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管理问题及解决策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4
/ 2

建筑设计管理问题及解决策略探讨

黄碧青

441425197809181699

摘要:建筑工程在行业飞速发展的形势下不断扩大,为了顺应时代的需求建筑设计工作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对其工程管理工作不断提升质量。这意味着在建筑设计时,设计方案将有所不同。此外,即使住房相同,不同收入的人对住房的需求也不同。功能需求越复杂,建筑设计就越复杂。简单的功能要求需要简单的建筑设计,复杂的设计必然会增加建筑成本。因此,在设计建筑物时必须充分考虑最佳设计方案,科学的设计管理可以对工程造价起到一定的优化作用,避免施工过程中的资源浪费,从而满足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需要。

关键词:建筑设计;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房地产项目中,建筑设计管理是其中一项重点工作,通过建筑设计管理工作的落实,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房地产项目设计中存在的不足,避免对后续施工产生影响。现如今,房地产项目规模逐渐扩大,在设计与施工中会涉及很多不同内容,具有投资高、周期长的特点,一旦其中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对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等方面产生直接影响。基于此,要将房地产项目建筑设计管理工作落到实处,针对项目落实全过程分析,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房地产项目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从而为各项施工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在此背景下,施工质量也能够符合规定标准,为房地产行业更好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1建筑设计管理的意义

设计管理作为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对建筑用途、造价、运营、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设计人员需积极提升自身专业水平,深入了解与掌握建筑知识,在具体工作开展阶段,不但需要严格依照规范要求全面落实设计观念,同时还需凝聚全体设计人员的智慧,真正做到集思广益,唯有如此,方可充分发挥出设计管理工作的作用与价值,实现预期设想的施工目标。

2建筑设计管理现存问题

2.1设计单位管理部门管控力度不够

有些设计单位内的管理部门是由非专业的人员组成的,管理人员的职责不够清晰,对设计各阶段的质量要求不够了解,管理模式死板教条,效率低下,虽然实施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但是认为就是走形式,填各种表单,与实际情况脱节,再有,对于各管理部门有些内容属于交叉的,但是各部门又没有共享信息,比如统计项目情况,每个管理部门都在做,各部门之间重复劳动,信息没有很好地利用和整合起来,对设计质量很难深入管理。

2.2严重忽视现场勘察工作

现场勘察作为建筑设计活动开展的基础前提,唯有设计人员对工程施工现场情况有一个全面了解,方可保证设计方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使工程设计工作得到顺利开展。但在建筑设计活动开展环节,部分设计师在工作正式开展前并未前往施工现场进行全面调查,从而使整个设计工作过于形式化。鉴于上述种种情况的存在,则会使工程施工时不可避免的发生设计变更问题,会加大建筑工程的施工资金投入力度。

2.3缺少竞争机制

从近几年我国建筑工程项目设计管理工作的整体实施情况来看,缺少竞争机制是阻碍设计管理质量水平提升的一个主要因素,受地方保护主义、业主单位管理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多工程项目在前期规划阶段并未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来选择设计单位,而是直接指定某个设计单位进行工程项目的规划和设计。由于缺少科学完善的竞争机制,业主单位很难对设计方案的质量和可行性进行更全面、深入的对比分析,因而难以获得最具技术性和经济性的设计方案,直接影响到设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3建筑设计管理对策

3.1加强建筑设计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现代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设计管理创新的重要思想。因此,建筑企业必须加强建筑结构的质量控制。首先,控制建筑设计成本的比例。客观地说,当前建筑工程设计管理存在成本不一致、项目资源有限、设计者主观能动性低等问题。因此,建筑企业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增加资金,要求设计师专注于分析设计元素和优化设计,以降低施工阶段的投资风险。其次,建筑设计人员必须清楚地了解项目的性质和企业的发展,考虑业主的咨询需求,并优化项目。最后,建筑设计管理人员还应对照设计方案的审查和大纲,充分分析设计方案中是否存在不符合建筑行业标准的项目,并加强对施工图、排水图和电气工程图的控制。此外,为了满足项目的技术条件,听取施工部门对项目的意见和建议,必须保证图纸质量。

3.2加强建筑设计企业管理部门的管控

在各个设计阶段中要全面落实质量管理体系,并根据时代发展需求运用PDCA循环法不断完善,督促设计人员要严格执行三校两审制度,三校即设计人自校、校对人校核、工种负责人校核,两审即审定人审核人校审,管理部门要深入到各设计阶段中检查执行情况,确保每一项校审过程都有书面记录,管理部门负责编制施工图统一技术措施和各专业施工图校审要点为各设计岗位人员指明校审的要点和重点,规范施工图出图标准,使图纸经过层层审核层层把关达到质量要求。建筑设计企业要做好质量管理计划,组织各设计部门内审员对其他设计部门的项目定期开展内审、外审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检查,对照贯标表单与图纸抽查校审质量,特别是危大工程要重点检查,这种方式对整个建筑设计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都是一种促进。

3.3科学开展前期勘察工作

在建筑设计工作正式开始前,设计管理人员和设计师需亲自前往工程施工场地,一同进行场地勘察、测量等工作。唯有设计师亲临施工现场,方可真正感知到地质条件以及施工难度,从而在后续设计阶段使建筑物朝向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并与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优化与完善工程施工方案。同时,设计管理人员还需及时归档设计档案,并协调处理工程各施工环节,一旦工程施工中出现项目变更情况,需在第一时间内跟进,只有这样,才可确保建筑施工与设计方案相一致,使建筑工程实现预期设想的施工效果。

3.4建立竞争机制,完善设计方案

建立健全竞争机制,有助于业主单位在预算范围内选择最佳的设计单位和设计方案,为后续设计管理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因此,为进一步提升设计管理水平和效果,业主单位应采用设计招标的方式,构建竞争机制,以此引导投标单位不断完善自身设计水准,使企业从中筛选出最佳的设计方案,为后续设计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设计招标实施和竞争机制构建过程中,应注意以下要点。

3.5加强设计整合管理

在房地产项目开发中,设计管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项工作不仅是工作人员的事,更是建设单位对于房地产工程项目不同专业、不同方面的资源整合管理。例如,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实现建筑、室内、景观与市政之间的相互结合,保证彼此之间不出现冲突问题,实现彼此之间的相互统一。与此同时,实现风格统一,主要包括室内装修风格、建筑形体、景观之间的协调统一。对于人防区域设计、非人防区域设计连接,工作人员也要给予更多重视。对于此类设计整合管理工作,管理人员要给予更多重视,每一环节工作都要安排专门工作人员,确保各环节管理工作都能够有专门工作人员负责,实现对问题的有效控制与管理,以尽量避免问题的出现,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设计完善性,促使设计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结语

考虑到现代建设项目的规模、建设周期以及对环境的影响,设计组织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建筑市场竞争加剧、业主需求增加的情况下,设计组织应充分重视项目设计管理、提高项目方案质量、保证项目可行性和实现项目发展目标,高水平的设计管理对质量和效率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李峰,曾芸,肖利军.港珠澳大桥桥隧转换人工岛岛上建

筑设计管理[J].中国港湾建设,2019,39(5):32-35.

[2]林新玲.对提高建筑设计质量和水平的思考[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8(03):74-77.

[3]刘琳.建筑设计企业中的质量管理难题及对策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03):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