡

现阶段中国乡村电气化工程所面临的基本问题就是地区发展不均衡问题,它主要体现为地域发展不均衡、城乡发展不均衡:(1)地域发展不均衡。因为受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目前我国的农村落后和偏远地区的电气化工程与同时期发达国家地区比还有着较大的差距,这一差别在电能质量、电网结构等方面都有很好的体现。(2)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不均衡发展。与城市相比,我国的农村电气化建设无论是在投资上还是在整体上都有很大的差距。

2.2建设不充分

农业电气化工程的问题,应从品质与技术两方面考虑:(1)品质的欠缺。目前,在中国农村各地普遍存在的电力水平不够、电源安全性较低、电能效率亟待提升、供电设施能力较低方面,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农产加工的行业发展也带来了很大的不利环境影响,供电电压偏低、抗灾电力不足等也对农业领域的电力发展造成了很大的不利环境影响。(2)技术创新能力欠缺。在中国农村电气化的发展进程中,由于电网通信覆盖率不够高,可再生能源接入消纳等问题比较普遍,而“互联网+”概念融入乡村电气化建设又遇到诸多障碍,使农户“用上电”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但离“用好电”还有一段距离,乡村电气化建设的不平衡和不充分状况清晰可见。

三、“十五”期间我国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的优势

我国具有较好的水力发电农村电气化建设基础,在我国大力发展水力发电农村电气化建设已有数十年历史。在政府各部门间及其组织领导之间的配套协作方面,政府各项制度都比较健全,相对来说,它们的职责分配也比较清楚,责任也都落实到位了;在资金筹措上,国家财政补贴资金也起到了必要的引导作用,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从某种意义上,还吸收了各类社会资本,从而推动了水电农村电气化的发展,坚持以科学的眼光,贯彻执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治水新策略,从而在思想上进行了一定的转变,建立起了可科学合理的公共服务意识;在人才培养上,根据农村水电建设的具体情况,采取多种方式和手段,建立起一种关于吸纳、培育、保护人力资源等的良性管理机制。在良好的工程建设平台上,中国水电农村电气化工程建设得到了迅速开展,有效缓解了许多农村的用电困难问题,从一定意义上为农户的生产环境做出了改变,进而有效地改善了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

四、推进农村电气化建设的相关建议

4.1优化升级农村电网

根据目前中国农村区域电源安全性和电网安全性不足的情况,必须对中国农村区域的供电系统进行优化提升。农村地区供电系统的差别化设计应以统一网架原理为依据,但又必须对供电半径、线径等做出适当的规定,而为了增加联络效率和N负一通过率,又必须适当的扩大各线路分段的联络,从而大大提高供电的安全性。(1)提高电力系统的电力品质。要逐步地对供电与配变系统的布局加以优化,并完善高电压常态监控、管理与评价系统,要重视对无功补偿装置的合理配置等。(2)提升系统的自动化与智能化程度。要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相结合,来进行高自动化的开关设备技术改造,要对供电系统设备终端种类和信号收集形式作出合理的选择。

4.2提升农村电网设计水平

需要重点实现农村电网的装备的标准化配置,以此来促进设计水平的提升,从而可以更好地保证农村电网的供电能力、抗灾能力、运维效率,具体的路径是:(1)优化设计。需要推行模块化设计,实现选型、建设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从而确保电网更好地适应农村地区的负荷增长。(2)推进设备的规范化。要选择少维护、无油化、小型化、低耗、节能环保、可扩展的农村配电设备,并推行接口标准化、功能模块化,提高农村电网设备的互换性和通用性,从而确保农网运维效率。(3)建立现代、绿色的电力系统。在乡村电气化工程中,应该把特色小镇、一村一品的概念在农村电气化建设中充分体现起来,由此来打造景观型配电站、箱型线路开关箱及变压器,实现电力设施和周围环境的和谐协调,同时也对建造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控制予以充分的关注。

总结:

新农村电气化是继第一、二期农网改造之后的一项高标准、高投入的农村电网升级工程。工程项目多且牵涉到多个领域,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实际问题。只要我们立足实际,坚持政企合作,点面结合,有条不紊地推进,把这个项目做好,把“民心工程”做好,让“惠民工程”做好,为新农村的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梁大均.如何解决农村电气化建设中的问题[J].南方农机,2019,50(02):223-224.

[2]姜臻,于力.现代农村电网发展路线研究[J].电气时代,2018(08):54-56.

[3]蒋洋.微探现阶段县级农村电气化建设措施与对策[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