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士如何加强自我防护?

/ 1

急诊护士如何加强自我防护?

刘佳

四川省彭州市人民医院    四川 彭州     611930

急诊护士面对的通常都是病情比较危机、复杂、变化快的病人,所以在接触病人时,根本来不及等到病人的相关检查结果出来,就要进行到抢救患者的工作中,这就导致急诊的护士极易忽视了自我防护,从而出现各种职业损伤,如受伤以及感染性疾病等。急诊科护士应该加强自我防护意识,以确保在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进行相关的护理操作,基于此,下文为大家普及急诊护士自我防护措施,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d71cf69e786c5ad7

一、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首先急诊护士要提高自我防护的意识,明白积极为患者进行抢救的同时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它们相互之间并不矛盾。加强自我防护措施不仅仅是对自身负责任的表现,同时也能有效避免或减少院内感染的情况发生,这样才能够以最佳的状态服务于病人,才能更加体现护士的价值。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是加强自我防护、预防感染发生的基础。

二、正确洗手

急诊护士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是加强自我防护以及控制院内感染最简单、有效、方便、经济的方式。进行手卫生揉搓时,指尖、手指、指缝常常是容易被忽略的部位,且指尖是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手部污染最严重的部位。所以在进行手卫生时,无论是使用WHO推荐的六步洗手法,还是使用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推荐的三步洗手法,都要注意指尖的清洁工作。同时需要注意手部揉搓的时间长短与手部菌落数减少呈相关性,急诊科护士工作繁忙,病人并且危急,很容易忽视手部卫生的清洁时间,揉搓时间不达标或不符合要求很有可能导致洗手效果不合格,所以需要引起重视。急诊护士每日的洗手次数不可少于35次,并且洗手的时间不得少于20秒,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取适量洗手液(或肥皂)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指甲缝和指缝,按照六步洗手法,认真揉搓双手。首先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如条件允许时加上手腕,就是七步洗手法,洗手后使用干净的纸巾或烘手机及时的把手擦干或烘干。手卫生的清洁在接触病人前、进行无菌操作前、接触病人、或接触病人血液及体液后都要及时的进行。

三、生物因素的防护

1、要保持病室内空气的清新,每日定时进行开窗换气,定期使用紫外线进行室内病毒的消杀,此时需要尽量在无护理操作下进行,避免接触紫外线。

2、急诊护士在进行侵入性操作时,要做好自我防护措施,戴好一次性医用口罩、手套等,必要时戴好眼镜、帽子等。如工作服被病人的体液、呕吐物或血液污染,要及时进行更换。

四、物理因素的防护

1、急诊护士在为病人进行抢救的过程中,要遵循无菌操作流程,按照各项规章制度进行,要时刻小心谨慎,用手掰安瓿时要避免手部受伤,在分离病人使用过的注射器和针头时,避免扎到双手;病人用过的器械要及时放置于适当的位置。如手部不小心受伤,要及时对伤口进行处理,首先使用肥皂用流动的清水进行冲洗,然后使用酒精或碘伏进行消毒包扎。

2、陪伴危重病人进行各项检查时也要注意加强自我防护,如病人进行X射线检查或CT检查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回避,如果病人需要陪同时,要穿好防护服或者铅衣。

3、在搬运病人时,在保证病人的安全的前提下,也要科学地运用肢体的力学原理,不可因为着急就使用蛮力,在自身体力不允许的情况下,要及时的寻求他人的帮助。

五、化学因素的防护

急诊护士要合理使用化学消毒剂,掌握正确的消毒方法以及消毒剂的浓度、时间等。在配置消毒液时,要戴好一次性医用口罩以及手套,减少化学消毒剂对皮肤、眼睛的刺激。如遇到化学性气体中毒的病人,要佩戴好口罩,做好自我防护措施。

六、社会心理的防护

1、急诊护士在日常的工作中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以及应变能力,由于病人的病情变化较快,护士要及时的做出判断,及时进行抢救。对于临床经验较少的急诊护士,缺乏相关的护理经验,内心极易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继而导致情绪低落,长期处于高压的状态,所以针对于这种情况,急诊护士要定期学习、虚心像经验丰富的护士请教,在工作中不断的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以及抢救技能,增强自信心,减轻自身的压力。

2、当遇到醉酒闹事的病人和家属时,要懂得保护自己,避免与其进行接触,及时通知医院的安保部门,以避免发生暴力事件,减少自身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3、急诊护士的工作比较繁重,心理压力也比较大,所以在闲暇时间,要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多参加一些户外的活动,以增加机体的免疫能力,合理饮食,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多与朋友、同事参加一些感兴趣的活动,做到劳逸结合,使心情得到放松,避免压力过大而出现的负面情绪。

提高急诊护士自我防护意识,通过加强生物、物理、化学、社会心理等因素的防护,以此确保急诊护士自我防护有效。加强自我防护不仅是对自身负责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有效避免院内感染发生的方法。只有在护理工作中加强自我防护,才能有效避免急诊护士自身受到伤害,才能确保后续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