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工程空气监测现场质量控制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2
/ 2

环境保护工程空气监测现场质量控制对策

陈婵

43048219609032241

摘要:为切实提高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文章主要基于环保工程的空气污染与危害,详细阐述了空气监测的重要性。从人员培训、遵守相关检测标准、数据质量管控以及信息共享管理与监测模式创新等层面入手,针对具体环保工程案例,以多措并举的方式落实了现场质量管控策略,全方位保障环保工程空气监测质量,为环保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环保工程;空气监测;现场质量控制

引言

如今,空气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密切关注的热点,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生态环境等。因此,必须严格把关环境保护工程的现场空气监测质量。文章基于空气监测内涵,多角度分析了空气监测现场质量管控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总总结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通过分析工程实例的具体应用效果,为环境管理与污染防治等工作的提质增效,提供有益参考。

一、环境保护工程空气监测内涵综述

环保工程空气监测是一种对大气环境中的空气污染物进行检测、分析与评估的重要过程,能全方位了解空气质量、污染源排放指标以及污染程度等。一般来说空气污染主要是指大气中的某些物质浓度,超过了正常范围,并对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如PM2.5、SO2等,引发的呼吸道疾病或酸雨等)。通过对空气监测质量进行严格控制,能在充分了解空气质量状况的同时,全方位识别或跟踪污染源,以便于相关职能部门能采用行之有效的污染治理方法,恰到好处地改善空气质量。

由于空气监测涉及的技术与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直接采样,稀释采样以及过滤采样等类采样技术;用于对空气污染物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各类分析技术(如光谱法、质谱法、电化学法等);也包括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及空间分析等类数据处理技术,全方位计算或分析空气质量指数及污染物浓度分布等类信息。除此之外,自动监测系统具有实时性、连续性、高精度等特点,能充分利用传感器、数据处理器以及通信技术,实现对大气污染物的自动采集、传输与分析,为环境污染防治提供实时数据支持。

二、环保工程现场空气监测质量控制策略

为了更好地实现环保工程空气监测质量管控目标,在实操过程中,可采用以下措施:

(一)严格遵守监测标准,强化人员培训:遵循国家及地方规定的监测标准及相关技术规范,确保监测数据具有较强的可比性,并提高数据精准度。与此同时,对监测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熟悉监测技术,熟练操作相关设备,并掌握一定的设备维护与保养方法,以技能认证或资格认证的方式,确保监测人员能够持证上岗。

(二)设备维护、校准与现场质量管控:定期对监测设备进行有效维护与校准,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实施严格的数据质量控制措施,包括现场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的全过程。对异常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这里以某城市空气监测站点为例:

该站点主要负责对市区地空气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如图一所示),为政府决策、公众参与和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然而,在过去的监测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数据质量问题,如设备故障、人为操作失误等。因此,需要对该站点的空气监测质量控制进行优化。

图一:空气质量参数实时监控系统

针对上述问题,本案例在现场质量控制方面,严格执行当地空气检测标准,确保监测过程符合相关的规定(包括采样方法、分析方法和数据上报等)。在开展监测工作之前,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已经过专业化培训,在确保相关人员掌握一定监测技术的同时,完美通过必要的监测技能考核与资格认证。要求从业人员定期对监测设备进行有效维护(如清洁、润滑、更换零部件等),以定期设备校准的方式,同步提高设备监测准确性及工作稳定性。

采取切实可行的数据质量管控措施,针对现场数据采集、传输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监控,尤其是对异常数据的强化分析,有针对性地找出问题所在点,并积极采用相关的解决措施予以解决,有利于提高整体监测工作效率。

与此同时,相关监测人员制订了详细的监测计划,明确监测点位、时间、频率等要求,确保现场调查的科学、有效性。进一步完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体系,

对监测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如图二所示)、监督,以确保监测质量。

图二:环保工程空气质量在线监测

实施现场质量控制措施后,该站点的空气监测数据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比如,经过校准的设备和严格的数据质量控制,显著提高了监测数据的精准性与稳定性。通过对异常数据的高效分析与处理,能快速找到问题成因并采取相应对策,大幅度降低了数据错误,对监测结果造成的不利影响。

(三)信息公开与共享与监测技术优化

及时公开或共享监测数据,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有效沟通与合作,共同推进环境保护工作,有助于提高监测数据的透明度与公众参与度,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因此,信息公开与共享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发布实时监测数据:将监测站点的实时空气质量数据(如PM2.5、SO2、NO2、O3、CO等),通过政府网站或手机APP等方式,多渠道向公众公开,使人们能随时随地了解周边空气质量的实时状况。

2、数据质量报告:定期发布空气监测数据质量报告,向社会公众介绍数据质量控制措施、监测设备性能以及监测技术等类信息,以提高监测数据的可信度。比如,通过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实现监测数据的共享与交互,为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等提供便利。实现跨部门、跨领域的合作与研究,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高效落实。

3、数据可视化分析与公众监督:通过数据可视化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以更为直观的方式,将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予以展示。与此同时,鼓励更多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空气质量监测工作(如通过志愿者监测、举报污染源、提出建议等),全方位提高社会公众对环保工作的参与度。

4、集成监测与数据分析平台:运用大数据技术及人工智能算法,能深度挖掘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并且有效揭示空气污染规律及发展趋势,实现对异常数据的自动识别与处理。也可以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方式,实现对空气质量参数的实时采集与高空大范围监测,有利于全方位了解污染区域特征及扩散规律。在提高平台监测质量与效率的同时,为环保工程治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结束语

总之,在环保工程空气监测中,除了以上监测质量管控措施之外,还应持续改进与创新环保监测技术。比如,从监测仪器设备入手,研发或引进高性能、高精度的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如高灵敏度检测器、先进的质谱仪等)。在精准监测污染物浓度的同时,提高监测数据的可靠性。融合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空气质量监测设备的分布式部署或实时数据采集。能在提高监测效率的同时,实现空气质量监测的全面覆盖,为推动环保工程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王蓉.探析环境保护工程空气监测现场的质量控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3(05):33-36.

[2]徐勇.环境保护工程中空气监测现场的质量控制措施[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3(10):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