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院特种设备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1
/ 2

浅谈医院特种设备管理

王永军

金乡县人民医院  山东  济宁  272200

【摘要】特种设备是否能够正常运行,运行时是否能保障其安全稳定,对提升企业生产效率以及保障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研究了目前在医院中,特种设备的应用状况以及在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以及管理方法,希望能为其他单位在特种设备的管理方面,提供部分有效的参考及借鉴依据。

【关键词】特种设备;设备管理;对策

在我国经济及工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特种设备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特种设备在各行业提供便利之时,管理人员对特种设备的管理没有做到及时地跟进及落实,因管理不当而引发的安全事故也越来越多。由于特种设备引起的事故具有较大的危险性、涉及面较广、社会影响较大等特点,所以,怎样才能有效地、准确地对这些特种设备进行管理,以此保证企业生产的安全稳定,以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是管理者在管理中需要不断重视的方面。

1、特种设备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1.1、设备原因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医疗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许多医院的规模也在日益扩大,与之配套的医疗服务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升,在这过程中,对特种设备的应用及管理也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而在设备管理中,设备因素造成管理影响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设备类型和实际应用需求不太匹配。首先,由于设备的实际工作环境和设定的使用环境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设备在应用中对相关材料的要求也有明显差异,因此一旦管理控制作用不足,就容易导致设备的应用效果下降;其次,在采购的时候,如果没有全面考虑到未来的生产需要,选择的产品种类太少,就不能满足后续生产的需求,从而影响到供应,但若选择的产品种类太多,前期就会浪费资源,除此之外,在选择的时候,也没有考虑到经济性、环保性和可维护性,这给以后的管理、使用和维护会带来较大的麻烦。

(2)设备运行及维修没有做到有效衔接。虽然目前大多数的医院已经做到了“一用一备”,但是设备在实际应用中却经常出现单一在用设备的持续运行,而备用设备却长期闲置未用的现象,因为要保证在用设备的应用效率,大多数设备都是24小时运转,这也加快了零部件的磨损与老化,重使用轻维护的管理模式导致设备的性能直线下降,同时故障率上升,不仅会影响到产品的应用质量与供给品质,而且会加大设备后期的维护成本,缩短设备的使用年限,同时也会暴露出安全隐患[1]

2.2、人为原因

(1)思想认识不到位

相关管理人员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在医院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把特种设备管理纳入医院日常工作中,没有认识到特种设备安全是医疗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的重要保证等。

(2)专业人才缺乏

由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不断地更新,使得医院特种设备种类越来越多,数量也越来越大。而因为医院人员紧缺,导致一些对特种设备安全知识不够了解的人员又承担起了管理工作。

(3)相关部门责任落实不力

医院各部门间对特种设备的管理都是各自为政,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造成部分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2.3、制度原因

医院的特种设备管理是一项特殊的管理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在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中,有的只是负责设备的安装、维修等日常工作,没有建立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和缺陷;有的虽然建立了管理机构,但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有限,对特种设备的管理、维护保养缺乏足够的知识和经验,甚至根本就没有这种意识,这就造成了特种设备管理工作的被动局面;有的虽有相关的管理制度,但执行不力、监督不严、检查不到位,尤其是在安全教育培训、设备验收、使用登记、定期检验等方面存在漏洞[2]

3、特种设备管理中的对策

3.1、设备的精细化管理

从设备的购置、安装、运行、维护保养、检验检测、报废处置等各个环节入手,明确各部门职责,细化各项工作内容。特种设备采购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选择资质齐全的生产厂家。采购过程中要注意审查和核对特种设备合格证和安全技术说明书,严格执行设备验收制度。定期组织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培训,提高使用人员和维保人员的安全意识;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并做好安全记录。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检验检测,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做好特种设备的报废处置工作,严禁超期未检及报废气体继续使用。

3.2、人员能力提升及常态化管理

医院要积极引导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加大对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培训力度,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技能培训、技术交流、安全培训等活动,提高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升工作能力。同时,加强对医院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医院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有效地促进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安全生产[3]

3.3、落实制度规范化管理

制定医院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包括日常维护保养、定期检查和自检等管理制度,要求各科室对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维保人员、使用人员及维保单位进行定期培训,并加强日常管理工作。在日常工作中,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要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并进行相关记录,以便事故发生后能快速有效地处理。

医院特种设备多是大型设备,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后果往往严重。因此,要加强应急演练、不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一旦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后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处置,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由有关部门组织调查处理。

3.4、做好风险的预防与管控

风险点的控制是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针对医院特种设备数量多、分布广、涉及人员多的特点,通过对特种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隐患的目的[4]

对于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风险点,在使用过程中,应通过各种途径加以重视和防范,并制定相应措施,建立相应档案资料,做到心中有数。必要时,应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当风险点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分析和评价安全状况并采取相应措施。对于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或已无法保证正常使用的特种设备,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妥善处置[5]

4、结语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特种设备的广泛应用,医院特种设备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安全管理工作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医院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医院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责任人。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从自身实际出发,按要求配备相应人员,制订相应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等措施。检验检测机构要严格按规定要求对特种设备进行检验检测,并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特种设备要及时整改,并将整改情况上报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同时也希望全社会能更加重视、支持和配合医院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杨斌.浅谈特种设备管理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9,540(24):275+277.

[2]谢宇.特种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措施分析[J].冶金与材料,2021,41(06):25-26.

[3]李为堂.关于特种设备现场管理实施措施[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0,468(06):29-31.

[4]张健.医院急抢救类医疗设备使用的安全管理[J].医疗装备,2022,35(03):55-57.

[5]卢玉坤,于映映.医院设备科多方法综合设备管理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1,486(22):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