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畜禽养殖业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0
/ 2

探讨畜禽养殖业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龙泠霖

广西海江环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广西省钦州市  535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畜禽养殖业的不断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畜禽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也日益严重。据统计,畜禽养殖业的污染已经占到农业污染的首位,畜禽养殖业给环境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畜禽养殖场产生的污水、粪便等污染物直接排入水体和大气中,使水体受到严重污染,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在空中形成酸雨,破坏了大气中的臭氧层和大气层结构;由于大量的污水、粪便进入土壤,破坏了土壤结构,降低了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因此,畜禽养殖场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促进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畜禽养殖;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引言:

随着畜禽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其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日益严重。因此,如何实现畜禽养殖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畜禽养殖业不仅能够为社会提供大量的畜禽产品,还能够满足人们对肉、蛋、奶等畜产品的需求。但由于其本身具有很强的生产周期,因而容易导致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如何实现畜禽养殖业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成为当前畜禽养殖业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一、畜禽养殖业的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我国的畜禽养殖业有相当一部分是采用传统的饲养方式进行的。这些养殖方式大都是在农村或者小型农场中进行的,养殖规模较小,同时其生产技术水平较低。这些养殖场大多分布在农村的周边区域,其位置较为分散,规模相对较小,一般只有十几头、几十头甚至几十只家禽或牲畜。这种养殖方式不仅不能有效地实现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除此之外,这些养殖场一般都是散养模式,其饲养管理水平较低。这些养殖场大都缺乏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且饲养人员大多文化水平较低。这些养殖场往往都是采取传统的饲养方式进行生产的,其所生产的畜禽产品大多为普通饲料和普通肉、蛋、奶等畜禽产品。这些畜禽产品主要来源于市场的需求和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畜产品,而这些畜禽产品本身也并不具备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1]

二、畜禽粪便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畜禽粪便是主要的污染物,它主要包括粪便和垫料,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氮、磷等营养物质以及重金属。目前,我国对畜禽粪便的利用方式主要是直接利用或还田,因此会产生大量的粪尿、废气以及恶臭等,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相关数据表明,我国每年会产生畜禽粪便约10亿t左右,并且其主要以直接还田为主。如果不能及时对畜禽粪便进行处理,那么不仅会对土壤造成破坏,还会导致水体和大气受到污染。比如在畜牧业发达的地区,其畜禽粪便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引起水体发臭和蓝藻爆发等。此外,由于畜禽养殖导致大量的畜禽粪便排放到空气中,也会造成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增加。比如在一些人口密集的城镇和地区,由于畜禽养殖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十分严重,而其排放到空气中的颗粒物则会加重雾霾现象。

三、畜禽养殖业的防治措施

(一)优化畜禽养殖布局

根据相关规定,畜禽养殖企业应集中在城镇、工业集中区、旅游开发区和交通便利地区等。这些地区人口密度较大,土地资源相对紧张,是畜禽养殖业的主要发展区域。在这些地区进行畜禽养殖,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必须将畜禽养殖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在进行畜禽养殖时,应将畜禽养殖布局与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以提高土地利用率[2]

通过对畜禽养殖场的科学规划与布局,能够有效防止养殖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还应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粪污处理方案,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要积极推广“猪—沼—果(菜)”、“猪—沼—渔(牧)”、“猪—沼—鱼(菜)”等种养结合模式,实现畜禽养殖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此外,还应鼓励养殖场开展清洁生产和循环利用工作,从而有效减少环境污染问题。

(二)大力推广清洁养殖模式

畜禽养殖生产过程中,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粪便进行处理,可以有效避免环境污染。在进行粪便处理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其符合环保标准,可采用生物发酵处理技术对其进行处理。另外,可以利用畜禽养殖业自身的资源优势,建立畜禽养殖生产过程中的沼气工程。这一工程不仅可以为养殖人员提供清洁能源,而且能够为周边居民提供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等。在畜禽养殖生产过程中,必须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对畜禽粪便进行处理,提高其资源化利用率。例如可以利用生物发酵技术对粪便中的有机物进行处理,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还可以将其作为有机肥料使用,提高土壤的肥力;此外,还可以将其作为沼气生产原料。

(三)加强养殖污染环保宣传

通过对畜禽养殖污染的宣传,可以提高农民群众对畜禽养殖污染的认识,增强其环保意识。同时,还可以将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到群众当中,增强其法制观念。政府部门在对畜禽养殖进行管理时,应注重采取法律措施,对养殖场进行严格管理,通过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来约束畜禽养殖户的行为。此外,相关部门还应加大力度宣传国家有关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促使群众能够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同时,政府还应通过媒体等途径向社会宣传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使群众能够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来,自觉保护好环境。只有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畜禽养殖业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3]

(四)完善禽畜养殖环境污染治理保障机制

1、要加大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要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并将其列入政府财政预算,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只有投入了足够多的资金,才能有效提升环境污染治理的效率,也就能为当地的环境保护工作做出贡献,通过设立专项资金,保证环境污染治理工作能得到有效改善。

2、要明确部门责任。各级政府要将畜禽养殖环境污染防治纳入环保工作考核内容,环保部门要加强对畜禽养殖场的监督管理,林业、畜牧、农业等部门要做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规划和指导工作。

3、加强畜禽养殖环境监管,建立畜禽养殖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和畜禽养殖业环境监督举报制度。对于不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要求的,对其生产经营行为进行处罚;对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或个人,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并在媒体上公布,让广大人民群众监督,促进畜禽养殖环境治理工作顺利进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因此,为了实现畜禽养殖业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应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控制和治理,通过对养殖场的粪尿进行集中处理,做到达标排放。同时,应加大对畜禽养殖业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模式,提高畜禽养殖场的生态环保意识,通过推广生态养殖技术和合理利用粪便等废弃物等方式减少畜禽养殖场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此外,应加强政府的引导和监督作用,制定并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加强对养殖户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养殖户的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陈国和,赵章金,顿雯静等.浙江省2000年——2016年畜禽养殖业时空分布特征及对环境的影响[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9,39(01):64-73.

[2]张宝成,白艳芬,李宪碧等.遵义市畜禽养殖业粪便排放量估算及对环境的影响[J].家畜生态学报,2018,39(05):60-63.

[3]孙良媛,刘涛,张乐.中国规模化畜禽养殖的现状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02):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