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0
/ 2

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

王伦1,陈阳弟2

1身份证号码:513433198607112112 2身份证号码:51252919651205001X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有关现代测绘技术的研究日益引起人们关注。测绘工程是城市管理体系正常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测绘工程进行时,若要确保管道安全性,则需重视应用现代测绘技术。文章主要结合现代测绘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的现状,分析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方法,进一步研究测绘工程系统控制应用实践,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系统控制

引言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测绘工程相关工作的开展,能够为工程建设工作开展提供准确依据,保证工程建设质量达到规定要求,对项目工程建设产生重要影响。目前,虽然合理控制了测绘工程的质量,但其仍然存在明显不足,有些质量问题在最后验收阶段才被发现,引发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专业性的控制测绘工程质量。所以,相关人员必须深入分析测绘工程的质量控制工作,不断加强研究力度,确保整个测绘工程质量都能得到有效控制。

1常见的地下测绘方法分析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不断发展与完善,测绘技术日益多样化,且越来越复杂。在测绘工程中,普遍采用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对有暴露点的金属管道,可用单端连接、双端连接、远地单端连接等方法进行测量。直接测量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但需有暴露点。二是对电缆、电信、燃气等小直径的金属管道采用钳式方法,而钳式方法则是利用探测器的钳子把电磁信号输入到被测管道中进行跟踪和定位。三是对暴露点数较小或未暴露的地下金属管道,可采用电磁感应方法。电磁传感技术是利用传送器产生电磁场,通过对金属管道感应产生的二次电磁场进行测量,从而确定管道的位置和方向。四是对非金属管线如排水管、塑料管道、地下人防管道等,可以应用地质雷达技术进行检测。应用地质雷达技术时,主要用探地雷达对被测区域进行剖面扫描,并对扫描图像进行识别与分析,从而确定管道的埋深及位置。五是在非金属管线中,在深度很深、人员难以到达情况下,可以使用示踪法。示踪法是将一根能够发出电磁波的探针插入管道中,通过改变探针的位置,在地面上跟踪探针,以实现金属管道的检测。六是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使用地震波方法。地震波方法主要是根据地下人为振动源的地震波在地下传播规律来确定管道埋深和位置,该方法可以对地下管道与周边介质的波阻力和波表面速度的差别进行分析。七是可以使用红外辐射方法来检测供热管道和管道的渗漏,通过对管道和填料与周边介质传热性能分析,掌握地下管线实际情况。

2测绘工程概述及质量管理重要性

测绘工程系统控制会直接影响测绘工程的整体质量。测绘系统中的控制主要就是协调施工中的各项工作,对测绘工作的有序开展进行监控和管理,保证测绘的精度。我国目前在测绘工程开展过程中,准确把握测绘工程的特点,实施了规范性的测绘工作,有效促进了整体测绘质量的提高。如果想要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最为根本的就是保证测绘工程的质量。只有将测绘工程的质量控制好,才能够促进测绘工作水平的提高,持续性的发展测绘工程,同时也能够保证基础设施建设质量的稳步提高,为测绘工程获得综合性效益创造良好条件。

3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技术

3.1GPS测量技术

(1)完善选点和布局。首先,GPS选点布网要符合特定的规范要求,GPS网络至少要有3个以上的联测控制点,并设置两个以上的GPS边线,以便用常规的方法进行监测,保证测点的安全。GPS定位点要与施工场地充分地结合,牢固埋置的监视点,确保视野开阔,卫星高度角控制在15°之内。同时,与高功率反射器保持4~6条附和线路边数,同时进行相邻基线观测。(2)确定监测技术条件及监测手段。在观测前期,必须对GPS接收器进行监控,确保其设备的工作性能,并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编写GPS卫星的可视性报告,其中包含卫星编号、高度角、方位角、最佳观测点、最佳观测时间和PDOP等,并对卫星观测的基本时间、位置、时段条件进行详细规定。卫星天线平面、高程控制,误差不可超过2毫米,每个观察周期分别进行前测和后测,每次测得的偏差不超过2毫米,后两次测得的平均值作为最终观察结果。

3.2图根导线控制技术

串测方法进行具体布线,而具体布线必须以管道布线为基础,或采用三角高程法进行测量。利用电磁波测距技术规范,利用三角高程测量法测量导线时,必须同时测量导线,使用符合检测要求的钢尺,测量仪高和镜高的测量精度为毫米,线路长度限制为4公里,距离范围为100m,高度封闭差为±10。加密图根导线在一次连接线处进行设计,按照上述技术限制条件,测量范围应在200m以内,且不能超过定向边,对已知点进行2个以上的探测,当一个点被利用后,即可进行平面探测和高度探测。在进行电磁测距时,由于工程实际地形情况不能完全满足要求,可以在四个边线上分别布置,以确保导线的长度不超过450m,水平角第一个观测站必须与两个已知的方向连测,分别从左右两个方向进行水平角测量。在固定角度不符合和测量点的圆周角度的误差应控制在±40以下,并完成两个单独重复的侧面观察,两个相对误差应小于15mm。图根光电测距线和水平线必须满足要求,必须在较高控制点上超过一定范围,合理布置结点。

4测绘工程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4.1做好测绘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对于测绘工程来说,其整体工作困难性较强,具有复杂性特征,因此,在正式开始工作之前需要做好充足准备工作,同时这也可以为测绘质量的提高创造良好条件。在正式开始测绘工作之前,需要将不同方面的工作做好:第一,广泛收集测绘对象的相关资料,确保这些资料的完善性;第二,明确测绘工作中的相关要素,确定比例尺及坐标系统等,同时为了保证相关参数的合理性,需要以招标文件为依据,确定好相关工作内容;第三,将现代化测绘技术引入到实际工作中,以全面获取所需要的数据和图像资料,保证这些资料的真实性。

4.2提高测绘人员的整体素质

在测绘工程中,需要加强测绘工作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加强测绘人员的培训力度。在大力发展测绘行业的背景下,对测绘人员产生了更大的需求,但目前的测绘人员数量较少。加之不断创新了测绘技术,测绘技术变得更加多元化,要求从业人员深入学习测绘知识,对测绘新技术有准确把握,形成创新性思想,积极主动参与培训,从而不断促进测绘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积极推动测绘质量的提升。另外,以文字的方式规定测绘过程中的各种事项,严格按照制度开展测绘工作,从源头上控制测绘问题的出现。而且需要建立规范性的测绘奖惩机制,使测绘人员能够产生较高的工作热情,为测绘质量的稳步提高提供稳定的基础。而且全员需要共同监督测绘质量管理制度的完善,确保测绘成果能够积极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结语

综上,测绘工程对社会经济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较深,因此人们非常关注测绘工程的施工管理问题。施工管理是测绘工程的重要组成,与工程自身的质量结构具有直接关系,相关人员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开展管理工作,深入分析问题出现的根源,明确具体的施工管理流程,以顺利有效解决所出现的问题,为人们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吴亚男,司文婧.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问题分析[J].中国金属通报,2023(03):186-187.

[2]尹柯柯.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23(05):155.

[3]江珍华.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23(18):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