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疗法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0
/ 2

运动疗法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用

余康莉

重庆市万州区李河镇卫生院。邮编:404042

摘要:目的:探究在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时应用运动疗法的具体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为人数均等的观察组和对照组,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的饮食指导和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之上予以观察组患者运动疗法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敢于前后的血糖值变化以及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指数相较于对照组更加平稳(P<0.05),且不良妊娠分娩结局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更加低(P<0.05)。结论:运动疗法可帮助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平稳控制血糖,并且能有效改善分娩结局,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运动疗法;妊娠期糖尿病;血糖;应用效用

妊娠期糖尿病普遍发生在首次妊娠期内,该病的发病率在我国约占比为百分之五[1],该病的主要不良影响是会造成母婴的不良妊娠结局,甚至有可能会导致流产、产后出血等危险情况[2],为避免此类事件发生,医学上常通过饮食疗法来控制患者血糖值,但是效果不甚理想,而适当的运动可以有效降低产妇胰岛素的抵抗性,因此,本次研究围绕着运动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的控制情况进行分组对比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为人数均等的观察组和对照组;纳入标准:所选患者均经由HCG和B超检查诊断为妊娠;符合《妇产科学》[3]中关于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临床资料完整;自愿参与此次研究。排除标准:合并有恶性肿瘤疾病;患有严重精神类疾病;严重认知功能障碍;合并妊娠期严重并发症。观察组中患者年龄处于23岁至30岁之间,平均年龄(26.57±3.71)岁;孕周处在23周至35周,平均孕周(29.35±2.14)周;对照组中患者年龄处于24岁至32岁,平均年龄(28.21±2.18)岁;孕周处在25周至36周之间,平均孕周(30.58±2.16)周。将所选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具有可行性。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饮食管控配合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血糖值测量,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规划饮食方案,注重妊娠期营养配比,减少碳水、糖分的摄入,主食以粗粮为主,多补充膳食纤维,与其家属进行沟通,共同配合监督,为其讲解如何实现血糖自控以及影响血糖的主要因素。

观察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之上予以运动疗法干预。考虑到患者正处于妊娠期,不适合参与剧烈运动,因此,以瑜伽锻炼为主。为患者营造温馨舒适的运动环境和运动设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运动方案,确保在有效时长的前提下运动频率尽可能一致。注意事项:①运动时间:饭后半小时,初次运动适可而止,时长逐渐增加,保留充足的休息间隙;②运动频率:从最开始的每周三次,逐渐递增至每周五次;③不良情况观察:如出现腹痛、阴道流血等情况及时就医。

1.3观察指标

①指尖采血,观察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和餐后两小时血糖值在干预前后的变化情况;②统计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分娩情况,计算不良分娩情况的发生几率,其中包括以下几项:剖宫产、产后出血、继发性感染、胎儿窘迫。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组间试验研究数据加以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通过均数±平均数(±s)表示,应用t法对组间计量资料进行检验,应用X2检验组间研究的计数资料。如若对比差异P<0.05,则充分表明组间统计学研究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糖指数变化情况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数经对比差异并不明显(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指数相较于对照组更加平稳(P<0.05),详见表一。

表一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糖指数变化情况对比±s

组别

例数

空腹血糖值(mmol/L)

餐后两小时血糖值(mmol/L)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42

8.24±0.35

4.21±1.02

10.23±1.20

6.69±0.06

对照组

42

8.79±0.47

6.21±0.89

10.56±1.09

7.98±1.35

t

6.0825

9.5748

1.3192

6.1866

P

0.0000

0.0000

0.1908

0.0000

2.2两组患者的不良妊娠分娩结局发生率

总体来看,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妊娠分娩结局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更加低(P<0.05),详见表二。

表二 两组患者的不良妊娠分娩结局发生率[n(%)]

组别

例数

剖宫产

产后出血

继发性感染

胎儿窘迫

总发生率

观察组

42

1(2.38)

0(0.00)

0(0.00)

1(2.38)

2(4.76)

对照组

42

3(7.14)

1(2.38)

1(2.38)

3(7.14)

8(19.04)

--

--

--

--

4.0865

P

--

--

--

--

0.0432

3讨论

总的来说,妊娠期糖尿病分为两种,一种发生在妊娠前期,叫做糖尿病合并妊娠[4],另一种发生在妊娠期内,也就是本文主要研究的妊娠期糖尿病。受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影响,近年来,我国的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对母婴双方都具有较大的影响。饮食疗法常被用于控制血糖水平的主要干预方法,但是对于正处于妊娠期的产妇来讲,需要营养的摄入,如果过度控制饮食导致生产时体力不支出现低血糖的现象,会严重威胁到产妇的生命安全,导致胎儿窘迫甚至窒息。针对此类现象,临床上将运动疗法与饮食疗法相配合,通过提高身体代谢的方式控制血糖水平,同时促进体内多巴胺的分泌,保持身心愉悦,保持内分泌水平处于平稳状态,进而使血糖得到更稳定的控制。

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指数相较于对照组更加平稳(P<0.05),且不良妊娠分娩结局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更加低,(P<0.05)。

综上所述,运动疗法可以有效控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改善分娩结局,在临床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潘晓欢.妊娠期糖尿病营养和运动疗法的联合疗效观察[J]. 健康管理,2021(13):280.

[2]林若筠,杨依依,翁桦.个体化运动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2,13(19):24-28.

[3]乔珺.心理疗法联合运动疗法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2,9(23):31-33.

[4]徐雅静,刘丽丽,王小青.运动疗法结合胰岛素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及价值研究[J].系统医学,2022,7(23):157-16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